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全身麻醉期間大腦工作量其實“超乎想像”
據美國“僑報網”7月18日報道,美媒消息指出,芬蘭的一個醫生團隊發現患者可能永遠不會在麻醉下完全喪失意識。這項新研究發表在7月份的“英國麻醉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上。
來自Terveystalo Pulssi醫院和芬蘭Turku大學的Harry Scheinin博士告訴記者:“在全身麻醉期間,大腦的工作量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他們認為,雖然患者可能沒有完全失去意識,但大腦確實會失去對事件的記憶,這就是為什麼你醒來之後認為自己意識全無。
作為他們研究的一部分,該團隊掃描了被打了一針麻醉劑的志願者的大腦。在第一次實驗中,他們晃動了全身麻醉中的志願者,並對他們大喊大叫。大多數患者告訴醫生他們在失去知覺時做了夢。Scheinin説,全身麻醉可能比專家曾經想像的更像人處於夢境中的狀態。
第二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志願者麻醉狀態下,在其身旁發出令人不快的噪音。緊接著又在其清醒狀態下,在他身旁發出同一種令人不快的噪音。結果發現,志願者對於這種在麻醉狀態下聽過的噪音的反應,比對在清醒狀態下第一次聽到的噪音反應更大。這表明志願者的大腦在麻醉狀態下處理了這些噪音。
另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給麻醉狀態下的志願者播放了一段錄音,句子的最後有一些奇怪的單詞。他們測試了收聽錄音時志願者大腦的反應。
Scheinin説,通常當一個人清醒時聽到一個意想不到的詞,會引起和平時不一樣的反應。根據這一項研究的腦部掃描結果顯示,志願者的大腦波形,在錄音最後顯示出尖峰,表明大腦正在聽到並處理資訊,儘管是無意識的。
對此結果,沒有參與本次研究的加州綜合研究中心意識研究主任艾倫(Allan Leslie Combs)告訴記者,這是一種證據,證明“人很難完全進入無意識狀態”。他説,一個人可能不會完全失去意識,而是會失去對事件的記憶。
艾倫還補充説,在測試中僅使用輕度麻醉,因此如果使用較大劑量的麻醉,研究結果可能會有所不同。Scheinin也表示,手術中使用的其他藥物也可能在改變真實結果方面産生影響。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