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于當地時間2月15日通過單級火箭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從而創造歷史。
搭載104顆衛星的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15日發射升空,最初的消息説,發射過程正常平穩。此前一箭多星的最高紀錄是俄羅斯創造的,它的一枚火箭2014年一次發射了37顆衛星,印度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這大概是印度在空間技術領域創造的第一項廣受關注的世界紀錄。儘管接下來還有對那些衛星的釋放是否準確等考驗,但印度人已經有理由為這個紀錄而感到驕傲。
不過,一箭多星的衛星搭載數量不是空間技術競爭的主要方向,這一單項成就的意義應當説是有限的。關於這一點,印度科學家們會比被媒體報道搞得歡欣鼓舞的普通民眾更加清楚。
印度能在較少投入的情況下取得目前的空間技術成就,殊為不易,它在這方面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印度不僅實現了繞月飛行,而且曾將探測器送入火星軌道,它的後一項成就走在了所有亞洲國家的前面。
然而畢竟投入的規模是決定一個國家空間技術面貌的最重要條件之一。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發佈的數據,各國2013年的航太預算為:美國393億美元,中國61億美元,俄羅斯53億美元,日本36億美元,印度12億美元。印度GDP約為中國的1/5至1/4,它的投入額為中國的1/5,也就是説,印度對空間技術的實際投入力度與中國差不多。
還有一個數字,印度的國防預算大約為中國的1/3,説明它的國防佔GDP比例高於中國。
新德里迄今為止的航太計劃主要基於三種考慮,一是它有大國抱負,覺得就應該不光盯著眼前利益,還應著眼未來,所以航太總是要搞的。二是空間技術與軍事聯繫緊密,這一塊空不得。三是它有與中國競爭的壓力,不能落後中國太遠,給完全“比下去”。
所以印度的空間技術更偏重能夠“展示國家形象”的成就,比如探測月球和火星,先去了再説。有報道説印度還計劃探測金星,這些都是很適合媒體炒作的項目。由於後續研究不太跟得上,上述有點“超前”的單項成就在未來很長時間裏都將是“孤零零的”。
印度的空間技術總體上仍比較落後,不僅沒法跟美國比,而且落後中國一大截。它們仍然支離破碎,沒有形成較完整的體系。比如它的火箭推力就還不夠,支撐不了大規模的太空探索。它2016年的航太發射總次數為7次,中國同年是22次。
印度還沒有航太員進入太空,而且那個時刻看上去還很遙遠。它的空間站計劃也尚未啟動。它把探測器送上月球和火星軌道都是對現有航太能力的極限使用,雖然也有印度人在談“登月”,但印度火箭的推力不足和載人航太空白都支援不了那種談論。
印度的最大軟肋還是經濟規模小,國家的基礎薄弱。人們常説存在“兩個印度”,一個是“精英印度”,一個是“貧民印度”。印度是等級社會,它既有全球一流的精英,又有這個世界上數量規模最大的窮人。貧富差距如此之大的國家能夠做到“穩定”,大量窮人聽天由命,也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外界能從對印度的觀察中了解很多道理。一方面,經濟基礎的決定性作用不可克服。另一方面,事在人為也是真實的。印度也在走一條屬於它自己的道路,而且作為一個後發大國,應當説它做得不錯。它有雄心和抱負,同時也挺現實的。它喜歡攀比,但更傾向於比出自己的進步和信心,而不是比得讓自己垂頭喪氣。印度的政治和社會哲學都很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