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齊魯不凡 諸城“創”道 壽光“植”造
發佈時間:2021-06-17 16:54:01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季正聚 王晉 王金虎 | 責任編輯:高靜

  編者按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品質。

  3年來,山東省深化農村改革,積極鞏固拓展、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時代新內涵、新標準,探索發展新業態、新模式,著力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著力在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上下功夫,著力在智慧農業和共同富裕上下功夫,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交出了一份卓爾不凡的答卷。

  “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改革開放以來,源自濰坊的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産業化經營、抓市場流通帶動商品經濟發展等經驗成為引領全國農業發展的風向標,逐步形成了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自1990年起,山東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穩居全國第一,2020年農林牧漁業總産值突破1萬億元。數據顯示,濰坊市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去年首次超過1000億元,蔬菜、畜禽、農機3個主導産業全産業鏈産值均超過千億元,成為我國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肉案子、果盤子。6月6日,《濰坊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標體系》發佈。這一指標體系的制定、建立、發佈、試行,將對推進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具有示範意義。

  驕人的成績值得自豪,但山東特別是濰坊廣大幹部群眾不驕不躁,在新時代征程上繼續奮勇爭先,不負使命擔當。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表示,創新提升“三個模式”,是新時代山東和濰坊的使命擔當,有著迫切的實踐需求,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賦予其新內涵、新標準、新要求,努力“在制度機制創新上有突破,在科技創新上有突破,在産業高品質發展上有突破”,積極鞏固拓展、創新提升“三個模式”,讓“三個模式”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改革創新有突破。曾因商品經濟大合唱、貿工農一體化聞名全國的諸城,繼續創新探索,深入推進生産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三區”共建共用,推動了産業融合、城鄉融合,促進了農民生産方式、生活方式“雙提升”。群眾有想法,幹部有辦法,推進有章法,努力“創”出一條新路徑。

  ——開拓發展不停歇。曾因“蔬菜改變中國”的壽光,推進“産業全鏈條融合、城鄉全要素融合、治理全領域融合”,以“三全三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壽光設施蔬菜的國産種子佔有率已由2010年的54%提升到70%以上,基本掌握了蔬菜産業發展“話語權”。黨員幹部走在前頭,企業家創業有勁頭,群眾發展有奔頭,富美在地頭,發展嘗甜頭,努力“植”出一片新天地。

  ——萬紫千紅競芳菲。曾因努力實現縣域經濟均衡發展的濰坊,在鄉村振興路上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東方花都”青州,農民種花“種”出了一個年交易額110億元的大産業,“青州花卉”品牌價值列全省花卉品牌第一位;在蔬菜出口大縣安丘,聚焦農産品品質安全,綠色蔬菜出口連續保持上揚勢頭,成為日本、北美、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農産品供應基地;在臨朐,紫色成為浪漫和致富的代名詞,薰衣草山谷改變了偏僻的山村,艷麗的大櫻桃撐起了百姓的錢袋子,“美麗經濟”正在成為鄉村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亮麗底色;在寒亭,2.51萬畝海水稻長勢喜人,“禾下乘涼夢”正一步步變成現實;在昌樂,“火山農業”“火山産業”漸成氣候,84座古火山與現代農業牽手,努力打造全國火山農業示範區,“火山農八鮮”深受消費者青睞;在高密,一曲“紅高粱”響遏行雲,供銷社系統創辦的為農服務中心遍佈鄉村,黨支部建在合作社上的經驗漸次推開……各縣市區一幅幅美麗畫卷,共同“畫”出鄉村振興的新意境。(調研組成員:季正聚 王 晉 喬金亮 牛 瑾 王金虎 郭存舉 杜秀萍 袁 勇 執筆:季正聚 王 晉 王金虎)

諸城“創”道

諸城城市景觀。(資料照片)

  諸城,古稱東武、密州,一座有著太多故事的東魯小城。

  未到諸城,只知道,這裡不靠海、不沿邊、無礦産,新世紀前沒有鐵路,至今也沒有通高鐵,很難想像,一個“四不靠”的地方,什麼才是其發展優勢?

  走進諸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現代化的街區設施,禁不住驚嘆“縣級市能如此繁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入選首批省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縣暨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試點縣……一系列的亮麗標簽,彰顯著發展引領與産業帶動的感人答卷。

  看似矛盾的兩面,就這樣匯聚于諸城一身。究竟是什麼,讓這座小城脫穎而出?

  答案,便在探尋中有了結果——敢試、敢幹、敢闖、敢創,用敢為天下先的智慧和勇氣一以貫之改革創新,試出深淺、幹出動靜、闖出新路,“創”出新天地。

  奮進路上難題難點怎麼解?樂在其“融”

  “辛辛苦苦幾十年,沒攢下糧食也沒掙著錢,光棍子拉起一個連”,昌城鎮原西老莊村的村民們不會忘記舊時苦日子。

  如今,因為擁有了活躍于國際舞臺的村辦企業得利斯集團,西老莊村早已改名為更有記憶點的得利斯村,每人平均年收入也在周邊村子裏拔了尖。五月初夏,無人機航拍的視角之中,一色的紅瓦綠樹、耀眼昂揚,一棟棟獨門獨院的別墅錯落有致。

  村民鄭淮茂編纂的《得利斯村志》,把村莊的變遷歷史連同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寫進了書裏。其中,從上世紀80年代辦村辦麵粉廠,到後來的肉製品廠,再到現在的得利斯集團,都是頗為厚重的章節。因為,村莊能有今天,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時鐘回撥,那時的諸城,農村商品生産剛剛起步,農民面臨著許多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怎麼辦?

  開展商品經濟大合唱,同歌創未來。引導各部門各單位牢固樹立“農業發展我發展,我與農民共興衰”的觀念,為農村發展商品生産搞好服務,加快了農村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的步伐。由此,“諸城模式”悄然揚帆。

  思路決定出路。追趕、超越的融合發展之道由此開啟。

  很快,諸城便形成了以種養為基礎的兩大産業鏈,催生了包括得利斯在內的一眾知名食品企業。同時,發展的積累和培養的人才等,又為工業的騰飛奠定了基礎,才有了當下諸城的脫穎而出。

  很多觀察者認為,“諸城模式”是改革開放發展歷程的縮影,是一個不斷推陳出新、梯次遞進、持續發展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始終瞄準著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癥結的破解。

  率先推行貿工農一體化,解決生産、加工、流通等環節普遍脫節等問題,建立起較高層次的大農業融合服務體系。針對農産品品種少、規模小、品質不高等制約條件,改變傳統的農村經濟領導方式,推動農業産業化發展。

  大千世界,萬物在融合中發展變化。沿著歷史脈絡一路走來,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哪個階段遇到發展瓶頸,諸城就以改革創新的辦法去解決、求突破,一個“融”字貫穿“諸城模式”演繹的全過程。城鄉融合,三産融合,資源融合,黨的建設、紅色資源與鄉村建設融合……“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創新提升‘諸城模式’,更要在‘融’字上下功夫,以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核心,融合和整合分散的土地、人力、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蹚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路徑。”諸城市委書記張建偉告訴記者。

