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阻擋釘(Poller釘)技術:遠端鎖釘的微調
幹骺端長斜形骨折採用髓內釘固定的難點之一為骨折對線的恢復,由於骨折暴力因素或骨折周圍肌肉的牽拉,斷端間通常存在側方移位趨勢,在髓內釘置入時如何糾正骨折斷端對位對線是臨床較常見問題。
Poller螺釘可以改變髓內釘方向、糾正骨折側方移位,在長斜形骨折的髓內釘固定中使用越來越廣泛。如何有效置入Poller釘,將Poller釘置於何處,顯得尤為重要。既往對Poller釘置入存在諸多迷惑之處,如將Poller釘置於“不想讓髓內釘去的地方”或者依據“兩短原則”等,無明確理論支撐。
為此,有學者描述了一種Poller釘置入位置的原則及操作方法,結果發表在Injury期刊。
1►
Poller釘及髓內釘置入操作方法分為六步:
1. 沿移位骨塊(遠幹骺端為遠端骨塊、近幹骺端為近端骨塊)作一中軸線;
圖1 股骨遠端骨折示例。沿股骨遠端骨塊作一中軸線,骨折線與中軸線相交,形成2銳角(Acute angles)。
2.經骨折線作一線與上述軸線相交;
3.相交後形成夾角,辨認出銳角處;
圖2 脛骨近端骨折同理。
4.將Poller置於銳角處的幹骺端或遠端骨塊;
圖3 將Poller釘置於銳角處。
圖4 脛骨近端骨折,同理將Poller釘置於銳角處。
5.置入導致,透視下確保通過Poller釘糾正移位;6.置入主釘。
病例1 脛骨遠端骨折的Poller釘置入方法。
病例2 股骨遠端骨折的Poller釘置入方法。
2►
改良阻擋釘(Poller釘)技術:遠端鎖釘得微調
Poller螺釘可以改變髓內釘方向、糾正骨折側方移位,在長斜形骨折的髓內釘固定中使用越來越廣泛。如何有效置入Poller釘,將Poller釘置於何處,顯得尤為重要。既往對Poller釘置入存在諸多迷惑之處,如將Poller釘置於“不想讓髓內釘去的地方”或者依據“兩短原則”等,無明確理論支撐。
有學者分享了一種改良的阻擋釘置入技巧,發表在Injury上,圖例解釋如下:
病例1:
1a-1b:脛骨中段骨折採用髓內釘固定。可見置入主釘後骨折對線不良,存在側方移位及成角畸形。
1c-1d:在骨折端成角平面,即冠狀面上,擬置入阻擋螺釘部位近端鑽孔,擰入松質骨螺釘,推動骨皮質與主釘移位,糾正側方移位。
1e-1f:在松質骨螺釘置入後,可見端骨折端移位糾正,對線良好,復位後置入阻擋釘,維持復位。
病例2:
2a-2c:脛腓骨遠端骨折,髓內釘固定,主釘插入及遠端鎖釘鎖定後,可見骨折對線不良,存在移位。
2d-2f:依同法在移位平面擰入螺釘糾正移位,恢復對線後置入阻擋釘維持復位。
阻擋釘(Poller screw)在下肢畸形矯正中的作用
3►
阻擋釘(Poller釘)在下肢畸形矯正中得作用
除了在骨折治療中調整骨折的對線外,在下肢畸形矯正中,通過阻擋釘矯正髓內釘的位置,以達到同期手術完成多平面對線,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如下圖所示:
為了矯正股骨力線,在幹骺端橫行截骨(a橫行虛線)後,截骨遠端移位,此時髓內釘置入後應為偏心方可維持矯形,為了獲得髓內釘位置,需要置入阻擋釘(b)。
下圖實際病例很好顯示了阻擋釘的重要性:
圖a所示該患肢與健側相比,存在6.2°外翻和28mm短縮。圖b紅色輪廓為糾正力線後截骨近端的形態,綠色為同時糾正外翻和短縮後股骨近端的位置,依照綠色輪廓置入髓內釘,此時髓內釘進入截骨遠端為偏心,為了維持髓內釘位置,阻擋釘置入位置明確。圖d可見髓內釘及阻擋釘置入後情況。
依上述理論及病例解析,不難發現,無論對於股骨或脛骨,無論畸形方向,均可以通過阻擋釘來位置髓內釘位置。各部位及各畸形狀況下阻擋釘置入位置如下圖:
來源:骨科青年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為轉載內容,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相關權利人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立即處理配合採取保護措施,以保障雙方利益。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