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重磅發展規劃出臺!産研合作加速中醫藥成果轉化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了《推進中醫藥高品質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十三五”期間,中醫藥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積極進展。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中醫藥歷史性地進入世界主流醫學體系;中醫藥內容納入16個自由貿易協定,建設17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中藥類産品進出口貿易總額累計達到281.9億美元等等。
在此基礎上,《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品質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3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打造10個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品牌項目,建設50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建設一批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加強中藥類産品海外註冊服務平臺建設,組派中醫援外醫療隊,鼓勵社會力量採用市場化方式探索建設中外友好中醫醫院。
到2025年,中醫藥政府間合作機制進一步完善,醫療保健、教育培訓、科技研發、文化傳播等領域務實合作紮實推進,中醫藥産業國際化水準不斷增強,中醫藥高品質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明顯成效。
《規劃》站在新發展階段起點上,圍繞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總體要求,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多元價值優勢,進一步深化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從政府合作、醫療、科研、貿易、産業、區域國際合作、教育、文化等八個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推進中醫藥高品質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任務。
一是聚焦政府間和國際組織框架下合作,深化全球衛生治理,著力構建傳統醫學合作夥伴關係。
二是聚焦國際抗疫合作,打造高水準醫療服務平臺,深化醫療衛生合作,著力增加優質中醫藥服務供給。
三是聚焦科技交流、科研平臺建設與重大裝備研發,深化科技創新合作,著力塑造中醫藥發展新優勢。促進醫工結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逐步實現中醫藥裝備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和智慧化。
四是聚焦擴大中藥類産品貿易,做大做強中醫藥服務貿易,擴大中醫藥國際市場準入,深化國際貿易合作,著力培育中醫藥發展新優勢。高標準建設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做好評審評估,完善體制機制,擴大中醫藥服務出口規模,打造知名中醫藥服務品牌。
五是聚焦提升企業“走出去”水準,建設中外合作産業園,加強中藥材産業合作,提升産業數字化水準,深化健康産業合作,擴大中醫藥産業規模。鼓勵中醫藥企業海外投資、品牌收購、兼併重組,加快培育産業鏈條完備的跨國公司和知名國際品牌。
六是聚焦與區域戰略協同對接,發揮各類開放平臺作用,深化區域國際合作,推進中醫藥開放發展。
支援發揮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示範引領作用,在中醫藥治未病納入收費項目、中醫藥智慧財産權保護、進出口通關及檢驗便利化方面開展先行先試。
支援港澳地區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做大做強中藥産業,探索粵港澳三地中醫藥標準融合發展。
支援新疆當地機構加強與周邊國家中醫藥領域交流與合作。
支援海南大力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服務與旅遊、養老産業深度融合,吸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消費者,推進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建設。
支援廣西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舉辦中國—東盟傳統醫藥論壇,構建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東盟國家在傳統醫藥領域技術交流與資訊共用合作機制。
七是聚焦國際學歷教育與培訓合作,加強中醫藥國際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國際教育水準。
八是聚焦國際傳播,打造亮點品牌,深化文化交流合作,著力增強中醫藥國際影響力。
與此同時,為保障《規劃》內容的施行和目標的實現,《規劃》強調了中醫藥高品質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三項重要措施,從組織領導、支撐保障、環境建設三方面對中醫藥産業給予支援。
中央及地方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統籌與規劃,推進地區中醫藥高品質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實施方案,確保相關重點任務落地見效。鼓勵社會資本探索設立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基金,為深化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醫藥合作提供支援。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為中醫藥服務出口項目和中醫藥企業海外投資提供信貸支援等金融服務。改善赴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工作管理及專業人員相關待遇,充分調動派出人員積極性。加強中醫藥産業涉外法律服務工作,為中醫藥産業海外發展提供法律支援。
本文轉自“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
包括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品質發展四大類共21項任務!
《任務》明確選擇9個省市的14家大型高水準公立醫院開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試點,通過委省共建方式,打造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樣板、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