  如今融合發展的努力,致力於破解的是當下的難題——村莊散弱且空心化、人才流失且老齡化、農業分散且兼業化。解題的關鍵看産業振興,産業的發展靠融合推進,融合的實踐在“一縱一橫”。

  一縱,就是縱向拓展新的産業,創造新供給。“我們近年來做的,就是‘接一連二、接二連三’的事情。”得利斯集團黨委副書記鄭煒新説,從肉食加工向兩端延伸,將良種豬繁育、標準化養殖、飼料生産、獸藥防疫、生豬屠宰、肉製品加工和冷鏈物流、加盟直銷全部納入經營範圍,集團已經形成了從源頭到終端、從田園到餐桌的全鏈條産業體系。

  一橫,就是橫向拓展新的功能,培育新業態。恐龍文旅特色小鎮、北方綠茶小鎮、東坡文化園等30多個農旅融合項目順利推進。在常山佔地2000多畝的東方田園綜合體園區,董事長劉玉偉向我們呈現了這樣一幅圖景:于果品種植中融入精深加工、文化旅遊等現代産業,通過農業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系統設計,積極探索促進一二三産業交叉融合,實現“三鏈重構”,最終落腳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

  幸福,仿佛就種在這片土地裏,根深葉茂。

  農業産業化的錢從哪來?資本下鄉要講真格的

  “農業不加工,等於一場空;農業不成鏈,到頭沒錢賺!”不僅僅是龍頭企業間達成了共識,村民們也認這個理兒。但對村民來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土地,其他要素從哪來?特別是,錢從哪來?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考卷上,“錢從哪來”是必答題,也是一道有難度的題。

  不僅“市長”忙活,更要把“市場”激活。“我們圍繞破除妨礙資金、土地、人才等城鄉要素合理流動的機制障礙,出臺支援意見,增強制度供給,引導工商資本下鄉‘重輸血’,為鄉村振興提供全要素支撐。”諸城市市長王浩點明瞭諸城之“創”道。

  鄉村有需求,資本有動力。魏本欣和他的華欣鑄造有限公司帶著“榛”項目來了。

  把目光移向諸城的南部山區,梯田高低錯落,線條行雲流水,2.1萬畝榛子綠油油的一片。開車向上“爬”,一處山嶺之巔上靜臥著一排小木屋,記者就是在這裡見到了魏本欣。

  聽説在山東種植榛子,腦袋裏是一連串的問號——能成活?能結果?賣給誰?經濟效益多少?

  老魏自然明白這件事的分量,他在成功試種的基礎上,科技種植,按照“良種榛苗選育、基地示範種植”發展方向,開始了他的“榛子創業路”。

  先把荒山禿嶺變成綠水青山。原先每畝200元都租不出去的山嶺薄地,老魏直接出價每畝600元,而且一付就是15年;土地流轉後,先拿出1個億,將荒山禿嶺復墾、整平,完善水電路設施,同時與科研院所開展科技合作,進一步改良品種,落地水肥一體化、合理剪枝等技術;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延伸産業鏈條,成立了主打深加工的生物科技公司,推出榛子仁、油、乳、醬,註冊“魏榛”“華山老魏”等商標。一通操作下來,總共投資了2.3億元。為何下這般血本?老魏直率地回答:投資務農,需要認真。

  有了綠水青山,如何變成人們的“金山銀山”?一些學者擔心,資本下鄉,可能一錘子買賣,與農民爭地、與農民爭利。認真的老魏卻認定了,“不能光讓農民靠賣力氣掙工資性收入,還是要讓他們繼續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把榛子種植環節所有的收入,通過合理完善的制度設計,再返還給他們”。採取的“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深加工+倉儲物流”産業模式,帶動周邊村莊3000多農戶、6個專業合作社參與産業發展,每人平均每年可增收3.5萬元。

  因為認真,老魏的榛子引回了“鳳凰”。畢業于長春大學園林專業的葛鵬飛,畢業後不久來到基地,負責榛苗繁育、病蟲害防治和水肥管理等工作,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專長。

  不僅僅是魏本欣的“榛”項目,一大批工業資本深度反哺農業發展的項目也在諸城落地開花,讓這片土地煥發新活力。探究諸城工商資本下鄉的路徑,認真的態度始終是一個有意思的考量。調動社會資本力量參與鄉村建設,如何擺正政府與下鄉資本的關係,諸城作了探索——

  黨委出譜、政府出圖、社區出地、商會出人、企業出錢。諸城市委副書記李慶華説,各地統籌發揮黨委政府、企業、農戶主體作用,鼓勵工商資本進入適合企業化經營、農民幹不了、幹不好、幹不划算的領域,創新參與鄉村振興。

  “十三五”期間,諸城累計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8.8億元,引導180家工商企業“上山下鄉”,新建千畝以上現代農業基地34個。龍湖綠園田園綜合體、竹山生態谷、蘋果樂園田園綜合體……如今在諸城,每一個附加在新型農村社區周邊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區或生態景區,或多或少都成了城鄉要素共生共融的典範。

  勢單力薄的小農戶如何在現代農業中找到空間?聯農帶農奔共富

  帶動農民,不是代替農民。一邊是農業現代化的大勢,一邊是小農戶力量薄弱的現實,怎麼破?“大國小農”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

  背後的解題思路,依然是“創”道。

  於是,在諸城,一隻肉雞有了成長的新模式。

  昌城鎮孫三村,仙壇諸城食品有限公司的核心板塊就在這裡。“這是全國白羽肉雞行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産線。”公司總經理楊玉濤告訴記者。

  作為一家肉雞全産業鏈龍頭企業,仙壇自2019年起先後投資30億元在此佈局“億隻肉雞産業生態”項目。只是,與傳統肉雞養殖不同,仙壇創立了“拎包入住”的模式。公司建設高標準智慧化雞舍,提供技術服務,實行企業建設、農戶管理、保價收購。雞舍免費提供給養殖戶使用,設備款項由養殖戶分10年50批次分期還清。公司先行免費提供雞苗、飼料及防疫藥品,農戶只需進行日常管理,出欄後再從結算餘額中扣除相應費用,實現了企業發展、農民致富雙贏。這不僅改變了肉雞的養殖過程,也讓養殖戶從“産業工人”變身“産業經理”。

  記者走訪的多位養殖戶説,沒資金、沒技術、沒市場,還要面對多種風險,“這些年,散戶養殖困難太多。疫病風險,一次禽流感衝擊,整棟雞舍就遭殃;環保壓力,達標排放要求高了後,散戶糞污處理跟不上;價格風險,雞肉價格年度波動大,常常賣不上好價錢。”

