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我們為什麼能奪回戰爭主動權?

發佈時間: 2017-06-06 07:19:41    來源: 中國軍網    作者: 魏希楠    責任編輯: 劉峻淩

孫子兵法講,“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一語道出了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重要性。戰爭的主動權即軍隊的自由權,這種行動自由是軍隊的命脈,失去了這種自由,軍隊離失敗也就不遠了。因此力爭主動,力避被動,並盡一切努力迫使對方居於被動地位,使其失去自由,是交戰雙方博弈始終的命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就是一場由被動巧妙轉換為主動的戰爭典範。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為您解析中國抗戰的制勝之道——

  我們為什麼能奪回戰爭主動權?

——中國抗戰制勝之道分析與啟示

力量對比是主動被動存在的客觀依據

戰爭力量的優勢或劣勢,是主動或被動的客觀基礎。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對中日雙方戰爭力量進行了全面比較,指出敵強我弱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客觀形勢,日軍在戰爭初期因戰爭力量的優勢而自然地具有主動權。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日中雙方總的實力對比是日強中弱。日本經過明治維新改革,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工業強大,“在世界也是五六個著名帝國主義國家中的一個”。戰前日軍陸軍總兵力60余萬人,雖不及中國200余萬人,但日軍兵員素質較高,經過訓練的後備兵員數量比中國雄厚,有各種預備部隊400余萬人。日軍陸海空武器裝備數量也均在中國軍隊數倍以上。但是這種優勢與劣勢是相對存在的,“貫徹始終和普及各地的主動地位,即絕對的主動權,只有以絕對優勢對絕對劣勢才有可能達成”。日本的優勢只是相對的,而中國的劣勢也不是絕對的。日本是一個小國,本土只及中國1/28,人口只有中國的1/6,兵員數量不多,經濟力也難以支撐長久的大規模戰爭。中國地大、人多、兵多,日軍的野蠻侵略導致全中華民族誓死抵抗,這樣就會使日軍難以獲得絕對的主動權,這就為中國軍民獲取局部主動提供了可能,也為通過局部主動實現全局主動提供了可能。

能戰方能止戰。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國防力量,是遏制戰爭、贏得戰爭最基本的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強大經濟和強大軍隊,取得保衛和平、遏制和打贏戰爭上的力量優勢,從而牢牢掌握民族復興偉業的主動權,防止民族復興偉業進程被干擾被打斷。

正確的戰爭指導是戰爭格局逐步轉變的樞紐

“戰爭力量的優劣本身,固然是決定主動或被動的客觀基礎,但還不是主動或被動的現實事物,必須經過鬥爭,經過主觀能力的競賽,方才出現事實上的主動或被動。”中國抗戰是以弱對強的戰爭,要想奪取勝利,“不但要有壓倒敵人的勇氣,而且要有駕馭整個戰爭變化發展的能力”。中國共産黨在抗戰中採取的持久戰戰略就是符合國情的戰爭指導。

戰爭指導的正確與否,影響到優勢與劣勢、主動與被動的變化。國民政府的戰略是“持久消耗”,強調以“空間換時間”,層層佈防,力保要地,在長期的戰爭中拖垮日本。因此,國民黨的持久消耗戰略體現為一個“拖”字,是一種被動的戰略。中國共産黨將抗戰過程分為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突出戰略相持階段的地位作用,認為這個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也將是最困難的時期,然而它是轉變的樞紐”。據此,把持久戰戰略基點放在“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上,強調採取積極措施,主動作為,積小勝為大勝,在不斷削弱敵人的同時壯大自身,是一種完全主動的戰略。因此,中國抗日戰場逐漸形成了兩個戰場,由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和由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戰場。這就扭轉了因國民黨軍作戰失利而造成的戰爭頹勢,改變了戰爭的格局和節奏,從而改變了作戰雙方的“遊戲規則”,註定了日軍必然地由強變弱、由主動變被動的命運。

戰爭指導是決定戰爭走向和進程的關鍵因素。正確的戰爭指導,源自根據戰爭實際發展作出相應調整的戰略原則、作戰理念。現在,戰爭形態加速向資訊化戰爭演變,我軍轉型建設持續深化,必須“改變機械化戰爭的思維定勢,樹立資訊化戰爭的思想觀念”,塑造新的戰爭思維,形成新的戰爭指導,從而才能在軍事鬥爭中佔據主動。

1   2   下一頁  


分享到: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中國軍網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