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中風需要做7個檢查
隔壁50歲的老王最近非常鬱悶,平時身體很健康,最近出現頭暈、走路跑偏,一個多小時就好了,到醫院看病,結果醫生給開了一大堆檢查……“醫生,我為什麼要做這麼多檢查?!”“懷疑你中風了……”
中風的常見症狀為一側臉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感到無力,猝然昏撲、不省人事。其他症狀包括,突然出現一側臉部、手臂或腿麻木或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説話或理解困難;單眼或雙眼視物困難;行路困難、眩暈、失去平衡或協調能力;
無原因的嚴重頭痛;昏厥等。
而在發病前,往往會發生一些預兆:
(1)頭暈,特別是突然感到眩暈。
(2)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面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
(3)暫時性吐字不清或説話困難。
(4)噁心、嘔吐。
(5)與平時不同的頭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暈倒。
(7)短暫意識喪失或個性、智力的突然變化。
(8)全身明顯乏力,肢體軟弱無力。
(9)血壓波動。
(10)整天昏昏欲睡,處於嗜睡狀態。
(11)一側或某一肢體不自主地抽動。
(12)雙眼突然看不清眼前事物。
如何預防中風?
(1)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對缺血性血管病、動脈瘤、動一靜脈畸形、煙霧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雖然是一種有創性檢查,但在直觀顯示血管結構的同時,還可以進行介人性治療,估計以後隨著醫學的發展,DSA會更加普及。
(2)血流變檢查 定期進行血液流變性檢查,可預防或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用於監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血栓形成等危險因素。
(3)腦電圖 腦電圖的動態改變對中風預後的判斷有指導意義。如果腦電圖變化呈進行性加重,常提示預後不良,反之則預後較好。
(4)腦超聲波 腦超聲波(A超)的最大價值是觀察中線有無移位。如在發病第一天就有中線移位,常提示有顱內血腫,説明是出血性中風;兩天后出現的中線波移位則提示是由於腦梗塞伴發腦水腫造成,這種移位如長期不恢復,説明有腦軟化灶成腦水腫存在,多預後不良。腦超聲波檢查簡單、安全、比較實用。腦中風前兆。
(5)頸動脈超聲 此項檢查是通過超聲的方式,發現頸動脈壁的病變情況,確定頸動脈粥樣硬化及頸動脈狹窄的程度。由於應用超聲技術沒有創面、還簡便可重復,所以是您檢查動脈硬化的重點項目。而凡是引起腦動脈病變的因素,都可成為中風的病因。所以,您需要尤其注意此項檢查。
(6)血壓檢查 測血壓對於老年人來説很重要,高血壓是多種發病誘因,血壓經常處於高峰,容易發生腦血管意外。高血壓通常沒有太明顯的症狀,有時會表現為:頭疼、眩暈、視覺模糊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加大患心臟病、中風和其他疾病的危險。
(7)其他輔助檢查 除上述檢查外,皮層誘發電位、腦血流量測定、多普勒超聲、腦地形圖、各種微量元素的水準、激素的水準(如T3、T4)等,腦中風前兆,對中風也有不同程度的參考價值。而患中風病的老年人還應檢查心臟、腎臟的功能等。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腦血管成像(CTA)能篩查什麼?
MRA及CTA用於評估血管狹窄或閉塞的部位及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腦血管病變篩查等。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僅供參考,不作為臨床依據)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