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搭”紅糖,養顏保健
紅糖,又名赤砂糖、紫砂糖、黑砂糖、黃糖、砂糖。它與白砂糖、冰糖均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中液汁經精製而成的晶體。紅糖由於沒有經過高度精煉,不僅保留了更多營養成分,聞起來也更香一些。
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暖中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還具有治肝氣鬱結、利腸通便、緩肝明目的功效。 清代醫家黃宮繡所著《本草求真》記載:“赤砂糖,經火煅煉,性轉為溫,色變為赤,故能行血化瘀,是以産婦血暈,多有用此……”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中心副主任林國華教授 介紹,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作用,有益氣補血、散寒活血、化瘀生津、暖胃健脾的功效,氣血運作通暢,上達于面部,膚色自然變得紅潤而有光澤。 紅糖的“最佳搭檔” 紅糖+姜
紅糖薑水是生活中常見的飲品。風寒感冒或是月經期間,喝一杯紅糖薑水,能起到 一定的養生效果。
功效:
1.防治風寒感冒。姜可解表散寒,如果受了風寒,喝一杯熱騰騰的紅糖薑水,幾分鐘即可微微出汗,使邪氣得以疏散。
2.緩解手腳冰涼。紅糖和姜均性溫,每天早晨喝一碗,能暖和一整天,不受手腳冰涼之苦。
3.改善痛經。 紅糖活血化瘀,能使經血通暢,改善疼痛。 紅糖+山楂
山楂有降血脂、幫助消化等功能,但由於山楂本身較酸,食用時要注意不要空腹吃,量不要太大。
功效:
1.緩解咽喉不適。感冒的人很容易咽喉發炎,紅糖山楂粥不僅可以緩解咽喉不適,消除咽喉炎症,還能夠起到平喘化痰的作用。
2.預防動脈硬化。 紅糖加山楂熬成粥能有效降低身體中膽固醇含量,對預防冬季多發的動脈硬化有好處。 紅糖+桂圓
桂圓性溫味甘,可益心脾,補氣血,具有滋養補益作用,適用於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眩暈等。受寒腹痛、月經來時易感冒的人也可用桂圓紅糖水祛寒。 紅糖+枸杞
紅糖能補中緩肝,活血化瘀,對於産後惡露不行、虛羸血痢有很好的效果。枸杞則可以滋腎明目、養肝,是常見的藥食兩用佳品。枸杞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都是眼睛的必需品。枸杞與紅糖同食還可以改善肝血不足、視力下降等。 推薦甜湯
紅棗木耳湯
做法: 黑木耳50克,紅棗10個,紅糖100克。煎服,每日兩次。 功效: 有消除黑眼圈的作用。 紅棗菊花粥
材料:紅棗50克,黑米100克,菊花15克,適量紅糖。 做法: 紅棗、黑米、菊花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拌勻即可。 功效: 此方具有健脾補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常食之可使面部膚色紅潤,起到保健防病、駐顏美容的作用。 紅糖豆湯
赤小豆30克,丹參12克,紅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入紅糖,吃豆喝湯,堅持一段時間,可使膚色滋潤。 紅糖黨參赤小豆湯
黨參30克,赤小豆30克,丹參15克,紅糖適量。水煎取汁,加入紅糖,常用可使膚色滋潤。 滋潤茶
綠茶2克,紅糖30克。沸水沖泡後,加蓋5分鐘即可飲用。每日一劑,會讓皮膚變得乾淨透亮,粗糙的皮膚也會恢復光澤。 除此之外,紅糖煮荷包蛋,可以使雞蛋和紅糖的營養互補,使人面色紅潤,有精神;用紅糖泡桂圓幹服用,對改善睡眠有著積極的作用;紅糖泡人參,則有調理氣息,改善低血壓的作用。
來源:廣東中醫藥、中國中醫藥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胡世雲主任 編輯:黃怡辛 責編:王 慧 關注官方號,訂閱更多權威健康消息
具體內容一般應包括公立醫院新文化建設的實踐基礎、頂層設計、具體做法和成效作用等。
新的方案對考核內容中綜合性指標做了較大的調整。
在經過8個月、100個課時的充分學習之後,47名三級公立醫院院長和衛生健康行政管理者如期取得“三級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管理培訓班”結業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