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如何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
2022全國智慧醫院建設大會
時間: 3月5-6日 地點: 上海
大會官網: www.nshcc.cn
目前我國正處在老齡化不斷加劇的階段。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中國60歲以上老人已達2.64億,全國有149市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相應的老齡化問題也將陸續對我們提出挑戰。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便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
為此,2022年1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會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的通知》。
文件涵蓋了哪些內容,對醫療機構的具體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為您梳理如下:
事關醫療機構具體工作,有以下任務:
鼓勵將老年人健康教育納入醫療機構績效考核。
利用多種方式和媒體媒介,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廣泛傳播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傷害預防、疾病預防、合理用藥、康復護理、生命教育、消防安全和中醫養生保健等科普知識。
將老年健康教育融入臨床診療工作,鼓勵各地將其納入醫療機構績效考核內容。
積極提升老年醫療多病共治能力。
要求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
加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和國家老年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與管理,鼓勵建設省級老年區域醫療中心;
積極開展老年綜合評估、老年綜合徵診治和多學科診療,對住院老年患者積極開展跌倒、肺栓塞、誤吸和墜床等高風險篩查。
加強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
增加居家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重點對居家行動不便的高齡或失能老年人,慢性病、疾病康復期或終末期、出院後仍需醫療服務的老年患者提供醫療服務。
擴大醫療機構提供家庭病床、到府巡診等居家醫療服務的範圍,鼓勵醫聯體提供居家醫療服務,按規定報銷相關醫療費用,按成本收取到府服務費。
加強老年人用藥保障。
鼓勵醫療機構開設藥學門診,發展居家社區藥學服務和“網際網路+藥學服務”,為長期用藥老年人提供用藥資訊和藥學諮詢服務,開展個性化的合理用藥宣教指導。
加強老年友善醫療服務。
要求到2025年,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為老年人創造方便看病就醫的環境,改善就醫體驗,對公共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鼓勵醫療機構設立志願者服務崗。
大力發展老年護理、康復服務。
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康復醫院等,加強接續性醫療機構建設,暢通雙向轉診通道。
鼓勵二級及以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護理站建立簽約合作關係,共同為居家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照護服務。
加快發展安寧療護服務。
推動醫療機構根據自身功能和定位,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床位,開展安寧療護服務。
建立完善安寧療護多學科服務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狀控制、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心理支援和人文關懷。
加強老年中醫藥健康服務。
要求到2025年,三級中醫醫院設置康復科比例達到85%,65歲及以上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75%以上。
二級及以上中醫醫院要設置“治未病”科室,鼓勵開設老年醫學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開展老年常見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
做好老年人傳染病防控。
醫療衛生機構要按照傳染病防控部署,及時為老年人接種相關疫苗。充分考慮老年人特點,保障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供給。
具體內容一般應包括公立醫院新文化建設的實踐基礎、頂層設計、具體做法和成效作用等。
新的方案對考核內容中綜合性指標做了較大的調整。
專科醫生的初診可以隨時隨地實現,無需等待或者多次穿脫防護服折返重點診室和普通接診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