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間諜案再發 小心被“黑手”利用

發佈時間:2018-01-31 17:44:43    來源:中國網    作者:文申遠    責任編輯:金玉澤

剪斷“黑手”。製圖人:郝永紅

中國網軍事1月31日訊 近日,江蘇省破獲了一起向台灣方面提供軍事情報的重大間諜案,引網友關注。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31日在談及近期的涉臺重大軍事間諜案時表示,“無論是什麼人,只要從事了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行為,都將依法受到懲處。” 

這起台灣間諜案主要涉及到蒐集部隊的訓練、軍工企業的內部部署和新裝備測試等相關情況,其特點是緊緊圍繞軍事展開的情報收集。

信仰缺失,以財為中心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西方勢力派出特工人員以“商人”身份做掩護從事收集政治、軍事和經濟等情況的活動。

同時,他們以金錢為誘餌在中國發展間諜人員為其服務。

近年來,間諜機構開始以“自然”或“合乎人情”、“近於常理”的手法接近對象,然後再以各種隱蔽性手段向有關對象輸送“諜報經費”,把一些單位的有關人員“拉下了水”。

這些機構利用網際網路途徑慢慢滲透,他們開設網站、建立聊天群,千方百計利誘其蒐集黨政軍內部資料、重要軍事模板的動態情報,對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

憂患意識淡化,缺乏警惕性

間諜案的不時出現,其實與憂患意識淡化導致警惕性不強有關聯。

一是,冷戰結束以來,亞太地區是世界上惟一的沒有發生戰爭的地區。中國人一直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裏。憂患意識淡化就被別有用心之人有機可乘,總是有人在各處宣導。

二是,對外貿易往來頻繁,通訊手段便利便捷。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來中國投資的海外商人和旅遊人員急劇增多。中國人熱情好客,願意與海外友人溝通分享。然而,在這些人當中卻有個別人員不是真正的商人或旅遊者,他們是一些間諜機構派駐的人員。這些人的活動往往讓群眾們意識不到,他們的間諜活動往往很容易得手。

加強教育,提高防範能力

有專家指出,媒體曝光的間諜案只是冰山一角。境外間諜機構在策反中方人員,竊取中國政治、軍事情報和外交秘密的同時,加大對經濟、科技領域的滲透力度,已經嚴重危害了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

對此,中國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立法,另一方面,需要每一名公民提高反間諜意識。

目前中國已有多部管理國家機密和安全的法律,近些年更是在不斷完善。2014年通過了旨在加強國家安全和協助建立綜合性國家安全體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2015年通過了旨在使所有關鍵網路基礎設施和資訊系統安全可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6年通過了旨在應對駭客攻擊和恐怖主義威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等。

如果每一位中國公民都能夠提高警惕,有著強烈的防範意識,通過“一張照片”、“一段語音”、“一個視頻”等,及時察覺並向有關部門報告竊密、賣密資訊,就可以極大地避免國家利益遭受損失。(中國網軍事特約評論員 文申遠)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