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菏澤市定陶區黃店鎮前陳村返鄉大學生翟成威的蔬菜大棚裏,20多位農民正在忙著採摘番茄並進行裝箱。
“我們這些大棚都是輪作的,種完芹菜種番茄,種完番茄種豆角,這樣一年下來大棚能有50多萬元的收入。”翟成威介紹。
作為地道的農家孩子,翟成威自小就對農業種植充滿了興趣。2017年從山東農業大學畢業後,他就想著返鄉創業。
“一開始家裏都不同意,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大學生,咋説回來就回來了。但是誰勸都沒用,我就只好先給他2個棚讓他試試。農村的活又苦又累,沒想到,這孩子還真踏實,不喊苦不叫累。”翟成威的父親翟玉安説。
看到兒子的付出和收穫,翟玉安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以前咱們都是用老方法種菜。孩子一來,又是去培訓,又是在網上學習,還申請了水肥一體化和農業補貼,真比以前省了不少錢,一年下來種棚收入都翻了一番。既然孩子是真想幹這一行,就讓他試試看吧。”
3年時間,翟成威流轉土地100多畝,家裏的蔬菜大棚從6個變成了17個,農忙時節吸納周邊村民50多人務工。
“等積累了一定資金,我打算培育無公害蔬菜,申請無公害蔬菜商標,把前陳村的蔬菜名號打響。”翟成威説。(記者 蔣鑫 通訊員 皇甫燕飛 祝亞蕊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