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心碎了,小心患上“心碎綜合徵”
當一個人感到傷心時,通常會説“我的心都碎了”。雖然這只是一種比喻,人的心臟並不會因為悲傷的情緒碎裂成片,但是卻可能出現“心碎綜合徵”。
心碎綜合徵
心碎綜合徵又稱傷心綜合徵、應激性心肌病、章魚壺心肌病、心尖球囊綜合徵等,是一種由心理或生理應激所導致的,與冠脈阻塞無關的急性心衰綜合徵。 人在情緒過於激動或傷感時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管過度痙攣等應激反應,輕則出現早搏、血壓升高,重則導致室速、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臟痛感就像“心碎了”一樣,因此又稱為心碎綜合徵。
哪些人容易得呢?
55歲以上女性患者應激性心肌病的風險比55歲以下的女性高5倍,發病率遠遠高於男性,是男性的10倍,隨著人們對應激性心肌病關注度的提高,男性患者被診斷為應激性心肌病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在不良事件觸發後。
心碎綜合徵的病因
心碎綜合徵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兒茶酚胺毒性:研究表明,機體在面對突發的嚴重的情緒壓力或身體應激時,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包括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增多。
存在精神心理問題的患者長期處於這種精神應激狀態,具有更高的交感神經張力,高皮質醇和兒茶酚胺水準,可導致體迴圈血壓升高,心肌細胞功能障礙,心臟後負荷增大。
2、β2AR信號通路轉變:腎上腺素介導的β2AR與受體相關的信號通路轉變可能引起區域性室壁運動異常。
3、冠脈微血管功能障礙:機體在遭遇突然的刺激後,可隨即出現左室功能障礙。
觀察發現幾乎所有的冠狀動脈血流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與應激性心肌病類似的左室功能障礙消除後,即使冠脈血流恢復正常,心肌損害也會持續存在,這可能與冠脈微血管功能障礙有關。
4、冠脈痙攣:冠脈痙攣會導致可逆的心室功能障礙,從而發生與應激性心肌病類似的區域性心肌頓抑。
5、其他:有研究表明心肌組織糖及脂肪酸代謝紊亂參與了應激性心肌病的發生發展,具體機制還不明確。
人應激時心臟交感神經釋放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即去甲腎上腺素溢出,進而對心肌産生損害。
什麼會導致“心碎”?
情緒或身體上的壓力經常導致心碎綜合徵。
但是,雖然大多數患有此綜合徵的人會承受某種壓力,高達30%的患者在初始階段沒有可識別的觸發因素。
情緒上的壓力:包括悲痛、恐懼、暴怒以及驚喜。
身體上的壓力:來自於發高燒、中風、癲癇發作、嚴重出血以及低血糖。
症狀
心碎綜合徵的症狀和心臟病的症狀很相似,比如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心悸等,這些症狀可能在情緒或身體壓力事件發生後幾分鐘或幾小時內。嚴重者可出現嚴重心律失常及暈厥,心源性休克,心臟驟停等。
如何治療?
迄今為止,還沒有隨機試驗來確定應激性心肌病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案。
治療的目的是支援性治療,以維持生命和儘量減少並發癥,直至完全康復。
對於輕度患者,不進行治療或短期少量藥物治療可能就足夠了;
對于合併迴圈衰竭的嚴重患者,則可能需要考慮機械迴圈支援,直至康復。
比如嚴重的呼吸困難,就需要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
對於心律失常,需要給予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甚至需要電除顫。
對於心源性的休克,需要給予對應的治療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藥物,甚至需要給予IABP泵,也就是主動脈球囊反搏治療。
除此之外,由於應激性心肌病在發病發展的過程裏面伴有大量的兒茶酚胺的釋放,所以治療藥物方面,需要持續的給予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或者血管緊張素受體的拮抗劑。
心理及運動康復治療
對於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醫生會同時給予心理行為治療,如鬆弛訓練,行為矯正,音樂治療及生物反饋治療等。
規律的有氧運動有助於改善心血管功能,還能改善有抑鬱焦慮症狀的患者的運動耐量和生活品質。
因此積極推薦運動康復治療。
如何預防?
比起急救措施,預防同樣關鍵,平時以及意外發生時做好自我心理疏導是最好的:
1、自我情緒管理
直視問題,積極主動尋找負性情緒發生背後的真正原因,學習如何避免再次發生,而不是給自己的行為找一個合適的説得通的解釋理由,被這種“合理化”阻礙及時處理負性情緒。
2、找人傾訴
找一個能客觀看待問題的朋友來傾訴,同時避免無休止的訴説,不要讓自己停留在負面情緒裏的時間過長。
如果十分痛苦,最好要哭出來,這樣可以去除體內因壓力痛苦而産生的負面情緒,可能會得到有效釋放。
溫馨提醒
心碎綜合徵可能危及生命,好消息是如果患者接受良好的治療,症狀會很快好轉。
所以倒也不必過於擔心“心碎”,如果發現有類似症狀及時就醫,重要的還是保持愉快輕鬆的心情。
目前樂普網際網路醫院新增加了婦科、血液科、外科,有需要預約的,趕緊行動起來!
具體內容一般應包括公立醫院新文化建設的實踐基礎、頂層設計、具體做法和成效作用等。
新的方案對考核內容中綜合性指標做了較大的調整。
應急總醫院東院區將設中醫科、針灸科、腎內科(血液透析中心)、口腔科、皮膚科、整形外科、綜合門診等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