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腎臟?
腎臟出現問題,往往早期被大家忽略了過去,不少人直至出現腎衰竭、尿毒症才前往醫院就診!
6個症狀抓住早期腎病
許多慢性腎臟病患者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易延誤早期治療。腎臟病最常見症狀有以下幾點:
1、水 腫
這是腎臟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多從面部、眼瞼開始,嚴重時可累及全身,並伴有尿量減少、體重增加。
2、尿液變化
每天尿量少於400毫升或多於2500毫升均為異常,提示可能罹患腎臟疾病。若出現尿色發紅、乳糜樣、尿中泡沫增多等現象,需提高警惕。
3、血壓高
這是腎臟疾病非常重要但也最容易忽略的症狀之一。
4、消化道症狀
有相當多的腎功能衰竭患者首發症狀為食欲減退、噁心嘔吐,但常發生誤診漏診,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5、腎區不適
大部分腎臟病患者會出現腎區隱隱鈍痛或不適感。
6、貧 血
腎臟病到後期可能出現貧血,甚至鼻衄、尿血、便血等,卻常被誤認為血液系統疾病。
關於腎病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
腎病患者不能做有強度的運動
腎病患者不是只能做低強度的運動。腎病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穩定程度、運動耐力來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 當病情還不大穩定時,比如高度水腫期、大量蛋白尿尚未緩解、血壓高血糖高還未完全穩定、剛移植沒多久、剛進入透析還不適應等情況,可以以慢走、散步溜達、打太極等溫和的低強度運動方式為主。等病情較穩定了,運動耐力也在逐步提高,跑步、打球、爬山、跳操等強度較大方式,也可以循序漸進操練起來!
誤區二
腎病不能吃豆腐
腎病患者 可以吃豆腐,喝豆漿。豆腐、豆漿是很好的優質蛋白來源,用豆腐替代一部分豬牛羊肉,有利於腎友血脂、血磷、代謝性酸中毒等指標控制,有益於延緩腎病進展。
誤區三
多喝水會加重腎臟負擔
絕大多數腎病患者不限制日常喝水,想喝就喝,不會增加腎臟負擔。限制飲水的情況,通常僅限于腎病綜合徵高度水腫期間、腹水、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透析的患者。
誤區四
腎病患者不能過性生活
腎病患者可以過性生活,性生活不傷腎。不管是跟伴侶還是跟自己,腎友不必為了性生活而膽戰心驚。心情愉快,伴侶關係和諧,是促進腎病康復的一劑良藥。
誤區五
腰痛就是腎病的表現
得腎病或者是腎病加重,絕大部分時候是默默發生的,很少會引發腰痛,通常無痛性的,因為腎實質內沒有痛覺神經,有苦難言。
除了少數情況下腎病會引發腰痛,腎病急性發作期,比如IgA腎病肉眼血尿期間、腎綜急性發作期,這些患者因為腎臟表面的包膜被牽拉引起腰痛之外,日常生活中,大家腰痛通常是腎病之外的其他因素影響。
腰痛有疾病性的因素,常見的有腰椎間盤突出、關節病變、腰肌勞損、腰扭傷、腎結石、泌尿系統感染等,也有非特異性的腰痛(就是查不出具體原因),常見於精神壓力大、焦慮抑鬱、久坐等人群,這些都不是腎不好導致的腰痛。
所以,不要用腰痛來解釋各種腎病現象,這樣真的很容易疑神疑鬼,導致冤假錯案。比如有人覺得性愛後腰酸背痛就是腎病加重了,腎穿刺後過了幾年還腰痛是腎穿刺傷腎傷的,走路多點腰酸背痛又是腎病加重...
10個方法保護腎臟
01
冬天做好保暖
調查發現,在冬天腎功能惡化病人遠超過其他各季,主因低溫下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小便量減少,血液粘度升高,影響腎臟。
02
不亂吃藥
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中草藥都有腎臟毒性,不要不經醫師處方亂吃,對醫師處方的抗生素、止痛藥也應知其副作用有哪些。
03
不暴飲暴食
吃太多蛋白質和鹽分,會加重腎臟負擔。此外,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有腎病的人需小心這類飲料。
04
治療感冒
若感冒去了又來,或是感冒後,有高血壓、水腫、解小便有泡泡,最好找腎臟科醫生做篩檢。
05
反覆發作的扁桃腺炎要小心
喉部或扁桃腺遭鏈球菌感染時,務必根治,否則容易導致腎炎。
06
適量飲水不憋尿
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後容易繁殖細菌一樣,細菌會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
07
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壓
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而腎臟就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血糖血壓控制不好,腎臟壞得快。
08
不喝成分不明的井水和河水
以免鉛、鎘、鉻等重金屬太高而損害腎臟。
09
泌尿系統結石要及時治療
結石不痛不代表好了,尤其是輸尿管結石很容易造成腎積水,長久下來,腎臟會完全損壞而不自知。
10
定期檢查
最好每半年做一次檢查。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