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意義—特定蛋白系列
超敏C反應蛋白(全程)(hs-CRP)
臨床意義:
(1)顱腦損傷後CRP升高幅度和持續時間是反映顱腦損傷嚴重程度和觀察療效的理想指標,對判斷傷情輕重、預測預後有重要意義
(2)是反映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臨床病情的一個敏感指標
(3)是未來冠狀動脈時間的預測指標。
(4)全程C反應蛋白可替代普通C反應蛋白
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
臨床意義:
(1)A組鏈球菌感染後1周,ASO即開始升高,4~6周可達高峰,並能持續數月,當感染減退時,ASO值下降並在6個月內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復發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測定,抗體效價逐漸升高對診斷有重要意義,抗體效價逐漸下降,説明病情緩解。
(2)由於人們常與A族鏈球菌接觸,正常人也存在低效價的抗體,通常當效價>200IU/ml時,才被認為有診斷價值。
(3)風濕熱、急性腎小球腎炎、結節性紅斑、猩紅熱、急性扁桃體炎等ASO明顯升高
(4)少數肝炎、結締組織病、結核病及多發性骨髓瘤病人亦可使ASO增高
(5)少於15-20%的健康人血清中的ASO含量高於200IU/ml。大多數新生兒的ASO含量高於其母親,但在其出生後數周內ASO含量會急劇下降。學齡前兒童的ASO值通常低於100IU/ml,然後隨年齡的增加ASO值增加,並在學齡期達到頂峰,成年後ASO值下降。
類風濕因子(RF)
臨床意義:
升高: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混合性結締組織病、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慢性活動性肝炎、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多種細菌、真菌、螺旋體、寄生蟲、病毒感染。
C反應蛋白(CRP)
臨床意義:
(1)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鑒別診斷
CRP升高與感染的程度正相關,當病毒感染時,CRP在絕大多數病毒感染中的血清濃度變化不大或基本保持不變。
(2)CRP與心血管疾病
據報道CRP在急性局部缺血和心肌梗塞時升高。CRP並可預兆不穩定心絞痛患者發作的局部缺血,心絞痛患者繼續梗塞以及吸煙者冠狀動脈死亡,甚至CRP可作為外觀健康者未來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的預兆。
(3)CRP與婦科疾病
CRP測定也有助於婦科患者併發感染的研究,對羊膜破裂早産並伴有絨毛膜炎的孕婦,CRP測定最具有準確和早期預報作用。
免疫球蛋白A(IgA)
臨床意義:
(1)升高: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特別是肝的炎症過程會使血清IgA水準升高;多種骨髓瘤能産生大量的單克隆或多克隆IgA
(2)降低:原發性及繼發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蛋白質從腸內流失及通過被燙傷的皮膚而流失也可以引起IgA濃度降低。
免疫球蛋白G(IgG)
臨床意義:
(1)升高:見於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慢性肝炎、傳染性疾病和膽囊纖維症等
(2)降低:見於原發性及繼發性免疫缺陷綜合症。
免疫球蛋白M(IgM)
臨床意義:
(1)升高:嚴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種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細菌和寄生蟲傳染病、肝臟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膽囊纖維症。
(2)降低:原發性及繼發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蛋白質流失性腸道疾病及燒傷。
補體C3(C3)
臨床意義:
1)升高:
常見於某些急性炎症或者傳染病早期,如風濕熱急性期、心肌炎、心肌梗死、關節炎等;
2)降低常見於:
(1)補體合成能力下降,如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壞死等;
(2)補體消耗或者丟失過多,如活動性紅斑狼瘡、急性腎小球腎炎早期及晚期、基底膜增生型腎小球腎炎、冷球蛋白血症、嚴重類風濕關節炎、大面積燒傷等
(3)補體合成原料不足,如兒童營養不良性疾病
(4)先天性補體缺乏。
補體C4(C4)
臨床意義:
C4是補體經典激活途徑的一個重要組分,它的測定有助於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斷、治療和病因探討。
(1)升高:常見於風濕熱的急性期、結節性動脈周圍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綜合徵和各種類型的多關節炎等;
(2)降低:常見於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SLE、多發性硬化症、類風濕性關節炎、IgA腎病、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補體成分,且緩解時較其他成分回升遲。狼瘡性腎炎較非狼瘡性腎炎C4值顯著低下。
纖維蛋白原(FIB)
臨床意義:
1)升高:
(1)腎病綜合徵 ( NS)NS患者的凝血因子改變,以纖維蛋白原水準升高最為明顯。纖維蛋白原水準升高可達10g/L,但纖維蛋白原的分解代謝率則正常。
(2)心腦血管疾病 有冠狀動脈阻塞病的患者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水準較高,心肌梗死的範圍也與纖維蛋白原增加程度密切相關。有不穩定心絞痛的病人,在其發生心肌梗死之前,往往有血漿纖維蛋白原水準升高現象。在心肌梗死病程中,再梗死多發生在纖維蛋白原水準超過7g/L的患者。
(3)血液流變學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升高,可使血液粘度增高,紅細咆聚集增高,血小板聚集增高,從而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促進血栓形成。
(4)其他因素 如遺傳傾向性、年齡增長、高脂血症、吸煙、原發性高血壓、肥胖症、口服避孕藥及妊娠期等。
2)降低:
肝臟疾病 纖維蛋白原在肝臟合成,主要分佈在血漿,亦存在於血小板和巨核細胞。正常血漿濃度為1.5~3.5g/L,當肝臟嚴重受損時,血漿中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
抗環瓜氨酸肽抗體(CCP)
臨床意義:
CCP抗體對類風濕性關節炎(RA)具有相當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68%~75%),即使是RA早期患者,敏感度也有40%~60%。
還有學者認為,CCP抗體不僅是RA早期診斷指標,而且是鑒別侵蝕性、非侵蝕性RA的靈敏指標,CCP抗體陽性者通常出現或易發展成較抗體陰性者更嚴重的關節骨質破壞。
聯合檢測類風濕因子(RF)和CCP抗體,將明顯提高診斷的敏感度。
復星長征特定蛋白系列試劑盒
文章來源:復星診斷,訂閱號若有侵權或轉載限制請聯繫我們(或在公眾號下方留言),我們將第一時間聯繫您並進行刪除。
編輯:青翠欲滴
審校:晨晨
具體內容一般應包括公立醫院新文化建設的實踐基礎、頂層設計、具體做法和成效作用等。
新的方案對考核內容中綜合性指標做了較大的調整。
應急總醫院東院區將設中醫科、針灸科、腎內科(血液透析中心)、口腔科、皮膚科、整形外科、綜合門診等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