81年前一個夏天的晚上,一隊日軍堵住了宛平城的大門。他們要求駐守的中國軍隊打開城門,放他們進城搜尋一名演習中走失的士兵。這是一種極為蠻橫、霸道和無理的挑釁行為,但在日軍指揮官看來卻好像並沒什麼,而且他覺得只要是發出威脅,中國軍隊就一定會服軟和讓步。當無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後,他惱羞成怒開始指揮火炮進行射擊——從那一刻起,一個叫“七七事變”的名詞被載入史冊,中日戰爭全面開啟。
毫無疑問,這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當年的中國工業幾近為零,經濟水準既低又差,而日本工業卻從質到量都十分雄厚,總體實力超過中國數倍不止;當年的中國軍隊落後而虛弱,重武器全靠進口,而日本則擁有海陸空全面的軍事力量,裝備著世界先進水準的主戰兵器;當年的中國物力人力資源已經相對衰落到百年來的最低點,而日本卻攜有吞下的朝鮮半島和中國台灣、東北等地區,到達力量的頂峰……全方位的差距使得國際社會都放棄了期待,並作出了“中國必亡于日本”的判斷。
工業和武器數據的比對也使得日本各界充滿狂妄的樂觀——這也可以解釋宛平城下那個日軍軍官為何會如此蠻橫囂張:日本軍界認為,憑藉日軍的武士道精神和先進武器,只要一兩場大的戰役就可以消滅中國軍隊主力,一舉征服中國;日本外交人士也分析,隨著戰場上的潰敗和國土的喪失,當時的中國政府會同甲午戰爭中的清政府一樣很快屈膝求和;日本政界則一致估計,在危難形勢下,中國的各種政治勢力會爭相選擇與“皇軍”合作,以保住自己那一點地盤和利益;而日本商界更是斷言,貧乏的中國經濟根本承受不起全面戰爭的負擔,中國社會很快會因經濟破産而崩潰,一如一戰後期沙俄、德國……
然而,日本人雖然幾乎算盡了影響戰爭勝敗的因素,卻忽視了蘊藏在中華億萬民眾內心之中的力量。宛平城的那一聲炮響,沒有把中國人嚇倒,反倒是激發了這個民族血脈中延續的堅強和血性,在那一瞬間,“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口號響徹大地,中國人民奮起抗戰、絕不屈服!
全面抗戰開啟後,日本人驚訝地發現,戰前的諸多分析預判並沒有發生:雖然戰場上中國軍隊屢屢失敗傷亡慘重,但更多青年毅然投軍並從各地源源不斷奔赴前線,哪怕武器再落後,哪怕後勤再缺乏,也堅持抵抗,絕不認輸;雖然戰爭中不乏大小漢奸出現,但佔中國主流的各派政治勢力卻無一賣國求榮,反而空前團結起來,不但國共兩黨不計前嫌攜手抗戰,甚至連割據一方的軍閥也共赴國難;而中國的底層民眾更表現出了出人意料的堅韌,雖然他們曾被殘酷的屠殺所恐嚇,也因為經濟封鎖而生活艱難,卻從未放棄對國家的忠誠和對勝利的信心……最終結果我們都知道了,經過漫長和艱苦的抗爭,中國人民堅持到了勝利的時刻,而那個狂妄自大企圖靠強權威逼中國屈服的對手,最終落得一個戰敗投降的下場。
抗戰後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先是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又不懼困難跨過鴨綠江打贏了抗美援朝,並在此後幾十年的時間裏,完成了從貧弱到崛起的國家奇跡。
今天的中國已經與“七七事變”時的中國有天壤之別,國際局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很難有敵人敢妄想用武力征服中國。但世界國際競爭的法則並沒有變,相反,中國越是發展強大,就越會面臨各種複雜嚴峻的挑戰,無論是政治的還是經濟的。
“七七事變”告訴今天的國人,無原則的退讓是換不來和平與安寧的,只有整個國家緊緊團結起來,人人在各領域各行業發揮才智和熱情,才能戰勝困難走向復興。路上的困難和荊棘必然很多,但這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強民富所要邁過的坎,我們別無選擇,必須前進。
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八十多年前那種條件下我們都沒有失敗,今天的我們眾志成城,依然不可戰勝!(熊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