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永不磨滅的番號( 1 / 8 )

發佈時間: 2017-05-03 08:10:29    來源: 中國軍網    作者: 王雪振 康哲    責任編輯: 劉峻淩
分享:

番號,從來不是冰冷的數字或字符。回望崢嶸歲月,番號的更疊和改變,濃縮了一支部隊的光榮歷史。

致敬,那些永不磨滅的番號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身穿舊軍隊軍服、領係紅領帶的起義部隊打出“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這就是我軍建軍之初最早使用的番號。在那個開天闢地、風雲際會的年代,各地起義軍也紛紛打出“工農救國軍”“工農討逆軍”“工農革命軍”等番號,以鮮明的旗幟揭竿而起。

1928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將“工農革命軍”統一改稱“紅軍”,後又定名為“中國工農紅軍”。此後,各地紅軍分別進行整編,紅軍師以上部隊番號前冠以“紅”字,如紅四方面軍、紅一軍團等。自此,這支矢志開創新世界的隊伍,有了更加鮮明的本色和血染的風采。

全面抗戰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服從抗日統一戰線大局,摘掉八角帽和紅五星,換上青天白日帽徽,將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下屬部隊也紛紛按照新的編制啟用新的番號,馳騁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戰場。

進入解放戰爭時期,從1946年9月起,我軍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央軍委于1948年11月1日頒發了《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這是我軍第一次在全軍範圍內統一番號,編列了20個兵團、70個軍的番號,並實行跨戰略區作戰,以鐵流萬里不可阻擋之勢,奔向解放的戰場,奔向祖國的邊疆。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多次大規模裁撤整編,許多番號撤銷改變,陸軍部隊也脫胎換骨。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百萬大裁軍”之後組建集團軍,陸軍加快機械化和資訊化複合式發展,20年間集團軍數量由24個精簡到18個,如今又進一步精簡到13個,許多戰爭年代威名赫赫的番號陸續走入歷史。

歷史是無聲的見證。部隊番號的改變,從來不是簡單的數字變化和名稱變更。改變的背後,是我們這支軍隊不斷變革圖強、不斷浴火重生的深深足跡。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中國軍網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