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點將"袁國平:政治開展 經驗亦多

發佈時間: 2017-11-13 12:30:32    來源: 中國軍網    作者: 何立波    責任編輯: 康壯

袁國平

1941年1月在“皖南事變”中犧牲的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是新四軍政治工作的重要開拓者和領導人,曾受到毛澤東的高度評價。

“從來沒聽到像袁主任這樣的演説”

袁國平1906年5月26日出生於湖南邵東,1925年10月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産黨。長征結束後,袁國平先後擔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政治部主任兼三科政委、抗大二分校校長兼政委等職,為紅軍培養了大批幹部。

“七七事變”後不久,國共兩黨達成協定,將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改編成新四軍,由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毛澤東親自推薦袁國平擔任新四軍政治部主任,他在1938年3月18日給項英的電報中稱讚道:“中央決定派袁國平為四軍政治部主任。袁政治開展,經驗亦多。”毛澤東在袁國平離開延安前專門約他談話,對新四軍的政治工作提出指導意見。1938年4月26日,袁國平到達安徽岩寺新四軍軍部,正式就任政治部主任。在軍直和第三支隊排以上幹部抗戰誓師動員大會上,袁國平即席講話,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場的老戰士李岩回憶説:“各種發言、報告,聽了好多,但是從來沒有聽到像袁主任這樣的演説,口才這麼好,聲音這麼洪亮,很有煽動性,聽起來特別受鼓舞。”

新四軍是由幾十支紅軍遊擊隊組成的,過去幾乎沒有政治機構,政治工作須從頭做起。袁國平對新四軍政治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建立健全了政治工作制度,規定團以上有政治機關,設黨代表或政委,連設指導員,班排設政治戰士。當時雖是白手起家,但袁國平從各個方面挑選了一批年輕卻富有鬥爭經驗的幹部到新四軍政治部工作。其中有經歷過長征、遊擊戰爭的老戰士,也有不少在江浙滬贛和海外華僑中從事地下工作的同志,以及組織群眾運動工作的著名人物。袁國平用人既講究“五湖四海”政策,又重視經過考驗鍛鍊具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同志。為全面加強新四軍思想政治工作建設,他提議新四軍創辦教導營,後又以教導營為基礎,擴建新四軍教導總隊,他親自兼任總隊政委,併為教導總隊編寫了《新四軍政治工作十講》等教材。

“使每一個幹部、戰士樹立遠大的理想”

在袁國平的主持下,新四軍開過兩次政治工作會議。第一次是1938年6月中旬的新四軍第一屆政治工作會議,主要討論政治工作的方針、政策和任務。袁國平作總結報告,把新四軍政治工作基本任務歸納為四項:“健全黨的工作,發揮黨支部在連隊中的領導作用;正確執行幹部政策;深入進行政治教育,使每一個幹部、戰士樹立遠大的理想,併為之犧牲一切奮鬥到底的決心;確立政治工作制度和健全政治工作系統”。在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袁國平要求從上而下進行集中指導,以保證政治工作方針與路線一致。政治工作要具備經常的緊張性和機動性,保證不間斷地進行和適應情況變化的需要。

1939年2月,袁國平主持召開了新四軍第二屆政治工作會議,總結了一年來的政治工作。他指著當時的會場説:“你們看我們這個會場佈置得多麼生動活潑,既有標語口號,又有漫畫,且邊上還有各種色彩相配,既有思想性,又有藝術性,這是我紅軍時代以來,很少見到的會場佈置。是由教導總隊的俱樂部主任毛中玉同志他們設計佈置的。他就是和上海煤業救護隊一起來的知識分子,他會作曲、會教歌,是個能幹的藝術家。”袁國平還指著戰地服務團説:“他們確是多才多藝,人才薈萃,有歌咏隊、話劇隊、舞蹈隊、民運隊,有繪畫專家等,他們不斷下部隊、到地方、去醫院、去友軍那裏演出,對傷病員慰問等,都得到大家絕口稱讚。他們對提高部隊文化素質,對活躍政治思想起了重要作用。”袁國平最後強調了中央的指示:“全黨同志必須認識,對於知識分子的正確政策,是革命勝利的重要條件之一。”會後,根據紅軍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抗日統一戰線環境,袁國平主持起草了《新四軍政治工作組織綱要草案》,4月頒布實行,使新四軍政治工作更加系統化、條例化和制度化。

“國平是一個好的宣傳鼓動者”

袁國平很重視黨的作風建設,他認為密切聯繫群眾是共産黨及其領導的軍隊進行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出發點。有一次在檢查兵站系統工作時,基層反映岩寺兵站站長生活很鋪張。袁國平嚴肅指出:“前方同志艱苦作戰,流血犧牲,英勇抗擊日寇,而在後方的兵站同志卻奢侈腐敗,應嚴肅處理。”這位站長後被撤職了。袁國平認為,腐敗就是從公私不分開始的,從佔公家便宜開始的。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曾回憶:長征途中,部隊連續行軍,艱難困苦,袁國平將自己的馬讓出來馱載傷病員,堅持與戰士同行,跋山涉水。

袁國平酷愛讀書寫作,具有淵博的知識、敏銳的思想和很高的理論水準。他的政論文章立論精闢,説理透徹;他的演説材料充實、語言風趣、深入淺出,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陳毅曾誇獎説:“國平是一個好的宣傳鼓動者,有才幹。”在袁國平的指導下,新四軍的文藝戰士創作出了一批反映併為現實鬥爭服務的作品。袁國平還受項英的委託,主持並參與了新四軍軍歌的創作。他與葉挺、項英、陳毅、周子昆、李一氓等同志一起集體創作歌詞,還和作曲家何士德商量作好曲譜。袁國平向何士德著重説明瞭歌詞産生的背景,詳細地講述了皖南戰略環境、新四軍作戰方針,強調歌詞要突出東進抗敵和向敵後進軍的思想,加強戰鬥氣勢。袁國平在聽完第一次譜曲後,又提醒曲作者,新四軍軍歌的曲調應高昂雄偉,要有一往直前進軍的氣魄。譜曲第二稿完成後,在1939年7月1日試唱時,大家一致認為符合要求。何士德後來回憶説:“在軍歌譜曲的過程中,對我有啟發的主要是袁國平主任。”威武雄壯、英氣磅薄的《新四軍軍歌》就這樣誕生了。

在袁國平的組織下,新四軍政治部建立了敵工部,任務是對敵軍宣傳、偵察及破壞事宜。對於部長人選,袁國平看上了新四軍軍長葉挺的秘書林植夫,林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精通日語、了解日本國情民俗,當時還不是共産黨員。林植夫上任後,使新四軍敵軍工作面貌煥然一新。在皖江地區,有些群眾與日本士兵混熟了,常以送雞蛋給“太君”吃為名,籃底就墊著傳單。通過這些工作,新四軍曾在無為、銅陵等地,爭取少數日軍士兵與朝鮮籍士兵拖槍向新四軍投誠。在淮北,陣前喊話、散發傳單、張貼標語等活動,成了每次對敵行動不可缺少的政治任務。而陣前喊話的,不再是中國人説日本話,而是由日本人對日本人説日本話了。

分享到: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中國軍網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