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艦隊裝備部某監測站質控室創新團隊紀事

發佈時間: 2017-04-20 15:23:27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辛聞    責任編輯: 仝選

中國網新聞4月20日訊 北海艦隊裝備部某監測站質控室劉東風創新團隊,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創新品牌團隊。近年來,他們把部隊前沿的創意變成科技品牌,又創造了不平凡業績:參與重大演習演練保障任務60余項,年均完成200余次艦艇監測保障任務,編制海軍、艦隊各類規範500余份,取得軍隊科技進步獎21項。

創品牌,突破傳統思維

我軍傳統的裝備修理模式,主要採取事後維修或計劃修理。但其弊端顯而易見:不必要的修理造成浪費,故障出現再搶修又影響艦艇在航率。上個世紀90年代,劉東風引進主動維修理論,但傳統的維修理念根深蒂固。創新團隊面臨著觀念和技術的雙重挑戰:主動登艦監測裝備狀態,被視為故意“找茬”;宣傳推廣主動維修理論,被認為是“天方夜譚”。

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需要勇氣,更要有擔當。在上級支援下,劉東風和戰友們上艦艇、走訪基層,宣講主動維修理論,倡導建立起北海艦隊裝備監測診斷體系。那年6月,劉東風創新團隊在對某新型導彈護衛艇主機進行油樣監測化驗時,發現潤滑油中含有大量金屬成分。經研究分析,他們認定該主機滾動軸承過度磨損,需要立即停航修理。

面對大家的質疑,劉東風帶領技術人員分析了振動、油液等測試數據,有關部門和廠家最終同意拆檢。機器打開了,技術人員大為震驚:如果軸承繼續使用將很快損壞,並影響艦艇航行。

類似事例很多。那年,青島艦按計劃應進行塢修,但又同時受領環球航行任務。劉東風和戰友們帶著20多種監測設備上艦,他們對艦艇“抽血”化驗,“把脈”診斷,認為裝備性能良好,可以執行環球航行任務。劉東風深知環球航行的重大意義,堅持自己的技術結論。最終,該艦塢修時間推遲一年,軍事經濟效益顯著。

攻難題,聚焦瓶頸攻關

近年來,艦船航程遠、時間長,所經海區複雜,主要裝備使用時間遠超過檢修或航行檢修間隔。因此,對裝備及時進行監測保養,搜尋隱患于無形,排除故障于未發,就顯得尤為重要。

某型艦用柴油機監測感測器長期依賴進口,外軍專家斷言中國不具備對該型感測器檢修的能力。創新團隊不信這個邪,他們根據監測分析結果,完成了《某型艦監控系統感測器替代方案》,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接著,劉東風又帶領團隊成員運用替代感測器進行監測研究,使該型機的中修前使用期大大延長。

這個經歷,讓他們嘗到了甜頭:任何創新都必須貼近部隊戰鬥力!他們向裝備瓶頸難題發起衝鋒,“裝備故障源分析技術及其應用研究”,解決了裝備故障源識別、評價與定位等難題;“基地級監測儀器網路化管理系統”,改變了監測設備分析數據採集週期長難題;“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在艦用柴油機的應用研究”,將最新理念引入海軍監測診斷,使診斷工作實現預測和健康管理。

2011年8月10日,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首次試驗。劉東風和技術人員跟蹤監測、記錄和分析相關數據,瞄準遼寧艦動力、電力系統狀態診斷難題進行攻關,完成的“動力電力系統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應用研究”“監測保障方案論證研究”分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近年來,劉東風創新團隊圍繞監測診斷工作搞科研,完成科研課題40項,其中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1項。

闖新路,團隊再露鋒芒

從被忽視、被否定到被認可、被尊重,創新道路上,劉東風帶著團隊經歷過太多的酸甜苦辣。他們一次次自我突破,創出了品牌,創出了屬於自己價值的一片新天地。

如今,劉東風團隊幾乎是由80後組成,5個研究方向負責人平均年齡33歲。劉東風將年輕同志放到大洋歷練成長,跟隨任務選擇創新。團隊骨幹古成中、石新發、董芳、羅日榮等,均經過遠海訓練、編隊出訪和亞丁灣護航等重大任務歷練。

小虎出山,後生可畏。輪機工程專業博士生古成中,2013年隨太湖艦連續執行第十五批、十六批護航任務,他完成的“艦艇主機潤滑油管路異常振動監測方法及改進研究”課題,解決了裝備滑油管路、機艙及船體的振動劇烈的問題。監測診斷專業博士石新發,主研完成的“傅裏葉紅外監測應用研究”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使新裝備保障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工程師董芳2014年隨第十九批護航編隊出征,針對艦員對監測數據資訊管理存在的薄弱問題,她研發了“艦員級監測數據資訊採集與管理系統”,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

如今,創新團隊承擔了航母、驅護艦和潛艇等多項科研課題研究,新裝備監測診斷和遠端技術支援中心完成的10余項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準,獲評“海軍人才建設先進單位”。

分享到: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中國網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