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一代代醫護人員繼承和弘揚白求恩精神,賡續“老八路醫院”優良傳統——
把目光瞄準衛勤保障戰場(國防視線·強軍興軍新征程)
加強軍隊黨的建設,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推進軍人榮譽體系建設,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
——摘自黨的十九大報告
深秋,北風如刀。太行山腳下某訓練場,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百餘名臂戴“紅十字”的隊員行動迅速、熟練,10余頂帳篷、數臺車載方艙被快速展開……
這所醫院的前身是晉察冀軍區後方醫院,是白求恩親手創建並工作過的醫院。80年來,這所醫院一代代醫護人員繼承和弘揚白求恩精神,賡續“老八路醫院”優良傳統,始終把目光瞄準衛勤保障戰場,先後出色完成了抗震救災、抗擊非典、國際維和、閱兵保障等重大衛勤保障任務,不斷續寫強軍為戰新篇。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的要求。作為新時代白求恩傳人,就要把白求恩精神融入靈魂血脈,擔起保障打贏的強軍重任。”在11月7日建院80週年暨傳承白求恩精神研討會上,醫院領導表示。
強本領,首戰用我能打勝仗
“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
十九大召開後,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迅速組織官兵學習討論報告原文,對照職能使命,進一步完善訓練預案、練強體能技能、加緊戰備建設。
一切為戰鬥力服務,始終是醫院執著不變的追求。抗日戰爭時期,哪有槍聲他們就到哪去,救死於槍林之下,扶傷于炮火之中。1938年冬,八路軍第120師進入冀中同日軍作戰,晉察冀軍區後方醫院立即抽調18名醫護人員組成“東征醫療隊”配合作戰。到1939年6月下旬,醫療隊先後參加了留韓村、宋家莊等多場戰鬥的戰場救護工作,行軍1504公里,建立手術室包紮所73處,開展戰地手術315次。
醫院是醫療隊,也是戰鬥隊。針對未來戰爭打擊形式多樣、戰場透明度日益增強等特點,醫院反覆研究論證戰時保障方案,將野戰醫療所“化整為零”,有機融入作戰體系、作戰全程。將戰場救護訓練內容和標準細化到科室,定期組織帶戰術背景的專科救治訓練;實現戰備物資存放“箱組化”,“一推就裝、一提就走、一放就用”,醫院建設兵味戰味越來越濃。
醫生護士,首先是戰士。練好軍事技能,絕非醫護人員的“選修課”,而是“必修課”。該院組織機動衛勤力量集訓,隊列會操、基礎體能、業務技能培訓、戰備物資核查等課目,全程堅持戰鬥員標準。按照“真難實嚴”要求,把集訓人員拉到陌生地域,進行軍用識圖用圖、軍事地形學、作戰標圖等軍事課目訓練。
兩年多來,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先後兩次轉隸,當下又面臨新的改革任務,但衛勤建設始終緊鑼密鼓。該院的一份衛勤建設工作推進表上顯示:協調駐地有關單位,籌建3支軍民融合專科手術隊,提升應對軍地突發事件能力;建造1.5萬平方米的衛勤訓練基地,讓醫護人員不出營門就能開展體能技能訓練;組建戰創傷急救中心,提升醫院戰場救護整體水準……一項項紮實舉措,展現了真抓實備、能打仗打勝仗的使命擔當。
上戰場,讓官兵放心託付
78年前,一台戰地手術感動了無數人——
1939年10月的一個傍晚,距火線3公里的一座小廟裏,白求恩正為傷員緊張手術,仿佛聽不到越來越近的槍炮聲。
傷員在哪,診室就在哪,寧可犧牲自己,決不放棄傷員,以命救命、以命換命,這就是當年這所老八路醫院留下的革命傳統。
78年後,這一幕再次上演。今年初,西部戰區某旅戰士胡正成撥通了該院為部隊服務熱線,稱自己患有罕見的布加氏綜合徵,3年裏輾轉多家醫院未愈,光檢查結果就有一書包、20多斤重。可是,胡正成所在部隊,超出了該院的保障範圍,跨體系、跨戰區接受疑難病症患者,擔風險不説,由於少有先例,住院手續比較難辦。
醫院黨委“一班人”研究後認為:“戰士生命高於天。確保改革不斷供、不漏供,黨委就要有擔當!”隨後,醫院特事特辦,簡化手續安排小胡住院手術,最終挽救了戰士生命。
“體系醫院不僅是簡單的醫療保障關係包片掛鉤,更是戰場上對戰友莊嚴的‘生命承諾’。”回想起這件事,醫院領導説,“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新時代的強軍目標,軍隊醫院就要牢記姓軍為兵的根本宗旨,把為兵服務當做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大事!”
一場場驚心動魄的官兵生命保衛戰打響了,挽救生命在他們看來都是分內之事,責無旁貸。
——緊急協調軍地23名專家,全力搶救重度腦膜炎的某部戰士陳增華,使他在昏迷81個小時、生還率不到10%的危重情況下,奇跡般康復。
——聯合3家醫院接力救治某部患乙型腦炎的戰士張輝,經過27天生命堅守,成功將重度昏迷13天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多學科協作,救治突發熱射病的學員徐鵬舉,戰勝高熱、急性腎衰、肝衰、神經系統損傷等危重病情,使他重返訓練場。
……
作為新時代的醫護人員,姓軍為兵、救死扶傷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脈。
攀高峰,創新目光聚焦戰場
黨的十九大勝利閉幕後,該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曉明,整理出報告中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內容,和科室醫務人員一起學習研究。他告訴大家,醫學科研一定要遵循習主席“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多出醫療成果,惠及廣大官兵。
兩個鏡頭,跨越了70多年,折射出的卻是這所醫院永恒不變的傳統和追求,即科研創新首先是為了保障戰場打贏——
1939年,白求恩依據當地農民糞馱子的原理,做成一對箱子,放在驢背上搬運藥品和醫療器械,更好地適應了遊擊戰的需要。很快,被他取名為“盧溝橋”的藥馱子大量投入使用。這種藥馱子不僅可裝做100次手術、換500次藥和配置500個處方所用的全部醫療器械和藥品,而且取下後放在地上,上面加一塊門板就成了手術臺,非常方便。
73年後的2012年初,由李曉明主研的《頭頸部鱗狀細胞癌治療後復發救治技術平臺和策略的建立及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使我國在該領域的救治水準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當有人問及這一成果能産生多大的經濟效益時,李曉明回答:“科研立項之初就是面向戰場,成果也將第一時間應用於戰場。”
翻開醫院的科研計劃表,只見與官兵訓練保障密切相關的衛勤科研正緊鑼密鼓加快推進:手腕損傷防護機理研究,著力減少新兵訓練傷;新型防護耳罩課題,立足減輕實彈爆震損傷;骨盆固定課題,聚焦降低傷員後送危險;3D列印技術治療複雜性骨折、腹腔鏡下精準肝切除等十余項軍事醫學新技術相繼開展;成立醫院、科室和野戰醫療所三級軍事科研小組,構建“訓—研—保”一體聯動訓練演練新模式。記者蘇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