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特殊困難老人家庭醫生簽約率不低於80%
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國家中醫藥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全面加強老年健康服務工作。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
通知要求,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面向老年人及其照護者廣泛傳播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傷害預防等科普知識。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到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健康管理服務率達到65%以上。
各地結合實際開展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項目,重點為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評估和健康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積極開展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
針對抑鬱、焦慮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開展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和隨訪管理,為老年人特別是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悲傷撫慰等心理關懷服務。到2025年,老年心理關愛項目點覆蓋全國所有縣(市、區)。
特殊困難老人家庭醫生簽約率不低於80%
通知要求,各地將做好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高失能、高齡、殘疾等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覆蓋率,到2025年不低於80%。
同時,加強國家老年醫學中心和國家老年區域醫療中心設置與管理,鼓勵建設省級老年區域醫療中心。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到2025年,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的比例達到60%以上。
大力發展老年護理 康復服務
通知要求,加快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方便老年人看病就醫。大力發展老年護理、康復服務,加強失能老年人健康照護服務。
全面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完善電話、自助機、網路等多種預約掛號方式,保留一定比例的現場號源。醫療機構要對公共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到2025年,85%以上的綜合性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成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
鼓勵醫療資源豐富地區的部分一級、二級醫院轉型為護理院、康復醫院。鼓勵多方籌資建設基於社區、連鎖化的康復中心和護理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和增加老年護理、康復服務床位。鼓勵建設以失能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護理院。借助資訊化手段,對失能低收入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健康照護等情況以及因病返貧風險進行動態監測。
加快發展安寧療護服務
通知指出,加快發展安寧療護服務,醫療機構根據自身功能和定位,開設安寧療護病區或床位。有條件的地方積極開展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鎮痛、舒適照護等服務,對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心理支援和人文關懷。
安寧療護,是指為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控制痛苦和不適症狀,幫助患者有尊嚴地離世。
具體內容一般應包括公立醫院新文化建設的實踐基礎、頂層設計、具體做法和成效作用等。
新的方案對考核內容中綜合性指標做了較大的調整。
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院長楊斌表示,“三甲醫院”是榮譽,更是責任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