  “在‘拎包入住’模式下,養殖戶不用擔心各種風險,每只雞還能保底凈收入2元。可別小看這2元,每棟雞舍佔地1440平方米,加上自動化立體籠養技術,年出欄肉雞18萬隻。一棟雞舍只需要一戶經營,扣除必要的成本,農戶凈收入能有20萬元至30萬元。”昌城鎮黨委書記刁立武説,“我們測算,仙壇項目可將全鎮80%以上養殖戶納入産業化經營體系,零散的養殖戶也就變成了規模化養殖戶。”

  於是,在諸城,能按揭的不一定只有房子,還有現代農業。

  在枳溝鎮玉皇社區玉皇村,一片2000畝矮化蘋果樹正茁壯成長。

  村民陳會強説:“成規模的果園如果按照一畝地成本1.3萬元計算,建一個50畝的標準化果園,需要投入近70萬元,不但負擔不起,自己去貸款也很難獲批。按揭農業則只要首付,我就簽訂了協議。後年果園見果,再過兩年進入豐産期。維納斯黃金優質蘋果的價格是10元一斤,從開始承包算起,三五年就能還完按揭。”

  什麼是按揭農業?跳出“農民融資、農民投資”的傳統模式,探索“財政支援國企、國企融資投資、社區公司組織、農民按揭經營”的新理念。

  諸城市財政局局長韓培武介紹,2019年市財政出資成立山東禾融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按揭農業”的融資和投資主體。同時,將財政涉農資金投入形成的經營性農業基礎設施資産以及部分國有土地産權、政府性資産等,共計價值12.4億元注入禾融。此後,禾融不斷投資建設大櫻桃、蘋果種植基地,目前已推廣種植大櫻桃1萬畝、蘋果1.1萬畝、紅茶3000畝。

  “集團建設好基地,與社區農業公司合作,像買房子一樣,農戶只需繳納首付,然後逐年還貸,就可以進行經營管理。禾融負責融資建園、育苗農資、技術服務、品牌市場等,農戶簽訂按揭協議前,由社區農業公司負責統一管理。社區農業公司對農民開展培訓,對符合條件、有意願的,簽訂按揭經營協議後,交由農戶具體管理。”禾融副總經理劉志新説。

  無論“拎包入住”,還是“按揭農業”,在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改革試驗研究室副主任劉俊傑看來,都是機制的創新。“‘大國小農’如何實現現代化是個共性問題,諸城的聯農帶農提供了一條路徑。”

  如何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標準化、優質化、品牌化裏有答案

  今年4月29日,全國畜禽屠宰品質標準創新中心在諸城揭牌。自此之後,中心將擔起畜禽養殖、屠宰加工、宰後品質保鮮、冷鏈物流配送等全産業標準體系的制定、修訂、驗證、推廣等任務。

  一個攸關全行業發展品質的全國性機構,為何落戶諸城?

  從體量上看,諸城是全國畜禽産業重鎮。2020年,全市屠宰生豬200余萬頭,宰殺肉雞1.44億隻,屠宰加工、屠宰設備製造、獸藥飼料生産、食品深加工及冷鏈物流等關聯産業都在蓬勃發展。

  從更深層次來看,在供給十分豐富的中國市場,僅“大”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強、優、美、特,唯有優質化、品牌化的産品才能贏得市場;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唯有優質化、品牌化的方向,才能把産業鏈的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

  諸城人意識到,諸城農業必須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升農業標準化程度,則是實現這一轉型的必由之路。

  農業標準化在任何地方落地都不容易,諸城也不例外。只是相比其他地方,諸城用了更多嘗試與創新來推動。

  林果種植如何實現標準化、優質化?諸城選擇從種苗的標準化和優質化做起。

  採用組培脫毒技術獲得優質脫毒種苗,並用工廠化規模生産手段進行快速擴繁,在短時間內獲得優質無性係種苗。在由萬景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主導建設的諸城市國家級農林科技孵化器裏,每年約1000萬株優質矮化苗木通過這一模式得到培育,能滿足20萬畝土地的栽植需求。

  “與傳統的育苗育種方式相比,這一模式不但擺脫了大自然中四季、晝夜的變化以及災害性氣候的不利影響,便於穩定地培養生産,而且脫毒植株生長勢強、抗逆能力提高、整株整齊一致,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提高了産量,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公司總經理侯志剛告訴記者。

  優化種苗,遠非農業標準化的全部手段。龍頭企業和市場機制,在諸城農業走向標準化、優質化的過程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下課鈴聲響起,諸城繁華中學的學生陸續走出教室,前往食堂就餐。只是,和大家印象中的打飯場景不同,學生們走到窗口前,是依靠刷臉取餐的;食堂大師傅也不需要再手起勺落,而是把準備好的定制營養餐遞了出來。如此的不同,是因為家長之前已經在專用系統上訂了餐,而且都是自家孩子愛吃的菜式。

  這樣的場景,是位於諸城的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設餐飲食材供應鏈平臺落地的體現。

  餐飲是一種極為個性化的消費,如何走出高質高效的路徑?惠發推行央廚團餐定制模式,通過研究消費大數據,提供個性化營養配餐。在學校、醫院、寫字樓等速餐場景下,這一模式尤其具有優勢。

  對於農業來説,惠發這一運營模式,具備更多的意義:讓下游的消費數據和資訊精準地傳導到上游,依託“産業聯盟+龍頭企業+生産園區+種養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對上游農業集約化、規模化、定制化種養,促進增值收益不斷攀升。

  在惠發食品董事長惠增玉的規劃中,關於品牌孵化的努力還在繼續——

  與沙縣小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沙縣小吃産業搭建一條涵蓋産品定向研發、標準化生産加工、倉儲、分揀、冷鏈運輸、品牌餐飲的全程可追溯的生態産業鏈、供應鏈;

  加入海爾食聯網美食生態聯盟,提供定制原材料,圍繞烹飪場景打造一套從食材到料理器械、料理方式的“小白解決方案”;

  ……

  産業標準有了,産品品質提高了,諸城打造農産品品牌,自然也就有了底氣。

  統計顯示,諸城已經培育起省知名企業産品品牌6個,濰坊市知名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1個,濰坊市知名農産品企業産品品牌21個,濰坊市知名農産品品牌引領企業6家。有效期內“三品一標”達到115個,“諸城味道”區域公用品牌産品達到11個。

  強大的品牌集群,讓“諸城”二字本身也成為一個金字招牌,提升著出自這裡農産品的價值,保障著生産端的收益。

  一體推進農村現代化的突破口在哪?依靠壯大集體經濟實現農村社區化

  獨門獨院的二層別墅,180平方米的面積,一應俱全的各式家電,充滿質感的現代裝修,這裡就是今年80歲的劉恩義和老伴趙金蘭的家,坐標枳溝鎮喬莊社區。

  “買菜去超市、做飯用燃氣,有事在家門口的社區服務中心就能辦理,老伴兒每天還能去跳跳廣場舞,比原來實在是方便多了!”劉恩義説。

  讓老兩口滿心歡喜的“就地市民化”新生活,源於諸城市創新的“農村社區化”設計。

  在那之前,諸城市原有村莊1249個,100戶以下的村就有247個,佔到19.8%,最偏遠的村甚至距離鎮政府有30公里。面對分散、量大的村莊,污水和垃圾處理、供暖等現代化基礎設施根本不可能普及,有限的公共服務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

