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態環境品質助力齊魯鄉村振興 首批綠色能源村鎮開啟幸福指數“加速度”
惠民縣李莊鎮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
編者按:首批“綠色能源示範村鎮”亮相。一年多來,商河縣懷仁鎮、魚臺縣魚城鎮、惠民縣李莊鎮、平原縣三唐鄉、淄博市淄川區崑崙鎮、棗莊市山亭區桑村鎮、泗水縣高峪鎮、寧陽縣伏山鎮、陽信縣溫店鎮和鄆城縣隨官屯鎮10個示範村鎮勇擔環保、民生雙重責任,立足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實踐,致力改善生態環境品質,助力齊魯鄉村振興,取得紮實成效,一組組鮮活的數據見證了示範村鎮“綠色蝶變”。據最新統計,10個示範村鎮先後投資49億元,引進52個能源項目,建立9個景點園區,接待遊客70多萬人。其中,光伏、風電、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67萬千瓦,年發電量25億千瓦時,節約標煤70余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17億元,上繳利稅2.1億元,帶動鄉村6690人就業,精準扶貧3122戶6423人。如今10個綠色能源示範村鎮,就像一顆顆鑲嵌在齊魯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扮靚美麗山東,開啟了農民群眾幸福指數的“加速度”。現選取首批4個示範村鎮做法予以刊發,以期對全省村鎮綠色用能提供借鑒。
大眾日報通訊員 馬向陽 張建佩
張發東 劉萬秋
本報記者 張思凱
懷仁鎮:
多元開發 惠民強鎮
清晨時分,太陽剛剛露臉,東方一片潮紅,在懷仁鎮,山上一排排形似飛機螺旋槳的白色風車正緩緩轉動,山下一戶戶院落房頂上湛藍色的光伏板在微光中熠熠生輝,宛如一幅暖色調的美麗鄉村油畫。
“之前冬天燒煤取暖、夏天間歇停電,現在屋裏裝了熱風機,房頂安了光伏太陽能,每天發電12度,開著空調也用不完!”懷仁鎮楊家村村民安秀英滿臉幸福地説。
近年來,懷仁鎮聚焦“能源強鎮、生態美鎮、商貿活鎮、旅遊興鎮”建設目標,結合當地産業基礎,因地制宜探索出光伏發電、地熱取暖、風電互補的“多元開發”新模式,讓群眾充分享受新能源發展紅利,縱深推進綠色能源示範鎮建設。
村村建成光伏電站。在“綠色能源示範村鎮”建設過程中,“政府引導力、市場參與力、政策助推力”三力齊發,通過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引入、政策引領扶持,搶抓光伏補貼末班車,啟動實施“村村通光伏”工程,建成4萬千瓦集中式光伏電站、56個村級光伏電站、830戶屋頂光伏電站,成功打造濟南市首個整建制光伏小鎮,走出一條“政府能支撐、企業願投入、群眾得收益、環境有改善”的新能源發展路徑。
戶戶採用清潔取暖。按照全縣無煤化冬季清潔取暖政策要求,全面開啟清潔取暖模式。採用先進的“深層地熱井+水源熱泵系統+回灌”技術,為鎮區10萬多平方米建築提供清潔供暖。在農村積極推廣氣代煤改造、空氣源熱泵取暖和節能改造項目,通過政策補貼和資金扶持,34個村有2932戶採用空氣源熱風機取暖,4204戶實施氣代煤改造,729戶完成外墻保溫改造,實現了村鎮清潔取暖“零遺漏”“全覆蓋”。
全民共用綠色紅利。懷仁鎮中晟新能源光伏項目累計發電1.3億千瓦時,年平均利稅1000多萬元;風電項目年發電量1.15億千瓦時,年平均利稅825萬元,風光項目已成為該鎮財政長期穩定的稅源保障。村級地面光伏電站累計發電650萬千瓦時,總收入640多萬元,幫扶全鎮52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同時,發揮地熱優勢,調研引進溫泉民宿項目,推動地熱應用從單一的供暖向二三産業發展。
魚城鎮:
“三區聯動”
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
自獲評全省首批“綠色能源示範村鎮”以來,魚城鎮立足鎮域資源優勢,通過構建園區、景區、鎮區“三區聯動”綠色能源産業發展新佈局,積極探索出一條“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發展新路徑,點燃了鄉村振興“新引擎”。
園區産業迴圈化。魚臺長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坐落于魚城鎮喬莊村北,年發電2.4億度,消耗各類秸稈雜物30余萬噸,主要利用農作物秸稈、木材邊角料等生物質能源進行發電,燃料燃燒後剩下的灰分作為鉀肥返田,擴大農作物利用迴圈半徑,形成“變廢為寶”的良性迴圈。同時,高效利用發電過程中産生的大量餘熱,調研引進木業、食品、果蔬烘乾等高耗熱項目,建設長青生物科技産業園,大力發展迴圈經濟,推動生物質發電産業向熱電聯産方向縱深發展。據統計,該項目每年帶動就業1000多人,促進當地增收9000余萬元。
