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毅訊 | Eur Heart J最新:NSTE-ACS患者的治療時機
每日毅訊
+
Eur Heart J最新Meta分析,探討對於NSTE-ACS患者早期(<2小時)干預治療是否可以帶來優於延遲治療的獲益。研究者共納入了17項RCT研究,10,209 名患者入組,2小時以內的PCI干預定義為早期干預治療。研究結果顯示:與延期治療相比,早期干預治療並未帶來明確的臨床獲益:全因死亡率(RR,0.90;0.78-1.04)、MI(RR,0.86;0.63-1.16)、心衰入院(RR,0.66,0.43-1.03),再次血運重建(RR,1.04;0.88-1.23),大出血(RR,0.86;0.68-1.09),中風(RR,0.95;0.59-1.54)。早期干預性策略僅可顯著減少復發性缺血事件(RR,0.57;0.40-0.81)和縮短住院時間(中位數差異,-22 小時,-36.7 至 -7.5 小時)。
“
毅訊點評
”
目前ESC血運重建指南建議對於NSTE-ACS患者進行危險分層,對於極高危患者建議2小時內進行血運重建治療,高危患者建議24小時內進行干預治療,然而臨床上卻缺乏直接的循證醫學證據。本研究以經典的Meta分析嘗試給予答案,但仍然未見明確的獲益。至少本研究的啟示是對於NSTE-ACS患者不能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早期干預。原本的RAPID NSTEMI研究是專門針對該問題的RCT,但由於較低的事件率和緩慢的入組,加上疫情影響而提前結束。我們期待Meta分析能至少升級至patient-level Meta進一步探討本問題。
另外,NSTE-ACS患者實際研究中能打上低危的實在很少。一項涉及13.7萬人的真實世界研究顯示,低危患者僅佔了6%,但實際早期在24小時內PCI的患者卻又僅佔16%。因此,NSTE-ACS患者的分級分時段PCI不論是實際執行還是證據完善,都有很多工作要做。
參考文獻:
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Journal-Scans/2022/05/16/17/37/Timing-of-Invasive-Strategy-in-NSTEACS?utm_source=journalscan&utm_medium=email_newsletter&utm_campaign=journalscan&utm_content=20220519
作者簡介
張毅,FACC,FESC,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醫師,高血壓中心主任;同濟大學研究員、副教授、博導;CCI執行委員;中華醫學會內科學分會青年副主委;上海醫學會高血壓學組副組長;上海市優秀技術帶頭人。
CCI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
掃碼關注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