  推行農村社區化後,每3個到5個村莊,選擇一個中心村,建設社區服務中心,推進市鎮兩級公共服務資源和服務力量下沉,政府由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通過近距離為農民提供與城市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務,打造起“兩公里服務圈”。在此基礎上,才有了接下來一系列農村基礎設施優先向中心村的覆蓋。

  諸城堅持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提升,努力讓農村人過上像城裏人一樣的生活。

  農村社區化後,社區在組織、服務等方面越來越完善。不過,支撐社區長久發展的經濟基礎卻成了新難題。只靠各級財政?顯然不現實也不可持續。“根本出路在於壯大集體經濟。壯大集體經濟的關鍵,在於選好用好帶頭人,找準優勢和著力點,優化盤活資源。”龍都街道黨工委書記管延升説。

  206國道貫穿諸城南北,從喬莊社區中穿過,給喬莊提供了難得的交通便利。

  “喬莊每人平均耕地不足0.8畝,勞動力資源卻很豐富,加上區位優勢明顯,很適合發展工業園區。”喬莊社區黨委書記劉正光説。

  為此,喬莊整合周邊村莊的閒置建設用地資源,建起了佔地2300畝的工業園區。目前,已經吸引了22家企業入駐,形成了橡膠、紡織工業和食品、機械工業兩大園區。不但吸納了1400多名社區群眾家門口就業,而且還貢獻了全鎮70%左右的稅收。

  壯大集體經濟,方法不只有這一個。

  為了保證土地增值和收入“細水長流”,喬莊社區做好盤活農村閒置土地的文章,每年可以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0多萬元。

  2016年,喬莊社區還率先成立了社區集體經濟組織——喬莊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整合社區資源,公司開展了許多業務:社區勞動力多,那就去修路;社區靠近廟山,那就利用廟山搞旅遊,舉辦民俗文化旅遊節、自行車越野賽、暑期嘉年華等一系列活動……目前,公司每年可實現利潤約400萬元,收益全部用於社區民生。

  擁有區位優勢的喬莊社區可以這麼搞,位於城鄉接合部的龍都街道大源社區怎麼辦?

  大源社區內,丘陵地形佔到一半,種糧顯然沒有優勢。大源人決定:丘陵地多,那就種樹!

  社區與企業合作,通過流轉土地,打造了總佔地面積1.5萬畝的大源田園綜合體,綜合體內栽種了各種苗木約200萬株,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城市綠肺”“天然氧吧”。社區內近千名居民放下了種地的鋤頭,改去養護園林,按月領工資。

  因地制宜、各具特色,是諸城“創”道的“味道”。依著這個“道”,2020年諸城全面消除集體經濟年收入15萬元以下的農村社區,95.2%的農村社區集體收入超過30萬元,166個社區達到50萬元以上。

  社區的成立,當然也伴隨著治理體系的重構。

  社區有自己的“土辦法”。“我們成立了黨員議事會、婦女議事會、老幹部議事會、60歲以上老人議事會、在外人員議事會、喜洋洋同樂會等6個議事會,讓‘鄉賢’‘能人’參與社區治理,出點子、提建議,群眾信服,好多難事迎刃而解。”劉正光説。

  市裏也有總體的“巧安排”。諸城創新出臺了《關於加強社區網格化治理服務的意見》,堅持支部建在網格上,發揮好網格員對自然村(居民小區)的天然熟悉的優勢,主動收集好民意民願、需求訴求,推動形成“有問題找網格”的良好效應。

  又是典型的諸城“創”道的“味道”。雖很鄉土,但很地道:政策暖心,企業有信心,人才很安心,農民更放心。

  在“口袋”鼓的同時如何富“腦袋”?讓文化滋潤土地的“溝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裏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諸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莉説,這是一條硬杠杠。

  城南10公里處的常山,藏著諸城的半部文化史。山中名勝雲集,自古以來,登臨拜謁者絡繹不絕。但是,坐落于常山腳下的小山村蔡家溝一度卻在社會發展大潮中被邊緣化:沒有集體資産,缺少經濟來源,也留不住渴望尋找新生活的年輕人。“蔡家溝仿佛失了魂。”蔡家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呂欣蓉説。

  如今,呂欣蓉口中的那個蔡家溝變成了“畫家村”,成為山東省文化先進村、鄉村振興示範村。

  走進蔡家溝,如同置身油畫之中。房屋分佈錯落有致,五彩斑斕的彩繪遍佈院墻,沿著水泥磚和鵝卵石鋪就的小路漫步,不時可見美術館、書吧和咖啡館等。村民們三五成群,含飴弄孫,笑聲不斷。如此“世外桃源”,自然引得遊客如織。今年五一當天,到蔡家溝遊玩的遊客就達到了約8萬人次。

  蔡家溝的改變,要從2017年説起。這一年,應當地政府邀請,藝術家張同磊住進了村裏。在他的引薦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從事攝影、雕塑、繪畫、音樂等職業的藝術家相聚於此。他們開始了一場試驗:給失魂的蔡家溝“鑄魂”。

  在張同磊看來,這件事既難也易。説難,是因為相比常規的項目,藝術家們引領的村莊改造經濟效益慢,“政府必須沉住氣”。

  打動張同磊的,正是當地政府表現出的誠心和耐心。“蔡家溝村所在的南湖區有山有水,將來不缺投資,缺的就是文化。”南湖區黨工委書記張茂盛説。

  達成共識,試驗開場。村居環境大變樣,更重要的是,在這場山村巨變中,村民不是旁觀者,而是實實在在的參與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若是見到過蔡家溝的昨天與今天,最直觀的感受一定是,那些曾經遇到生人表情木訥的臉龐上,如今都透著大方與自信。

  入駐初期,村民們拿起刷子,為藝術家們繪製的墻畫塗色;後來,參加村裏開辦的繪畫班,拿起畫筆,從生硬笨拙慢慢變得收放自如、樂在其中。

  而在張同磊看來,這就是他認為這場試驗容易的原因。“藝術家農民化、農民藝術家化,這裡的每個人都是潛在的藝術家。”

  直觀感受之後進一步思考,以前“口袋”是空的,“腦袋”也是空的,蔡家溝正在進行的這場試驗,就是既讓“口袋”鼓又要“腦袋”富!

  那麼,這樣的舉措還有多少在路上?

