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改變中國命運的槍:“舶來棄槍”的中國傳奇

發佈時間: 2017-03-24 09:57:39    來源: 解放軍報    作者: 孫成智    責任編輯: 劉峻淩

  製圖:梁 晨

一把改變中國命運的槍

——漫談南昌起義“第一槍”與它的家族

一支飽經歲月和戰火洗禮的駁殼槍,靜靜地躺在展櫃中。烏黑的槍體依舊散發著歷史的深沉光芒,“南昌暴動紀念朱德自用”幾個沉穩挺拔的寬扁楷書刻字,熠熠生輝。

90年前的8月1日淩晨,清脆的槍聲在南昌城內響起,朱德頸係紅領帶、臂扎白毛巾,手持這把駁殼槍,身先士卒,帶領著軍官教育團學員和市公安局部分人員勇猛衝殺,配合主力部隊全殲駐南昌守敵3000余人,順利奪下南昌城,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時刻,朱德在這支駁殼槍上刻字以作留念。籌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時,該槍移交軍博。

從清末進入中國,到新中國成立後逐步被蘇係手槍所代替,駁殼槍輝煌了近半個世紀。它曾打響過南昌起義的第一槍,伴隨長征的隊伍走過萬水千山,經歷過抗日戰爭的烽煙歲月,見證過蔣家王朝的覆滅,在朝鮮戰場上打過美國侵略者……這支在歐洲一度被認為“失敗”的“棄槍”,卻在一定意義上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創造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不是每一把手槍都叫“駁殼”。在中國人心中,它早已不僅僅是一把槍,更代表著一種難忘的集體記憶和歷史情懷。

“毛瑟手槍”的百變名號

朱德的這把駁殼槍,學術名稱為“德國7.63毫米毛瑟M1896式短管手槍”。之所以叫“短管”,因為它是德國7.63毫米毛瑟M1896式手槍的變形版,握把變小,槍管長由132毫米變為100毫米。

這種手槍生産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戰結束時,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對戰敗德國的武器生産和使用給予了限制,不允許德國生産和採用口徑超過9毫米、槍管超過100毫米的手槍。因此,一戰後德國開始大量生産這種變形版的手槍。

雖然學術名稱為“毛瑟手槍”,但這型手槍卻是由毛瑟兵工廠的菲德勒三兄弟研發。其最早型號在1895年問世,稱為1895式,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動手槍之一,也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之一。毛瑟兵工廠看到該槍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和軍用價值,就迅速申請了專利,品牌的名稱定為“毛瑟”。生産一直持續到20世紀30年代,數量達到30多萬支,其中絕大部分出口到中國和蘇聯。

據統計,在毛瑟廠長達半世紀的駁殼槍生産週期中,衍生出多達幾十種的變形槍。在歐洲的俗稱有“平坦側面手槍”“掃帚把手槍”等。在中國俗名則更多,如“駁殼槍”“大鏡面”“盒子炮”“匣子槍”“自來得手槍”“木殼槍”“快慢機手槍”“二十響快慢機”等,可謂是名號最多的一把槍。其中“駁殼槍”稱呼最為普遍,而且依握把和整體長度又分別稱為“頭把”“二把”和“三把”。

該槍在舊中國最“官方化”的稱呼當屬“自來得”,意思和現在的“自動裝填”差不多,從德語翻譯而來。清末開始引進自動武器是從1909年開始,在1912年《陸軍部向禮和洋行購買械彈合同(草稿)》中,有購“自來得毛瑟手槍二百桿,連有木匣手把,每桿連子彈五百粒,(單價)計……足銀五十八兩”的記錄。五十八兩白銀一支,實屬“天價”。據折算,這個價格當時能在北京城買上3間大瓦房。

“駁殼槍”的叫法應該更晚一些。中國人為什麼稱這種槍為“駁殼槍”呢?主要原因是這種槍有一個木盒槍套,英文稱“BOX”,音譯過來就成為“駁殼”。也是因為這個木盒槍套,後來大家又送了它一個名字叫“盒子炮”。“炮”當然是指威力比較大。盒子的作用如上面所説,除了盛裝槍外,還可以安裝在握把後部,作為槍托抵肩射擊。這樣射擊的穩定性就提高很多,手槍就可作為小型半自動或自動步槍使用了。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解放軍報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