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攻則有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空中轟炸儘管規模不大,但德國對倫敦的轟炸被視為戰略轟炸的雛形,民眾對從天而降的炸彈的反應,複雜而沉重的,民防意識也就就此而萌芽。民防工程的産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與空襲長期鬥爭相互推動發展的過程。當時,隨著飛機空襲後方城市、工業區、交通樞紐,“要地防空”便應運而生,被飛機轟炸“逼”出來的防空洞則成了民防工程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