  諸城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鎮街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7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44個,成為農民群眾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

  喬莊社區建成了社區綜合文化中心——昆陽館,一樓有社區教育學校、文化禮堂和百姓餐廳,二樓設置了科普展館、書畫室、舞蹈室、棋牌室等各功能站室,就連村民的紅白喜事,也可以按照社區崇德尚儉的標準,在這裡操辦,陳規陋習不見蹤影。

  文明的鄉風、良好的家風、淳樸的民風,惠風和暢,吹拂著鄉村、鄉土、鄉情。

  170多年前,馬克思曾寫道:“城鄉關係一改變,整個社會也跟著改變。”歲月的流逝,掩蓋不了此話的遠見卓識。

  于諸城,我們從其創意、創業、創新、創造中,感受到了信心和力量。路是走出來的,也是創出來的。

  諸城“創”道,成效明顯,詩與遠方憧憬無限!

  (調研組成員:季正聚 王 晉 喬金亮 牛 瑾 王金虎 郭存舉 杜秀萍 袁 勇 執筆:牛 瑾 袁 勇 統稿:季正聚)

壽光“植”造

  齊魯大地上,彌河兩岸分佈著超過17萬個大棚,這是專屬“中國蔬菜之鄉”山東濰坊壽光的奇特景觀。壽光改變了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鮮蔬菜的歷史,把蔬菜産業做到了極致,以蔬菜造福市民,以種植成就農民。壽光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業縣市,卻讓農民實現了“一畝地上奔小康”的夢想。本報今日推出《齊魯不凡》系列調研報道之二——《壽光“植”造》。

  壽光“植”造

  齊魯大地上,彌河兩岸分佈著超過17萬個大棚,這是專屬“中國蔬菜之鄉”山東濰坊壽光的奇特景觀。壽光改變了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鮮蔬菜的歷史,把蔬菜産業做到了極致,以蔬菜造福市民,以種植成就農民。壽光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業縣市,卻讓農民實現了“一畝地上奔小康”的夢想。本報今日推出《齊魯不凡》系列調研報道之二——《壽光“植”造》。

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資料圖片)

  我國最早的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由壽光人賈思勰著述,澤被後人,稱頌後世。與這一農耕文明歷史傑作交相輝映的是,今日的壽光,正用蔬菜改變中國。穿境而過的彌河兩岸,分佈著超過17萬個大棚,在開闊的鄉間綿延,這是專屬“中國蔬菜之鄉”山東濰坊壽光的奇特景觀。

  每年接待為菜而來的客人超200萬人次,每天蔬菜成交量超1500萬公斤,通過壽光走向全國的蔬菜影響幾億人的餐桌,菜鄉壽光把蔬菜産業做到了極致,以蔬菜造福市民,以種植成就農民。

  如何打造現代農業的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如何面對農業導向變革、新一輪種業革命、農民增收大局,從而讓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近年來,壽光創新提升“壽光模式”,産業鏈前端、中間、後端一體聯動,勾勒出蔬菜全産業鏈的“微笑曲線”。在中間,構建以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體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解決了小農戶的苦惱;在前端,圍繞標準制定、種子研發發力,搶佔産業制高點;在後端,著力品牌培育、品質提升,鞏固競爭力優勢……

  壽光“植”造,別有洞天。

  大棚升級 蔬菜革命——

  讓農業加快告別“靠天吃飯”

  提起改變中國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鮮蔬菜的那段歷史,不得不提王樂義,壽光市孫家集街道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就是他,把冬暖式蔬菜大棚發揚光大。

  見到這位老人時,他剛剛接待完一批外地來村裏參觀學習的客人,儘管已經80歲,但他依然精神矍鑠,跟記者講述往事,記憶清晰,娓娓道來。

  1978年9月5日,王樂義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上任時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合適的産業。”王樂義回憶説,壽光有種植蔬菜的傳統,也有人建“土棚子”冬天種菜,但要燒煤加溫,只能生産葉菜,起色不大。能不能在大棚上做文章呢?

  當年,三元朱村要搞冬暖式大棚,有多道難關:一是拜師難,農民只會種大田,到哪兒去找師傅?二是土地難,誰願意拿地來幹從沒幹過的事?三是資金難,剛吃飽飯的農民誰能拿得出6000元建棚費?

  儘管經歷了千辛萬苦,但都沒有難倒王樂義。1989年8月13日,在外學到大棚技術的王樂義,帶著17名黨員,建起了冬暖式大棚,小心翼翼播下第一茬種子。同年12月24日,第一批黃瓜上市,每斤賣到了10元。來年夏天算賬,每座棚收入2.7萬元,17個種植戶成了17個雙萬元戶,人們沸騰了。

  那時,蘿蔔、白菜、腌菜是北方百姓冬季餐桌上的老三樣。春節到了,即使在北京,也僅有極少量的黃瓜,走親訪友時拎幾根黃瓜就是厚禮。局限于當時的認識,絕大多數專家認為:“在北方,冬季生産蔬菜,還不加溫,根本不可能。”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而且還要可複製、可推廣,這是何等氣魄。1991年,剛品味到大棚蔬菜帶來的豐收喜悅,壽光人就將他們最寶貴的財富——農民技術員送出家鄉。從萬仞冰峰到戈壁綠洲,從茫茫草原到幽幽山谷,壽光開啟了一場影響全國的蔬菜革命。

  今天,看過壽光的第一代到第七代大棚後,人們不由得感慨:大棚與大棚的差別可能比大田與大棚的差別還要大。“別看室外快30攝氏度了,可在大棚裏不到20攝氏度”,壽光洛城街道寨裏村的電氣化蔬菜大棚裏,村民王東友望著棚內燈籠串般的櫻桃番茄,喜上眉梢。“看看這智慧化設備,自動放風機、電動遮陽簾,在手機上操作幾下,就能為棚裏的番茄降溫。”現在,“動動手指就能種菜”正成為菜鄉的時尚。

  手機成為新農具,得益於鄉村電氣化。2019年5月,國家電網和農業農村部在全國確定3個鄉村電氣化示範縣,壽光是其中之一。國網壽光公司洛城供電所安全員張曦告訴記者,通過能源控制器連接棚內電氣化設施後,可實時採集溫濕度等42個環境數據,農民能在手機上控制大棚。壽光1.6萬個電氣化大棚全部改造後,每年可為全市農民增收3.36億元。

  如今,壽光大棚已發展到第七代,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開始普遍運用。當地堅持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生産方式改造農業,建成投用了一批智慧化園區,新一代的大棚幾乎與製造業同步跨入了智慧時代,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農業靠天吃飯的狀況。

  諸多智慧大棚中尤以一座最引人關注。輸入密碼或校對人臉資訊後,閘門開啟,就進入了這座佔地120畝的壽光型智慧玻璃溫室。這座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團隊設計的智慧玻璃溫室,應用了120多項專利技術,集合了荷蘭式溫室土地利用效率高和壽光大棚高效節能的兩大優勢,比荷蘭式溫室節能50%以上。

