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連隊為啥“越長越像”——順口溜折射的部隊變化(上)

發佈時間:2018-04-23 10:49:52    來源:解放軍報    作者:徐 楊 劉志剛 張良    責任編輯:陳楠

記者到陸軍某工程維護團採訪時,無意中聽説一句這幾年漸漸消失的順口溜:一連木,二連軸,三連聰明過了頭。當記者追尋這句順口溜産生和消失的原因時,卻發現了背後潛藏著基層風氣的變化。

為了一句順口溜,記者連續幾天在一條山脈裏打轉轉,從三連到一連,又從一連到二連。駐防分散是工程維護部隊的特點,記者這次到訪的陸軍某工程維護團也不例外,幾個連隊各據一山,相距百里。

這天,當我們拐過10多道彎鑽進了一座大山的腹地時,一連在一片薄暮中出現在我們面前。採訪隨即在連長井鵬飛宿舍展開。

“咱們有沒有聽過那個順口溜,就是説咱們一連、二連、三連區別的,説咱們一連……”面對屋子裏的四五名戰士,記者回避著説一連的那個字眼兒,畢竟那可不是個褒義詞。結果沒想到幾名年輕戰士面面相覷,竟不知記者所雲。

眼看著要冷場,剛好一名上士進來向連長彙報工作,記者便也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他。這名上士沒讓記者失望,他説:“你説的是‘一連木,二連軸,三連聰明過了頭’吧!”

記者剛覺得有戲,不料他接著又來了一句:“這還是前些年流傳的,如今都快消失了,基本上5年以下的兵都沒聽説過,恐怕年輕點兒的幹部都不一定知道!”

這時,井連長介紹説,這名上士叫劉國文,是連隊的衛生員,去年剛剛從三連調過來。

井連長的話又讓我們提起了興致。記者把劉國文請到了身邊來,請他“必須”得講點兒兩個連隊的區別出來。劉國文想了想説道:“你要説過去,一連和三連的不同就像順口溜上説的那樣,區別很鮮明,但你要説這兩年,我真覺得這倆連隊越來越像了。不然這個順口溜也不會沒了市場!”

就在來一連的路上,工程維護營教導員王琨已經給我們簡單介紹了這個順口溜的由來。過去,由於三連駐紮在景區裏面,戰士們能很方便地接觸到來自各地的遊客,如果有領導來視察,三連還會派人陪著轉轉,所以三連的兵大多聰明伶俐、能説會道。而一連在山坳坳,二連被貧困村包圍,官兵一年到頭也見不到什麼人,性格便自然有些內向有些拗。

“那麼如今為啥越來越像了呢?”記者不由追問道。屋子裏頓時陷入了沉默,劉國文也仰著頭琢磨著。記者看著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便問道:“咱們一連像你一樣從三連或者二連調過來的還有幾個?”井連長接過了這個問話:“人數倒不是很多,五個!”

聽到這兒,教導員王琨介紹説,以前三個連隊交流不暢,各有各的“特點”,這幾年團裏營裏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加大了各連隊間的交流力度,五年來幾個連隊像劉國文這樣相互交流的戰士有近20個,僅去年就有5名技術骨幹從三連交流到了一連和二連。除此之外,現在每週連主官都會通過電視電話會議系統聊聊天交流交流,誰有什麼好方法新招數都會相互借鑒。

王教導員看了一連指導員黃茗堯一眼,又補充了一點,説這兩年不光戰士們有交流,團裏還有意安排幹部交流任職,黃茗堯是從二連調過來的,二連連長石藝峰是從三連走出來的,三連連長楊春濤是從一連成長起來的,他們都會把老連隊的好做法帶到新連隊。

説到這兒,黃茗堯接過話茬:“我在二連當排長的時候,跟著指導員拍了部《二連故事》的微視頻,現在我正在著手拍《厲害了,我的一連》呢!”

當晚,話題圍繞著各個連隊之間越來越多地交流進行著,雖説心心念的順口溜早已消失,可是顯然這種消失意味著部隊的進步,我們也初步找到了順口溜消失的原因,也算不虛此行。(徐 楊 劉志剛 張良)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