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新生寶寶維生素D該怎麼補?寶爸寶媽們看過來!
初為父母, 每一個寶媽寶爸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從胎內就健健康康、營養全面的生長,孕媽媽們在孕期也經常會加強營養、補充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寶爸寶媽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疑惑:
醫生,我們寶寶是不是常規要補充維生素D,是不是還要補鈣呢?
今天,小編有幸請到了新生兒病區的馬英副主任給大家一起科普一下!
01
什麼是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類固醇衍生物,包括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維生素D2來源於植物,而維生素D3是由人和動物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受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轉變為膽骨化醇,即內源性維生素D3,是人類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D2和D3在體內都無生物活性,他們被攝入血液迴圈後與血漿中的維生素D結合蛋白相結合轉運到肝臟,經過兩次羥化作用,生成1,25-二羥維生素D,即1,25-(OH)2D3,是維持鈣磷代謝平衡的主要激素之一,具有很強的生物活性,作用於靶器官(腸、腎、骨、甲狀旁腺等)而發揮抗佝僂病的作用。
02
新生兒體內維生素D的來源及影響因素有哪些呢?
1)母體-胎兒的轉運: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維生素D,早期新生兒體內維生素D的量與母體的維生素D營養狀況及胎齡有關。 當母親妊娠期,特別是妊娠後期維生素D營養不足,如營養不良、肝腎疾病、慢性腹瀉、早産、雙胎均可使嬰兒體內維生素D儲存不足。 2)食物中的維生素D:母乳中含維生素D較少,配方奶粉往往會強化維生素D的含量。但對於新生兒,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仍建議生後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 3)皮膚光照合成:皮膚産生維生素D3的量與日照時間、光照波長、暴露面積等有關。紫外線不能透過玻璃窗,而且高樓建築、環境污染影響,氣候的變化,尤其是北方、冬季日照時間短,新生兒一般不會去室外活動,均會導致內源性維生素D生成不足。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小于6個月的嬰兒應避免陽光直射,從而避免皮膚老化及皮膚癌的發生。
03
新生兒出生後什麼時間開始補充維生素D?
有研究顯示,大部分孕婦存在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而通常孕婦本身並沒有常規檢測血清25(OH)D水準,所以建議新生兒出生後數天內就可以補充維生素D。2016年“營養性佝僂病防治全球共識”推薦所有嬰兒均需要補充維生素D 400 U/天;早産兒通常需要補充維生素D 800 U/天。
04
補充維生素D前需要常規監測25(OH)D水準嗎?
嬰幼兒常規每日補充維生素D 400-800 U是安全的,不需要監測血液25(OH)D水準,當寶寶存在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因素(母孕期維生素D缺乏、患有肝腎疾病、慢性腹瀉、早産、多胎、營養不良、藥物影響等),或懷疑代謝性骨病時,可以進行血液25(OH)D水準檢查。
05
如何評估維生素D營養狀況及分級?
臨床常用血清25(OH)D水準來評估。 25(OH)D<30 nmol/L為維生素D缺乏
25(OH)D在30 -50nmol/L為維生素D不足 25(OH)D在50-250nmol/L為維生素D充足 25(OH)D > 250nmol/L為維生素D中毒 當維生素D缺乏時,建議補充維生素D至少 2000 U/天。
06
母乳餵養兒和配方奶餵養兒都需要補充維生素D嗎?
2022年中國兒童維生素D營養相關臨床問題實踐指南中推薦:母乳餵養兒需要補充推薦劑量的維生素D,配方奶粉餵養兒也需要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
07
補充維生素D時還需要同時補鈣嗎?
0-6個月嬰兒鈣的適宜攝入量為200 mg/天。人乳的平均鈣濃度為291 mg/L,嬰兒配方奶中鈣含量為405-650 mg/L,所以人乳及配方奶均能夠滿足嬰兒預防營養性佝僂病所需要鈣的攝入量,不需要額外補鈣。
08
補充維生素D時還需要同時補充維生素A嗎?
維生素A是合成視網膜色素和上皮細胞發育所必須的微量營養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D都與兒童的健康生長關係密切,我國兒童維生素D缺乏和維生素A缺乏普遍存在,故建議生後同時補充,推薦補充維生素AD(含維生素A 1500 U,維生素D500 U )。
THE END
推文創作
● 文字:新生兒病區 馬英
● 圖片:源於網路
● 排版:宣傳科 侯晶晶
● 審核:宣傳科 楊馥羽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