  在這裡,23萬多株番茄苗在溫室裏整齊排列,呵護它們的是正壓環控系統、水肥智慧供給系統、可視化智慧管控雲服務系統。溫室內安裝了車輛行走與加溫軌道、智慧田間作業裝置等設備,由20多個機器人控制。中心機器人“小金”個頭雖小,卻是這20多個機器人的小管家,可收集園區所有機器人的數據資訊,處理後生成指令反饋給它們,實現對番茄生産全過程的智慧管控。

  始於壽光的“菜籃子”革命極大提升了中國人的生活品質。1978年,我國僅有設施蔬菜面積4萬畝,每人平均佔有量0.4斤;如今,設施蔬菜面積增加到5800多萬畝,每人平均佔有量360斤。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原首席專家、研究員張真和表示,在以壽光為代表的先行地區引領下,我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節能、高效蔬菜供給道路,實現了全年有效供給,成功解決了10多億人的吃菜問題。

  立體經營 多元服務——

  讓千家萬戶小生産擁抱千變萬化大市場

  作為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發祥地,壽光展現出了“先飛優勢”,憑藉規模大、數量多、品種全,在國內外市場佔據重要地位。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可以高枕無憂。面積和産量最容易被趕超,在各地設施大棚鋪天蓋地的當下,壽光該怎麼辦?

  壽光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我們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抓手,全力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讓分散農戶搭上規模經營的快車。”壽光市委書記趙緒春介紹,已構建以合作社聯合會為龍頭、15家鎮街合作社分會為骨幹、68家濰坊市級以上示範社為支撐的高品質合作社架構,帶動80%的農戶進入産業化經營體系,扭轉了“一家一戶單打獨鬥”的局面。

  在崔嶺西村的智慧化溫室大棚裏,村民崔江元打開手機上的智慧農業APP,輕點軟體就能掌控大棚蔬菜種植各項工序,省時省力省工,效率大大提高。“大棚裏2萬斤番茄待收,將配送到俄羅斯各大超市,多虧了合作社。”崔江元説。

  “品質蔬菜,一路向北。”在位於崔嶺西村的眾旺蔬菜專業合作社,這句話印在了一張蔬菜運輸路線圖上,從壽光到滿洲裏再到俄羅斯赤塔直至莫斯科。這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主要市場在俄羅斯。難以想像,這家合作社每年向俄羅斯出口蔬菜近2萬噸,銷售額超1億元。

  目前,合作社擁有社員161戶,社員的蔬菜平均每斤高出國內市場價格0.2元,每年為每個社員家庭增收近3萬元。成立以來,合作社堅持統一種植標準、統一品質管控、統一品牌銷售。為滿足社員的金融需求,農業銀行壽光支行“對症下藥”,為合作社辦理“強村貸”300萬元,解決了融資難題。

  如今,農民合作社已經很普遍,全國農民合作社總數發展到225萬家,輻射帶動近一半的農戶。但是有的合作社有名無實,沒能真正帶領農民抱團發展。壽光實施農民合作社提升專項行動,做好“規範、整頓、提升”三篇文章,于2020年組建了全國首家蔬菜合作社聯合會,107家合作社成為會員單位,在15個鎮街分別成立聯合會分會,共有340家合作社加入分會。

  在紀臺鎮就有一家國家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令欣蔬菜專業合作社,集生産、加工、銷售、物流於一體,與壽光市供銷社共同投資2.1億元,規劃建設佔地100畝的為民服務中心項目,為周邊農戶提供技術培訓、農資直供、農殘檢測、冷藏運輸等多項服務。紀臺鎮黨委書記李偉祥説,創新合作社模式,發展起多種類型多種功能的合作社,引導農民“抱團闖市場”。截至目前,全鎮已發展各類蔬菜合作社191家,服務社員2.1萬餘人。

  走進壽光的每個村莊,菜農的神情都是淡定的、輕鬆的。歷經30多年的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讓一家一戶的小生産也能從容應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融入菜鄉的全産業鏈。市場之手讓多元化服務主體擁抱農業。例如,圍繞大棚建設環節,就有大棚膜、卷簾機、保溫被、化肥、育種育苗等專業企業或農民合作組織。在這裡,只要農戶有需要,可以享受到良種選育、農機裝備、貨款結算、加工運輸、專業會展等全鏈條服務。

  建好市場 搞活三産——

  讓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現代農業生産體系重在提升農業生産力,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則重在完善農業生産關係,而二者又共同支撐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發展。這在壽光表現得淋漓盡致,建市場、做電商、搞會展……

  淩晨3點,壽光地利農産品物流園,從全國各地趕來的蔬菜運輸車已陸續進出。這是全國最大的蔬菜專業批發市場,蔬菜交易品種達300余種,日交易量近萬噸,年交易額近100億元。

  在壽光,沒有買不到的菜,也沒有賣不出的菜。物流園副總經理李成濤説,壽光本地産的蔬菜僅佔交易量的3%至5%,是名副其實的“買全國、賣全國”。作為南菜北運、北菜南調的農産品集散中心,園區配備了6個交易大廳,可以滿足大進大出的需求。交易區內商戶所有交易電子化,通過網路與電子結算中心相連,即時交易、即時結算。物流園輻射20多個省份,影響幾億人的餐桌。

  李成濤回憶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2020年1月27日晚,有關部門緊急協調從山東調運蔬菜供應武漢。山東省立即安排濰坊市從壽光調配優質蔬菜。次日中午,首批350噸壽光蔬菜裝車出發……武漢封城期間,壽光累計發往武漢各類蔬菜産品5721噸。只要有需要,壽光菜農都是第一時間採摘最好的蔬菜向外運輸,物流園承擔了其中的不少任務。

  是産品集散中心,也是價格形成中心。物流園價格指數部副經理陳靜介紹,在商務部的批准和指導下,物流園聯合浙江工商大學編制了“中國壽光蔬菜指數”,這是我國首個以蔬菜為主題的價格及流通指數。指數選擇代表性蔬菜並給予權重,採集其價格、成交量、成交金額等數據編制而成,覆蓋了12大類114中類233小類蔬菜,已成為全國蔬菜價格和交易趨勢的風向標。每到保供穩價的關鍵節點,有關部門常常會來電來人問詢了解。

  壽光形成了以綜合市場為龍頭,1356處地頭市場為基礎的市場體系,成為全國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資訊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2018年被評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2020年獲批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在抓傳統市場的同時,壽光還積極探索電子商務等新型行銷模式,全市5000多種蔬菜和種苗實現了網上銷售。其中,最知名的當屬山東鮮馥農業有限公司,從2019年開始其電商銷售額就超過1億元。

  在洛城街道寨裏村的“鮮馥”農業電商直播小院,記者見到多位主播正線上上帶貨。寨裏村黨支部書記張華祥説,村裏瞄準直播風口,在保留原有民宿特點的基礎上,將閒置院落改造為電商直播小院。2019年,一期8套電商小院建成投用;去年,二期9套直播小院投用。目前,已入駐9家電商機構開展農産品線上直播,與周邊的農業科技園區形成了良性互動。

