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招損,謙受益”,小滿節氣,除濕升陽正當時!
小滿時節
萬物將熟未熟,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尚書》有雲:
“滿招損,謙受益”
古人對小滿節氣的命名
無不蘊含著做人做事的道理
滿而不盈,滿而不溢
小滿,風吹麥浪綠漸黃。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宋·歐陽修《小滿》
進入小滿,天氣越來越炎熱,已經正式進入夏天了。每個節氣到來之時,時令與氣候對人體健康都有很大影響。
《黃帝內經》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
夏季是個陽氣旺盛的時節。我們要享受夏季的炎熱,不要怕熱,也不要怕出汗,因為這是四時的一部分,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當逢夏而喜,要感恩炎熱,感恩太陽,因為陽氣在表,則濁氣得泄,人會更健康。
夏季應該炎熱,這是天地陰陽氣交的動力,炎熱使清氣上升為雲,濁氣下落為雨。因為天地氣交,所以萬物呈現出生長旺盛的狀態。人稟天地之氣而生,人逢夏季,也當表現為健康與精神旺盛的狀態。
俗話説:“冬不坐石,夏不坐木”。進入小滿以後,氣溫升高,雨量增多,空氣濕度也大,一些露天的木器經過雨淋後,太陽一曬,表面看上去是幹的,但內部的潮氣會向外散發。
在上面坐久了,則濕邪入侵,易發痔瘡、皮膚病,甚至風濕病、關節炎等。
夏季是四季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地氣蒸騰,又降而為雨,萬物的生長也處於最繁榮茂盛的階段。春天開花多結果少,秋天結果多開花少,而夏天開花和結果的都多。對於人來説,最好遵循《內經》中的“養長之道”以順應夏氣。
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養肺氣。——《千金方》
四季五味飲食上的增減,遵循的原理是一樣的。春季增甘護脾以防肝木乘脾土,減酸以不抑制肝氣的疏發。
同理,夏季多食辛味的食物,是因為辛能宣肺散邪,以防夏天心火過旺而乘肺金,為了保護肺。而少食苦味則因苦能瀉心火心陽。雖然我們要防心火太旺,但也不能去摧殘體內的陽氣,這會違反“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日陽盛是正常的,陽氣不足才可怕。
另一方面,苦味多寒,苦寒敗胃。而在初夏心氣初壯時也不應馬上抑制它,若于盛夏心火實旺,此時有需要的話,食些苦瓜、蓮心之類的瀉火則宜。
當以清淡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胡蘿蔔、番茄、西瓜、鯽魚、草魚、鴨肉等等,而當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如動物脂肪、糯米做的食物、大魚大肉、蝦、蟹、海魚等各種海鮮發物。
天氣炎熱,不少人喜歡用冷飲消暑降溫。卻不知夏天雖然天氣炎熱,卻是外熱而內寒。人體的陽氣外浮于體表,所以感覺熱,實際上中焦陽氣卻變弱了。因此,越是炎熱越要注意,千萬不可濫喝冷飲,或吃生冷瓜果,很容易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症。
立夏之後,天氣漸熱,肝氣慢慢變弱,心氣也逐漸增強,做好自我調節,養心護陽,修身養性。
小滿節氣吃點“苦”,是最好的養生食療方法。
1. 苦瓜
苦瓜:入口苦而微甜,風味獨特,具有清涼解渴、除邪熱、治火毒、益氣止渴、解勞乏、清心明目、能增強食欲、養血滋肝、潤脾補腎、清熱通便、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現代研究證實,苦瓜果實含有苦瓜甙、苦瓜素等功能成分,具有明顯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療效,還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和防癌的功效。
2. 苦菜
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作為中草藥能治療熱症,清解熱毒,古人還用它醒酒。作為遍地皆是的廉價野菜,吃起來卻新鮮爽口,使人食欲大增,無論是制湯做餡、焯水涼拌、還是熱炒煮麵都別具風味。
3. 芹菜
《本草推陳》中記載芹菜“治肝陽頭痛,面紅目赤,頭重腳輕,步行飄搖等症。”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多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欲,並有祛痰、降血壓作用。芹菜,富含不溶性纖維、鈣、鎂、鉀元素和胡蘿蔔素,還是 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 C 的優秀來源。
4. 蓮子芯
蓮子心:蓮子心具有清心去熱、平肝瀉火、消暑除煩、生津止渴、止血止渴等功效,對於小滿節氣經常出現的心煩、口渴、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大便秘結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據説,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莊總要用荷葉露水泡製蓮子芯茶,以養心益智,調整元氣,清心火,解熱毒。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