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搞核重建 究竟有幾個意思?

發佈時間: 2017-09-16 15:06:40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陳虎    責任編輯: 郭澤涵

新華網北京9月11日電(陳虎)最近一段時間,朝核危機成了大家關心的話題。説到朝核危機,不能不提到全世界最大的核國家——美國。作為重要的當事方,美國是怎樣看待、對待危機和核問題呢?

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了美國要搞核重建的資訊,這讓大家感覺到很突然。上一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推出了“無核世界”的理念。而特朗普一下子把奧巴馬的理念推翻,這究竟包含了幾個意思?

其實,特朗普看似無意透露的這個資訊,是有一系列的考慮的。第一個原因可能是“心虛”。大家也許會問美國擁有世界最大的核武庫,在核問題上有什麼可心虛的?

首先,心虛來自於美國無法有效地應對外部核危機。多年來,美國一直在推動反導技術、反導系統。但實際效果如何?美國對自己的反導系統是否能有效攔截別國打來的核導彈是有些心虛的。

再者,特朗普推行的核重建計劃中有一個重要項目,就是更新陸基核導彈。目前美國使用的是民兵—3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部署已有幾十年。此前,一些歐美國家將更多的精力放到海基核力量上,如英國放棄了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僅保持海基核力量——戰略導彈核潛艇,法國現在也有這個傾向。美國之前也側重於海上核威懾力量,現在卻突然要更新陸基核力量,這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其實,不同的核力量,各有優長,也各有缺陷。

比如,陸基核力量看似“毛病”不少,但它有個最大的優長,就是反應迅速。海基核力量生存能力雖很強,但當突然爆發核戰爭或核危機時,它的反應速度較慢——核潛艇平時都是在深海潛航,實時通信有很大的難度,命令海基核力量進行核打擊,必須要等到核潛艇與陸上通信的時間段,這就會造成時間上的延遲。空中核力量從起飛到將核彈投下去,也需要一個過程。

只有陸基核力量反應最快——發現對方是核攻擊,沒等到對方導彈落地,己方的導彈就可以升空,這個速度是海基、空基都沒法比的。

所以,美國提出要更新陸上核打擊力量,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目前已有核力量反應速度和能力的心虛。

第二個原因,是交差。當前朝核危機發展到關鍵時刻,美國需要給國民和盟友一個交代,告訴大家美國能應對這次核危機。但特朗普恐怕心裏也沒底,因為僅靠反導系統攔截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有效。那怎麼交差呢?就用核重建的計劃,反導系統雖不是百分之百有效,但如果擁有更強有力的核力量,也可以給國民、盟友及對手一個交代。

第三個原因,特朗普可能會有戰爭冒險的念頭和打戰爭牌的準備。

近期有很多關於美國核調整的消息,比如美國試驗戰術核彈B—61,用F—15挂載B—61核彈做了投放試驗。戰術核彈是在小規模核衝突和局部戰爭、有限戰爭當中使用的。

特朗普的核重建計劃中,也透露出一個資訊——核巡航導彈。巡航導彈作為核打擊力量的一個載運平臺,特別是作為戰略核打擊力量,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巡航導彈飛行速度過慢,平均時速為600至700公里,從發射到命中,大概要經過幾個小時的時間。巡航導彈也容易被對方攔截和干擾,有時甚至會出故障掉下來。這些現象在過去美國大量使用“戰斧”巡航導彈作戰時都是普遍存在的。

巡航導彈作為戰略核打擊力量雖不合適,但作為戰術核打擊力量,有它的優長——便宜、好用、精度超高,裝不上很大的核彈頭,但是裝一個小的戰術核彈頭綽綽有餘。

美國為什麼突然對戰術核武器感興趣了呢?這透露出一個資訊,就是美國可能在準備,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一旦需要使用軍事手段解決核危機,核武器也將作為一個重要選項。這樣的一個舉動,不能不説是一個玩火的舉動。

核武器是大規模殺傷武器,將它分成戰略的、戰術的,本身是一種文字遊戲。戰術核武器也有幾千噸、上萬噸TNT的當量。核武器一旦使用,核大戰一旦爆發,無論是使用戰術的還是戰略的,對方的回應都只會是核武器。核武器根本沒有戰略或戰術這個門檻。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在應對朝核危機表態的時候,一直在強調不允許朝鮮半島生亂生戰,因為一旦生戰,很可能是不可控的,核武器就會成為交戰方的一種選項。

特朗普推出核重建計劃,發展和落實戰術核武器的實戰能力,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危險的舉動。現在朝核危機正進入到一個關鍵時刻,這個時候如何處理危機,如何避免核戰爭在地球上爆發,是人類需要共同關注、共同討論的問題。而特朗普在這個時間推出核重建計劃,顯然是一個不合時宜的舉動。

分享到: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新華社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