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不同類型不同的治療
本篇內容: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
·如何檢查和治療
甲狀腺疾病屬於一種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炎、甲狀腺囊腫以及甲狀腺瘤等,嚴重威脅的身體健康。
一、病因及常見疾病
1、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亢病因包括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Graves病),炎性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無痛性甲狀腺炎、産後甲狀腺炎和橋本甲亢)、藥物致甲亢(左甲狀腺素鈉和碘致甲亢)、hCG相關性甲亢(妊娠嘔吐性暫時性甲亢)、和垂體TSH瘤甲亢。
臨床上80%以上甲亢是Graves病引起的,Graves病是甲狀腺自身免疫病,患者的淋巴細胞産生了刺激甲狀腺的免疫球蛋白-TSI,臨床上測定的TSI為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TRAb。Graves病的病因現如今並不清楚,可能和發熱、睡眠不足、精神壓力大等因素有關,但臨床上絕大多數患者並不能找到發病的病因。
Graves病常常合併其他自身免疫病,如白癜風、脫髮、1型糖尿病等。可表現為心慌、胸悶、出汗多、怕熱、吃的多、體重減輕、手指及眼瞼顫抖等。嚴重的甚至可以導致男性的陽痿、早泄,女性可以造成月經週期紊亂。
2、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病因較複雜,以原發性者多見,其次為垂體性者,其他均屬少見。可以表現為體重增加、身體反應遲緩、身體出現水腫、怕冷、皮膚乾燥、月經量增多、身體無力等症狀。
3、甲狀腺炎
甲狀腺的一些炎症性疾病都統稱甲狀腺炎,包括常見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橋本病、亞急性甲狀腺炎,會出現發燒、脖子疼的症狀。急性甲狀腺炎常見於慢性疾病、抵抗力較差者,多可表現為發燒,甲狀腺處的紅、腫、熱、痛等症狀。亞急性甲狀腺炎可能是由於病毒感染後引起的,多會出現疼痛、結節。
4、甲狀腺囊腫
主要由於缺碘,引起甲狀腺增生腫大出現甲狀腺囊腫,退行性病變。
5、甲狀腺瘤
本病病因不清,病理改變為甲狀腺濾泡增生,甲狀腺組織腫大。
二、檢查
(一)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對患者病灶內的回聲、鈣化和血流情況進行較為準確的判斷。它不會對患者造成創傷,並且解析度不斷提高,結節病變內部情況的清晰度有所提升,為診斷提供了更準確的依據。
(二)B超檢查
B超的聲像學特徵一方面能夠客觀地反映出甲狀腺疾病患者病灶形態等資訊,同時也可對其內部結構進行體現。B超可幫助醫師掌握患者的甲狀腺血流、內部回聲、淋巴結腫大以及鈣化等情況,同時能夠對周圍組織的浸潤進行有效和準確的分析,對病灶大小、數量和部位的診斷效果也更高。
三、治療原則
(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1、抗甲狀腺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適合甲亢孕婦、兒童、甲狀腺輕度腫大的患者,治療一般需要1-2年,治療中需要根據甲狀腺功能情況增減藥物劑量,藥物治療有一些副作用。
2、放射碘治療
放射碘適合甲狀腺中度腫大或甲亢復發的患者,醫生根據患者甲狀腺對放射碘的攝取率,計算每個患者需要的放射劑量。
3、手術治療
適合那些甲狀腺腫大顯著,或高度懷疑甲狀腺惡性腫瘤的,或甲狀腺腫大有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者。
(二)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1、甲狀腺製劑終身替代治療
早期輕型病例以口服甲狀腺片或左甲狀腺素為主。檢測甲狀腺功能,維持TSH在正常值範圍。
2、對症治療
中、晚期重型病例除口服甲狀腺片或左旋甲狀腺素外,需對症治療如給氧、輸液、控制感染、控制心力衰竭等,對於甲亢病人治療要防止過度造成甲減。
(三)甲狀腺炎
輕度甲狀腺腫大而無症狀者可不予治療,隨訪觀察。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時,甲狀腺放射性碘吸取恢復正常,治療終止。
(四)甲狀腺囊腫
治療甲狀腺囊腫要了解其性質,惡性的需要進行手術切除,一般良性的可以隨訪觀察。
(五)甲狀腺瘤
腫瘤較小沒有壓迫症狀者可定期復查,腫瘤較大或不能排除惡性者需手術治療。如手術切除一側或全甲狀腺後,應常規補充甲狀腺素,使甲狀腺功能維持正常。
甲狀腺疾病如何預防
預防甲狀腺疾病注意調節好自身的免疫力,給自己減壓,不要過多的施加壓力,注意健康的飲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儘量少吃來預防甲狀腺疾病。如果發現有甲狀腺疾病,飲食上注意海産品,可以適當控制一下含碘多的食物,如果是家族遺傳史是沒辦法自身來控制的,還是要儘早的、定期的檢查。
作者:日間手術中心 張莉
圖片:北京世紀壇醫院版權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