景區發展多元化。依託溫泉水量大、溫度高、微量元素含量豐富等天然優勢,魚城鎮科學制定地熱溫泉利用規劃,加強與知名溫泉開發商運營合作,通過廣泛建設溫泉鎮、溫泉村等方式,將地熱溫泉資源“滲透”于工、農、文、旅等各行各業,帶動農村溫泉療養、地暖供熱等産業迅猛發展,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文旅康養小鎮。
鎮區建設一體化。採取“政府+金融+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將資金、資産、資源、政策等各種要素向産業園和景區集中,加速農科綜合服務區、有機瓜果種植區、高效設施農業區等板塊建設。同時,依託長青電廠發電餘熱及地熱資源,建設“越冬棚”,植入5G智慧體系,全力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現代智慧農業園區和旅遊景區。
李莊鎮:
厚植綠色發展底蘊
增進民生福祉
近年來,李莊鎮立足産業基礎和資源稟賦,以光伏發電、清潔取暖、綠色出行為抓手,積極對接扶持政策,策劃包裝建設項目,加大市場運作力度,培育壯大綠色能源,厚植綠色發展底蘊,實現村民增收和綠色環保“雙贏”。
光伏發電“二進二入”。依託當地良好的光伏産業環境,推動光伏發電進村入戶、進園入企“二進二入”發展模式走向縱深,並取得顯著成效。創新實施“百萬屋頂”“村鎮浴室”等示範工程,在鎮政府辦公樓樓頂以及大劉村、齊口村等10個村的屋頂建設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已累計並網70多戶,45%的居民家庭配備太陽能熱水器;建設惠民永正4萬千瓦油用牡丹光伏電站項目,以35千伏電壓等級接入兵聖220千伏變電站,牡丹籽總産量1萬噸,光伏電站發電總量11.7億千瓦時,實現稅收1.5億元;同時,利用光伏扶貧政策幫扶農戶335戶,每年支付100.5萬元,實現了光伏産業與農業種植、精準扶貧協同發展。
清潔取暖“兩路並進”。建成投運25萬平方米清潔能源冷暖站項目,有效解決4個小區2000余戶居民清潔取暖問題。堅持因地制宜、群眾自願、多元改造、自主選擇的原則,先後完成煤改電1591戶、煤改氣92戶、煤改生物質4198戶,推動村民取暖由傳統的燃煤爐向電能、天然氣、生物質等清潔取暖轉變,確保每名群眾過上“綠色暖冬”。
綠色出行“零碳環保”。積極倡導節能減排的綠色出行環保理念,結合群眾出行需求和線路運營狀況,李莊鎮城鄉公交線路全部採用新能源電動公交車,與傳統燃油、燃氣車輛相比,具有無噪聲、易操作、安全快捷、乘坐舒適等諸多優點,對環境污染幾乎為零,在提升城鎮形象的同時,讓居民真切享受到綠色公交優先發展的實惠。同時,積極對接有關部門,在李莊鎮汽車站設置公共汽車充電樁及配套設施,服務新能源電動公交車的同時,同步面向社會公眾提供充電服務。
三唐鄉:
多能互補新模式
開啟低碳新生活
初夏,正是油菜籽豐收的時節,家住三唐鄉的農民老張在農忙之餘又多了一個新職業——秸稈經紀人。他每天準時到50多個農戶家裏,收購油菜秸稈並送到生物質加工中心。據悉,像他一樣的秸稈經紀人,在三唐鄉就有10人。
作為平原縣生物質能源應用先行先試的三唐鄉,在實地考察、摸底調研、深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空氣能”多能互補的發展新模式,確定了符合當地實際的“秸稈收儲體系+分佈式生物燃料加工中心+生物質燃料+多能互補”的清潔取暖方案,引入清華大學多能互補清潔供暖技術和生物質燃料加工企業,逐步形成了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三位一體”綠色能源産業發展格局。
在風能、太陽能上,先後引進了國瑞新能源、中節能等風電行業領軍企業,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萬千瓦。擁有協合太陽能、協衡新能源、錦誠新能源、中節能光伏、乾鑫新能源等一大批光伏發電企業。其中,乾鑫新能源太陽能發電項目總投資3億元,年發電量3000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燃煤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6萬噸。
在生物質能上,投資1800萬元,新建3處、擴建1處標準化秸稈收儲固化加工中心,引進生物質顆粒加工中心項目,建立5個收儲點,發展秸稈經紀人10人,目前全鄉年産生物質顆粒燃料已達到8萬噸,綠色能源覆蓋率高達85%以上,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增收1億元。積極涉足生物質成型燃料、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液體燃料、生物質有機肥等新産品、新領域,先後建設生物質分散取暖示範村20個、多能互補示範社區4個,供暖面積突破120萬平方米,生産化肥300多噸。
大美三唐,美的不只是景色,更有清潔能源植入的一抹抹新綠。未來,三唐鄉將不斷壯大多能互補規模,推動生物質能産業化發展,為全省能源結構轉型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提供堅實基礎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