  山東鮮馥農業有限公司員工隋亞男説,鮮馥已入駐16家電商平臺,生鮮産品種類達136種,其中壽光蔬菜52種,是經營貝貝南瓜的頭號電商。“隨著貝貝南瓜訂單的增加,壽光本地已經滿足不了發貨需求。但是為了口感一致,我們又不能隨意收購別的南瓜。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河南、甘肅、內蒙古等地採購了壽光貝貝南瓜種子並已種植。於是採購員去現場先進行檢測和品嘗,達標後進行收購。如今,這些地方的種植戶不僅不愁賣,而且不愁高價賣。”

  每年的4月20日是壽光人生活中的大日子。從2000年起,定期舉辦的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吸引了超過3000萬的參觀者來此領略蔬菜科技與文化新奇獨特的魅力。在這裡,只要你想,可以看到一顆種子如何被研發、被種植、被管理、被採摘、被運輸。

  日常開放的菜博會展館是來壽光的人們必去的打卡點。植物工廠、空中草莓、上菜下魚、樹式栽培、墻體栽培等80多種新模式,帶電高效栽培技術、空間電場高效栽培技術、垂直蔬菜農場、自動噴藥降溫等100多項新技術,單株結果6000多斤的番茄樹、一年迴圈結果1200多斤的空中紅薯、400多斤的巨人南瓜等新奇特農産品……充分展示著農業科技的神奇魅力,讓人流連忘返。

  壽光的探索讓設施大棚從單純的農業供給功能逐漸向多功能拓展,助力鄉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從內部看,延伸産業鏈、貫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把生産、加工、貿易、展銷等融合在一起。從外部看,蔬菜等農業産業率先發展正變為以縣域為基礎的鄉村各類業態全面發展,使農業生産要素在更高層次得以優化配置。

  科技自強 種業翻身——

  讓種業成為蔬菜矽谷的明珠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

  壽光是全國聞名的蔬菜之鄉,也是世界蔬菜種業聚焦之地。我國種子市場全面對外開放之日,正值國際種業巨頭全球擴展之時。作為全球種業競技場,先後有30多家國外種子公司在壽光設立育種研發基地,推廣蔬菜品種370多個。

  壽光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立新回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菜農不得不接受“按粒賣”的“洋種子”。當時,進口種子確實有不少優點,耐儲運、抗病能力強、種植效益高。數據顯示,到2010年,“洋種子”在壽光設施蔬菜的市場佔有率過半,尤其是彩椒、大紅果番茄、部分茄果類蔬菜佔比更高。

  高端品種受制於人,這不僅是壽光蔬菜産業的痛點,也是當時民族種業整體面臨的窘境。2011年,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全文發佈,首次明確種業的戰略地位,並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育種是創新能力的持續比拼,培育一個好品種通常要數年。很多國字號研究機構和國內頂級育種企業尚且力有不逮,而壽光,卻在“打贏種業翻身仗”中彰顯著縣級市的職責與擔當。

  “變化就在這10年間。2020年,壽光有71個蔬菜品種被農業農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種權,超過之前歷年的總和,壽光蔬菜品種研發迎來爆發。”壽光市蔬菜産業發展中心副主任范立國説。

  “十年磨一劍”,壽光做對了什麼?

  第一步是培育本土育種企業。為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壽光市政府連續出臺3項蔬菜種業扶持政策,拿出專項資金進行重點推動。

  壽光培育了蔬菜種業集團、三木種苗、永盛農業等7家種業企業,自主研發的蔬菜品種達到140個,全市從事蔬菜育苗單位達401家,種苗年繁育能力達17億株。作為配套,壽光運營了山東省首家果菜品種權交易中心,建成投用了全省最大的蔬菜種質資源庫。

  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擁有農業農村部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制方面唯一的企業重點實驗室。集團副總經理王蕾説,與菜博會同期舉辦的種博會,主展區就在壽光蔬菜小鎮。品種的生長情況、品種抗性、果型大小、口感等數據即時上傳儲存,實現生産種植和展示推廣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儲存和處理,讓企業能隨時隨地查看新品種。

  第二步是引入國家級育種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坐落在壽光市洛城街道寨裏村,從北京等地來的專家和研究生們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和大棚基地之間穿梭忙碌。2019年4月落戶的研發中心,把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研優勢和壽光市的蔬菜産業優勢結合起來。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計劃,未來基礎性研究主要在北京,應用型研究逐步轉移到壽光。

  “當時,也有多個選擇。最終落戶壽光,主要看中壽光在蔬菜領域的生産優勢和市場優勢。科研辦到産業上,論文寫在大地上。壽光是蔬菜科技應用前沿,也應該是蔬菜育種的寶地。”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員劉偉在壽光市挂職任副市長,他説,去年以來,有10多個國家級課題在這裡落地,18個黃瓜新品種育成。

  擔負著民族種業的希望,壽光的種業振興行動正在提速。

  壽光品質 全國標準——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

  從抓産量到抓品質,從求數量到求品質,從謀産品到謀標準,壽光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步伐堅定。“如果説以前的‘壽光模式’側重於輸出産品、輸出人才、輸出技術,那麼現在的‘壽光模式’,則正在向輸出標準、輸出機制、輸出體系方向轉變。”趙緒春説。

  “我們像愛護眼睛一樣抓蔬菜品質安全。”壽光農業農村局農産品品質監管科科長陳永波介紹,早在10年前,壽光就拿出專門資金,實施耕地品質提升工程,控肥控藥控水,從源頭上抓安全。同時,全面推行蔬菜品質全域網格化監管,全市劃分為28個網格,網格內的大棚生産、蔬菜交易、農資經營全部納入監管,實現“生産有記錄、資訊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的全程追溯體系。

  品質安全是農業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決定“壽光蔬菜”招牌有多亮的關鍵因素。這在壽光上下已經形成共識。在地利農産品物流園,檢測室可對農藥殘留進行快速檢測,25分鐘出結果。目前,日檢測蔬菜樣品1000余批次,全年達到30萬餘批次,檢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

  誰能把控品質,誰就佔領制高點;誰能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2018年7月,全國蔬菜品質標準中心落戶壽光,由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是蔬菜品質標準領域的唯一國家級平臺。中心副主任李美芹説,中心首要任務就是加快制定標準,以標準化助力優質優價,增加高品質供給。目前,中心組建了由4名院士領銜的專家委員會,啟動了118項標準的研製工作,已編制完成37種蔬菜的54項生産技術規範。同時與日本、南韓、荷蘭等對接蔬菜品質標準化參數要求。

  種植戶不知標準為何物,消費者不知標準在哪,這是以往農産品難以實現優質優價的瓶頸。“問題就是導向”,中心標準科負責人夏海波説,中心設有國內唯一的蔬菜品質感官評價與分析實驗室,開展了番茄、黃瓜品質感官評價活動,以掌握消費者偏好。今年1月,中心制定的日光溫室番茄、黃瓜2項全産業鏈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填補了國內空白,還在全國認定了29個試驗示範基地。

