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史上,那些“大練兵”讓我們刻骨銘心

發佈時間: 2017-12-05 09:51:57    來源: 中國軍網    作者: 李濤    責任編輯: 康壯

全軍練兵與新式整軍——大規模運動戰的經驗之基

1946年5月1日,中共中央根據全面內戰即將爆發的形勢,發出《關於練兵問題的指示》,指出:“各地必須抓緊練兵工作”,“練兵內容:軍事上練三大技術,練守城,練夜戰”。各解放區軍民積極響應號召,利用戰鬥間隙,進行各種戰術、技術訓練,有效提高了野戰和攻堅能力。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反動集團悍然撕毀停戰協定,發動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群眾性的練兵運動被迫中止。12月24日,中央軍委再次發出《關於練兵和訓練幹部的指示》,要求“在每一個戰役或戰鬥結束後,幹部戰士應本著團結與互助互學的精神,從指揮上、戰術上、技術上、各兵種協同上、各部門工作配合上,進行檢查和總結”。全軍各部隊遵照這一指示,採取群眾評議和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全面的經驗總結。這一方法後來發展為戰前在陣地上召開“諸葛亮會”,研究敵情,研究打法,成為人民解放軍軍事民主的重要內容之一。

1947年7月,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但由於部隊擴編,新成分增加,特別是補入大批從國民黨軍中解放過來的士兵,部隊在組織上、思想上、作風上存在許多不純的現象。為保持人民軍隊的本質,提高官兵對黨的土改政策的認識和戰鬥積極性,全軍部隊普遍開展了新式整軍運動,開展新一輪的群眾性練兵運動,積累了豐富的打大規模運動戰的經驗,作戰形式也開始由野戰向城市攻堅戰轉變。

志願軍戰地大練兵——“冷槍戰”顯威鞏固陣地鬥爭

1951年底,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取得了夏秋季防禦作戰的勝利。“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被迫下令,“只能進行維持現防線所必需的小規模進攻,採取攻勢防禦”。一時間,戰場形勢處於相對穩定的對峙局面。據此,志願軍以陣地戰為主,加強和鞏固陣地,同時開展戰地大練兵。

9個月的鞏固陣地鬥爭中,志願軍依託有利陣地,遵照毛澤東主席提出的“零敲牛皮糖”“積小勝為大勝”的作戰原則,創造了許多成功的作戰形式。從1952年春季開始,志願軍一線部隊組織優秀射手和炮手,以單槍、單炮、單輛坦克依託工事或採取游動方式,對敵軍前沿陣地及淺近縱深內的單個或小群目標進行狙擊作戰,以大量消耗敵有生力量,掩護部隊構築陣地工事。由於它具有乘敵不備的突然性質,故稱之為“冷槍冷炮”活動。

為了有效地“打活靶”,志願軍戰士們仔細研究敵人的活動規律,靈活選擇射擊位置,並事先構築工事,進行嚴密偽裝,有效發揚火力,大量殺傷敵人,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狙擊手。僅1952年5月至8月,志願軍的“冷槍冷炮”就斃傷敵1.3萬餘人,打得敵人整天龜縮在工事裏,不敢露頭,失去了在前沿陣地上的行動自由。這項活動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