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墜的旗幟:三位獻身革命的中共一大代表

發佈時間: 2017-11-01 09:30:37    來源: 中國軍網    作者: 張道旺    責任編輯: 康壯

油畫《在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畫面正中是毛澤東,他的左邊依次是董必武、鄧恩銘、陳潭秋,右邊依次是何叔衡、王盡美。此油畫為陳逸飛、邱瑞敏創作,現藏中國美術館。

出席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中,有兩位走到了革命勝利,有三位背叛了革命,還有幾位為革命奉獻了寶貴的生命。讓我們重溫其中三位英雄的事跡,緬懷為國為民的英烈。

已犧牲卻當選的七大中央委員——陳潭秋

陳潭秋,1896年出生於湖北黃岡的一個書香世家。身為同盟會成員的五兄陳樹三是其民主革命思想的啟蒙者。1916年,陳潭秋考入武昌高等師範學院英語部。在校期間,他經常翻閱《新青年》等傳播新思想的書刊。1919年6月,他在上海認識了董必武,二人志同道合,一見如故,他們商定用辦報、興學的方式傳播馬克思主義,開展革命活動。

1920年初,陳潭秋與董必武等籌備成立的武漢中學正式開學,他義務擔任英文教師。此後,陳潭秋深入工廠、學校,宣傳革命思想,培養革命分子。8月,他與董必武等成立共産主義組織,陳潭秋負責組織工作,後又在武漢中學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冬至1921年初,陳潭秋先後參與組織武漢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共同創辦《武漢星期評論》,開辦湖北人民通訊社並任社長。陳潭秋因其傑出的工作被推選參加中共一大。1936年,在莫斯科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團工作期間,陳潭秋為紀念中共誕生15週年還撰寫了關於一大的回憶文章,成為研究中共一大歷史的珍貴文獻。

一大後,陳潭秋在武漢主要開展工人運動等工作,京漢鐵路“二七”大罷工即是由他直接領導組織的。陳潭秋常借記者身份深入工人群眾中。他主動邀約在工人中有較高威望的林祥謙見面,這讓飽受壓迫、地位低下的貧苦工人林祥謙很感動,想不到一個大學畢業的記者會主動見自己,並且要同他交朋友。在長期的促膝談心中,林祥謙逐漸燃起階級覺悟,主動要求入黨。

1923年,京漢鐵路總工會決定實行罷工反抗軍閥吳佩孚的壓迫。陳潭秋負責武漢方面的罷工鬥爭,他既要組織工人參與鬥爭,又要研究工作部署與鬥爭策略,後來更是親自率領兩千多人的慰問隊支援工人罷工,召開萬人群眾大會。在預感可能來臨的血腥鎮壓之時,陳潭秋堅持在罷工鬥爭一線指揮戰鬥,直到最後一刻才撤離。

1939年5月,陳潭秋從蘇聯回國工作,途經新疆時臨危受命擔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1942年6月,新疆督辦盛世才和中共的關係急劇惡化,許多中共黨員被集中軟禁。面對這樣的危急情況,陳潭秋一面組織新黨員進行整風學習,一面向中央請示做好撤退準備。

在整風學習中,陳潭秋特別加強了對全體黨員的氣節教育以應對不測。他説:“我們隨時隨地都有被捕的可能……每個同志均必須有足夠的精神準備。”陳潭秋鼓勵大家如果被捕,要像季米特洛夫一樣,把法庭變為宣傳戰鬥的場所;要學習夏明翰,在敵人的嚴刑拷打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要勝過文天祥十萬八千倍。

在制定撤退計劃時,陳潭秋拒絕了其他同志要他第一批撤退的建議,他説:“黨交給我的任務,是把大家全部安全地撤出去,只要這裡還有一個同志,我就不能走!”9月17日,陳潭秋被捕。儘管在獄中受盡折磨,陳潭秋仍保持了共産黨員的本色。1943年9月27日,陳潭秋被秘密殺害。1945年6月中共七大召開,尚不知陳潭秋已犧牲的代表們選舉他為44位中央委員之一。

1   2   3   下一頁  


分享到: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熱點資訊

中國軍網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