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直播火得一塌糊塗 紅海過後直播將走向何方
中國網•山東2016-08-24 09:04:31

製圖謝瑤

    今年上半年,網路直播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實現了快速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路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佔網民總體的45.8%。不過,在直播的火爆市場背後,不僅存在涉黃涉暴力等低俗化問題,也存在同質化氾濫現象。業內人士表示,在同質化嚴重、市場飽和的當下,隨著監管的加強,紅海過後,網際網路直播行業將迎來一場大洗牌。

    □行業

    網路直播火得一塌糊塗

    目前,網路直播已進入全民化時代,人人皆可為主播。

    艾瑞諮詢今年4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線上直播平臺數量接近200家,其中網路直播的市場規模約為90億元。方正證券預計,2016年直播市場規模達到150億,2020年將達到600億。

    據了解,傳統視頻直播主要集中在遊戲和秀場兩個領域,秀場類以9158、YY等直播平臺為代表,遊戲類以鬥魚、虎牙等遊戲電競直播平臺為代表,到了2015年末,以映客、花椒為代表的移動直播引起關注。

    騰訊研究院視頻直播報告顯示,視頻直播的爆發是多種因素綜合促進下的結果。從外部因素來看,寬頻速度、智慧手機硬體的提升,為內容的生産和傳播提供了更好的環境。4G網路及WiFi的普及直接降低了流量門檻,讓主播們更願意在各種場景下直播。隨著網路直播的普及,電競比賽直播和遊戲錦標賽也迎來春天,直播讓電競遊戲平民化。通過直播平臺,玩家可以實時地觀看其他玩家的遊戲情況,這樣的模式受到無數年輕人的歡迎。另外,今年大量的資金投入移動直播行業,加速了直播的産業化進程。直播是一項燒錢的遊戲,以遊戲直播為例,其對頻寬要求高,每月寬頻費用支出高達數千萬級別,同時伴以主播費及遊戲版權費等,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從內部因素來看,直播産品的特性決定了其更容易贏得用戶的喜愛和認可,視頻直播産品相較于文字內容而言,更容易傳達情感,門檻也更低,直播內容的真實性與豐富性、兼具互動性與不確定性等元素,也讓人們更樂意關注直播。

    直播行業的迅速發展和蘊藏的巨大潛力,使其成為網際網路巨頭泛娛樂佈局的重心所在。騰訊、阿里巴巴、樂視、小米、新浪微網志、愛奇藝等相繼開拓或增加直播業務範圍,與獨立平臺展開競爭。

    □隱憂

    同質化突出盈利模式有限

    雖然直播行業一片火熱景象,但是網際網路行業知名觀察家、資深行業顧問劉興亮表示,直播平臺目前還處於發展摸索和燒錢階段,沒有實現盈利,更多的是在搶佔市場份額。記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數直播平臺盈利模式不多,一般是靠用戶購買“鮮花、遊輪”等虛擬禮品進行“打賞”,直播平臺可以從中抽成,不過,各家平臺的抽成比例不同,比如在發展的初期,直播平臺為了鼓勵主播入駐,提成比例比較低,有的直播平臺主播提現時會被扣除10%的手續費,而有的直播平臺達到70%。此外,直播平臺還通過廣告、電商、遊戲聯運等多種方式充實腰包。由於網路直播的推廣成本、頻寬成本和主播簽約成本均較高,僅依靠用戶購買虛擬禮物和流量廣告兩種變現方式很難維持發展擴張,使得網路直播的商業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

    直播行業在井噴式發展的同時,也讓同質化現象愈發嚴重。業內人士指出,直播內容的同質化,往往會很快就使觀眾産生審美疲勞。現在網際網路産品活躍週期越來越短,直播平臺想要生存下去,生産優質的內容將必不可少。比如,現在一些直播平臺通過邀請明星、奧運網紅吸引人氣。

    直播內容頻打擦邊球受詬病

    隨著直播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一些平臺為了爭取用戶頻繁打擦邊球,色情、暴力、獵奇等直播內容頻現,廣受詬病。比如一些女主播在直播房間內搔首弄姿,為了獲得觀看用戶送出的虛擬禮物,裸露私密部位吸引人氣,換來更多打賞,有的女主播甚至稱如果用戶送高價值的虛擬禮物,便可以和用戶加微信私聊。