  鵬遠果蔬合作社就是這29個基地之一。合作社所在的聖城街道于家村是蔬菜專業村,有25年的設施大棚種植史。2018年,合作社理事長高象鵬在村裏建起示範棚,示範標準化生産。如今,合作社社員已全部按照全國蔬菜品質標準中心制定的標準種植番茄。“種了這麼多年的番茄,起初,大家都對標準不以為然。我按照中心的標準進行生産,雖然産量比其他農戶下降了一半,但含糖量等指標提升一倍以上,賣出了好幾倍的價錢,可讓老菜農開了眼。”高象鵬説。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農業農村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劉奇在調研全國蔬菜品質標準中心後表示,壽光發展到今天,在蔬菜領域一直是領頭雁。一流的農業是要出標準的。壽光既擁有技術,還擁有標準,且輻射全國,這條發展路徑在全國都有借鑒意義。

  確實,壽光積極將生産標準及解決方案推向全國,常年有8000多名技術人員在全國各地建設大型蔬菜基地或指導蔬菜生産,全國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壽光元素”。從靠天吃飯的經驗模式到科學可控的標準化時代,壽光蔬菜標準正逐步上升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農民增收 綠領風采——

  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無論是振興種業,還是引領標準,目的都在農民增收。壽光市市長李鵬説,增收是壽光蔬菜産業發展的源頭,也是始終的指向。壽光堅持把農民是否增收、增收多少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尺規。

  一畝園十畝田,一畝棚十畝園。溫室大棚當初之所以能迅速推開,與效益高緊密相關。在那個“萬元戶”都令人羨慕的年代,壽光菜農的年收入高達3萬多元。最初的3年時間,壽光市的冬暖式大棚從17個猛增到7.5萬個。經過近30年的創新發展,目前壽光共有蔬菜大棚17.3萬個,年産量450萬噸,蔬菜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産業。

  壽光農民有多富?“據測算,以一個普通的長120米的黃瓜大棚為例,面積約2.5畝,兩季凈收入能達到10萬元。一個家庭一般種2至3個大棚,在好年景凈收入大約20萬元,多的能到30萬元。”壽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磊介紹,去年,壽光全市銀行機構存款餘額1288.9億元,是山東省存款最多的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3900元,戶均存款23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87:1,遠低於全國2.56:1的平均水準。今年4月,存款餘額又增加了100億元。

  一提到務農,給人的印像是低效益,而在壽光,種菜卻是個高收入的行業。壽光顛覆了人們對農業農村的刻板印象,不僅能掙到錢,還提供了城鄉均等的公共服務。既有田園風光,又有致富産業,讓本地人不願離開,讓外地人心生嚮往。壽光沒有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沒有雄踞一方的工商業經濟基礎,也沒有賴以依託的都市經濟圈,它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業縣市,卻讓農民實現了“一畝地上奔小康”的夢想,自身也在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裏名列前茅。

  蔬菜大棚為農民帶來了收入,為鄉村帶來了人氣,為家庭帶來了團圓,為縣域帶來了實力。更美好更富裕的鄉村,吸引著越來越多年輕人回到土地,而“農民”這一身份選擇,也開始變為職業選擇。不僅當地菜農充分就業,而且還吸納了大量外地勞動力。壽光大地,成為青年人逐夢的熱土,也成為當地農民就近就業的理想之地。

  洛城街道東斟灌村的李萬慶是一名“85後”,原來在青島、青州等地做汽修。2013年回鄉,和父母一起經營2個大棚,年毛收入超過27萬元。2016年開始,先後上了3個高標準大棚,年毛收入過百萬元。原來需要手動操作的放風、澆灌、收放棉被等,全部用上了遠端控制技術,用一部手機就能管理大棚生産。目前,他正在和北京的一家機構聯合研發物聯網和智慧打藥機器人。

  年輕人多,想法就多,務農的智慧無處不在。從未停止過的努力,推開一個個嶄新世界的大門。直播帶貨、無人機植保、機器人種菜……老一輩農民感嘆:“説實在的,不是人家小青年,有時咱想到了也不敢做,人家就敢闖。”

  據《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預計,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5.5%,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不少人憂慮,“‘80後’不想種地,‘90後’不懂種地,‘00後’不問種地”,“誰來種地”成為急需破解的困局。

  而在壽光,農民正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據統計,壽光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由五年前的3.1萬人減少到1.2萬人,年均減少17.9%,回鄉新農人累計增長20.6%,返鄉創業人員每年都達到3600多人。目前,壽光大約有10.7萬人種大棚,其中“70後”“80後”“90後”合計佔到53.7%。

  為培育高素質農民,壽光探索了“企業訂單、機構列單、群眾選單、政府買單”的培訓模式,依託山東(壽光)農村幹部學院等平臺,創新實施了“校園+田園”職業教育新模式,編寫了“壽光特色”農學教材,加快培養一批新型“綠領”農民。目前,全市有10萬農民擁有綠色證書,180多名農民成為“農民科技專家”。

  對80歲的王樂義來説,到大棚裏轉轉至今依然是他的習慣。他説:“最重要的是看看父老鄉親的這個臉面,看著笑麼呵的,我覺得心裏很舒服,覺得做對了。”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根植于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篤信:今天播下的一粒種子,就是明天的一片希望。

  壽光“植”造,天高地闊,大有可為!

  (調研組成員:季正聚 王 晉 喬金亮 牛 瑾 王金虎 郭存舉 杜秀萍 袁 勇 執筆:喬金亮 杜秀萍 統稿:季正聚)

 

 

熱點新聞
滾動
濟寧小麥已收近九成 降雨將推後整體麥收時間
濱州:百萬尾魚苗放歸大海湖泊
濟南大北環高速公路建設啟動 強省會迎來三環時代
菏澤打造兩條“金絲帶” 擦亮“黃河入魯”品牌
濟寧:“十四五”聚力推進“八個強市”建設
聊城試點運作電動車新型智慧無線充電樁
日照:杜鵑花驚艷綻放,遍地芬芳
煙臺市首個居民區充電示範點建成投運
青島114個項目入選“省重點” 項目覆蓋13條産業鏈
淄博全力打造三大平臺 助力“中國膜谷”建設
濟南吹響現代化強省會建設衝鋒號
青島防疫物資企業加速“出圈”
+更多
山東榮成:海上“夏收”忙
山東榮成:海上“夏收”忙
麥浪滾滾滿目金黃 曲阜市息陬鎮天氣晴好麥收忙
麥浪滾滾滿目金黃 曲阜市息陬鎮天氣晴好麥收忙
濱州市花月季五月盛放 扮靚城區邀君共賞
濱州市花月季五月盛放 扮靚城區邀君共賞
碧草茵茵“鳳凰湖”
碧草茵茵“鳳凰湖”
濰坊市奎文開發區開通6條公交線路
濰坊市奎文開發區開通6條公交線路
臨沂這條“紅色專線”入選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臨沂這條“紅色專線”入選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