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04歲、77年黨齡支前民兵董長松的後代講述——這是父親一輩子的榮耀
董長松。
淮海戰役中的支前小車,由江蘇農民捐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父親是貧苦農民,兄弟5個中他排行老三。他從小缺衣少食,由於家裏窮,爺爺奶奶只能把最小的兒子送給別人撫養。為了補貼家用,父親12歲時就給地主家打短工、放牛。
1938年,日寇入侵沂蒙山區,21歲的父親被抓去當了苦工,給敵人修築碉樓和公路。他一天只允許吃一頓飯,被痛打和折磨卻是家常便飯,一次搬運石塊時由於動作慢了點,便橫遭一頓毒打。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他趁著敵人不備,僥倖脫逃。在路上,他親眼看見日寇殺害了一名無辜村民,只是因為這位村民不肯帶路。這一幕,深深震撼了他。那時起,他便暗自下定決心:一定加入黨的隊伍,與父老鄉親們一起趕走日本侵略者。那一年,他找到抗日遊擊隊,加入了民兵組織。
1944年的4月,父親終於如願加入黨組織。那天,入黨介紹人對他説:“從今往後,你是有組織的人了,今後多帶領群眾為隊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這句話,他記了一輩子,也努力了一輩子。
1945年3月,日寇對沂蒙山區再次實施“大掃蕩”。那時父親已是一名民兵排長,他主動請纓,帶領周邊群眾擁軍支前。他一邊發動群眾,一邊收集擁軍給養,然後由我的大伯父負責帶隊,送往八路軍指定的地點。父親説:“我們沒黑沒白地走村串戶湊軍糧,嘴説幹了,腿跑累了,但這比起上前線的戰士們都不算啥。”
“最後一匹布做軍裝,最後一粒米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説的是革命戰爭年代咱沂蒙山區的老百姓擁軍支前。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沂蒙地區人口約420萬人,其中就有21.4萬人參軍參戰,120萬人擁軍支前。沂蒙人民用小推車,將物資源源不斷推到前線,我的父親董長松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帶領40多個民兵支援兗州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
打淮海戰役時正值嚴冬,寒風呼呼地刮著,敵機不斷地狂轟濫炸,民兵們就推著小推車邊躲邊走。累了,在路邊輪流打個盹兒。餓了,簡單吃點紅薯、高粱面。渴了,砸塊河溝的冰塊含在嘴裏。鞋子跑掉了,顧不上回頭去找,腳磨出了血泡,也沒心思坐下來歇一歇……就這樣,他們輾轉數百里,終於把軍糧送到了前線,送到了子弟兵手上。
從小聽父親講這些往事,我們常常問他當年怎麼發動大家,這麼苦這麼危險為啥能堅持下來。父親説:“共産黨的隊伍是為窮人打天下,咱搞好給養保障,就是讓人民軍隊多打勝仗,讓咱老百姓趕快過上好日子。”
新中國成立後,父親依然履行著為人民軍隊多做事情的諾言。對於軍屬的事情,他更是時時刻刻掛念著。下雨時,軍屬家的房屋漏雨了嗎?冬天來了,軍屬家的屋子冷不冷?他總是讓我帶著人挨家挨戶看一看,問一問,想方設法幫助軍屬解決困難。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經過組織推薦、考察,父親有幸參加了盛典。那時他已接近百歲,看到威武雄壯的人民軍隊、如山如海的群眾隊伍,他不知不覺流下了淚水。“忘不了,忘不了啊!這是俺一輩子的榮耀……”如今,一説起閱兵的盛況,父親總是重復這些話。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全國上下都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許多人來家裏慰問父親。父親年紀大了、口音也濃重,我們全家人就成了他的翻譯。作為支前民兵的後代,我們願意將父輩的故事一代代講下去,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那段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口述人為山東臨沂市蒙陰縣桃墟鎮野老峪村黨支部書記董富君,肖家鑫、傅家德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10日 第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