    另外,人們通過網路直播窺探他人隱私滿足好奇心的做法也令人擔憂。8月6日,一名網約車司機刻意深夜在機場附近接空姐訂單,在未告知空姐的情況下誘導其暴露個人隱私,偷拍雙方對話並在直播平臺上進行線上直播,引來18萬人圍觀。這暴露了直播行業缺乏有效規範的事實。此事讓公眾對隱私的安全感到焦慮,因為人們只要參與社會活動,就無法完全確保不被他人直播。

    網際網路行業知名觀察家、資深行業顧問劉興亮指出,現在很多活動都會邀請一些網紅來直播,“網紅”甚至成為了“標配”。在直播過程中,如果主播是直播舞臺上的活動那麼並無大礙,但如果將周圍觀眾也放入鏡頭,這可能就涉及到隱私問題,因為周圍觀眾沒想到自己會出現在鏡頭裏。

    □發展

    直播正迎來嚴監管時代

    網際網路專家劉興亮表示,色情和暴力內容在直播平臺的氾濫是客觀存在。任何一個細分領域在發展初期都缺乏規則和有效的監管,因為對於新生事物,相應的法律法規尚未跟上,這是普遍發展規律,直播也是如此。

    知名網際網路學者李易表示,早期一些直播平臺靠打擦邊球起家,形成“粉紅經濟”,從直播內容看,一半以上涉黃,三分之一是獵奇,比如涉暴涉毒。對此,有關部門已經出臺相關措施。

    事實確實如此,面對網路直播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已對直播平臺進行了整治。今年4月,文化部開展了對網際網路直播平臺違規直播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並要求網路主播必須實名認證。7月,文化部公佈首批網路表演黑名單,依法查處 23家網路文化經營單位共26個網路表演平臺。本次集中清理共關閉嚴重違規表演房間4313間,整改違規表演房間15795間,處理違規網路表演者16881人。除了監管部門政策加壓以外,直播行業也加強了自我約束。今年4月中旬,20余家主要從事網路直播業務的企業負責人共同發佈《北京網路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從4月18日起開始大範圍整改,並加強自查力度。據了解,截至5月31日,六間房、映客、花椒等平臺已基本完成主播實名認證、浮水印添加、直播內容存儲15天等公約要求。

    另外,7月27日,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召開網路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決定當日起至10月底,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網路直播平臺專項整治工作。

    曾經風光無限的直播平臺開始受到嚴管,這將給龐大的網路直播産業帶來變化。如今,直播平臺正試圖通過多品類的推廣,洗白身上的標簽,讓“美女經濟”成為直播生態中的一種,而不是全部。

    □展望

    細分領域直播前景或更好

    對於直播行業未來的發展和結局,李易認為,如果行業沒有很好的方法進行監控,可能會發生比較極端的事件,促使相關部門出臺更加嚴厲的措施。“因為現在大多數直播平臺採用人工監控的方式審查內容,但平臺多受眾多,即使直播平臺稱24小時實時監控,能否能監控到每個主播或每個房間,需要打一個問號。”

    無論是資本還是創業者應該意識到一個問題,常規的社交網路,如微網志朋友圈等這種點對點的視頻傳播,相對來説可控,但直播很難控制。李易認為,一些早期投資人鼓吹直播市場,將泡沫吹大,希望有人接棒,想遠離隨時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但李易也並不是對直播領域持悲觀態度,他以鬥魚為例,稱鬥魚目前保持了很好的姿態,這與其經營有關,鬥魚主要靠網路遊戲直播起家,本身網路遊戲的受眾比較多,屬於細分領域。將來可能有不同的所謂專業的細分領域直播平臺比較有價值,生命力會長久,而像現在大而全的完全靠眼球的直播平臺也許會逐漸消亡。

    李易補充説,“社會上出現一種不好傾向,很多人會認為找什麼工作,讀什麼書,只要能搏出位,幹直播也很好,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會讓年輕人進入浮躁狀態。”因此,監管部門和直播平臺有責任和義務來扭轉這種不正確的認識,並通過規範網路直播行為、嚴格監控直播內容來凈化網路環境。(記者蘇季)

大家都愛看
0531-88556552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