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河灘區28個新建村臺社區全部實現分房到戶
“搬新家了,灘區群眾好日子開始了”
□孫濤 代明報道 在東明縣焦園鄉2號村臺,王夾堤村村民張水妮(右二)正往新家搬傢具。
“給了灘區老百姓這麼好的家,我們打心底感謝黨!你一定要把我的這句話寫進稿子裏。”今天,在菏澤市東明縣焦園鄉1號村臺,正在收拾新家的李新節動情地説。
今年5月底,隨著東明縣12個灘區村的村民選房、領鑰匙,山東黃河灘區28個新建村臺社區全部實現分房到戶。其中,9個村臺已經搬遷入住。
李新節的新家是棟2層小樓,140平方米。站在二樓望去,村颱風景盡收眼底。當天,李新節買的3個新櫥子送來了,安裝好櫥子,他迎來幾撥看新房子的親戚。大家喜氣洋洋,你一言我一語,談論最多的就是:“搬新家了,再也不怕水了,好日子開始了。”
黃河山東段長628公里,河槽和大堤之間形成1702平方公里灘區,60多萬群眾居住其間,百年來飽受水患威脅,安居難、出行難、上學難、娶親難、致富難,困擾著一代又一代灘區人。59歲的李新節,就曾見過幾次黃河發大水:“我這一輩子蓋了3次房子,別提有多難了。以後再也不用蓋了。”
遠離水患威脅,住上安全結實的新房子,過上幸福致富的好日子,是灘區群眾的共同心願。為了讓灘區居民早日搬入“穩穩的家”,山東省委、省政府把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這一民生工程作為脫貧攻堅重點任務,自2017年開啟灘區遷建大幕。
遷建工程涉及7市16縣區,包括外遷安置、就地就近築村臺等五種方式。東明縣是山東黃河灘區居民遷建的主戰場,全省28個村臺安置社區中,東明縣佔24個,安置人口近12萬人,佔全省村臺社區安置人口的94%。
四年時間過去,作為灘區遷建“難中之難”的新建村臺社區全部實現分房到戶。村民許紅偉領到新房鑰匙那一刻,抱著一挂鞭炮,一路小跑來到新房門前,歡快的鞭炮聲響徹房前房後。
“灘區群眾的好日子開始了,我們在見證歷史!”在沙窩3號村臺,看著搬進新家的村民,沙窩鎮鎮長邢鵬英抹了一把眼淚。四年來,全省近兩萬名黨員幹部、十萬多名建設者集結黃河灘,鏖戰大遷建,終結碩果。
據了解,圍繞保障灘區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東明縣正積極推進黃河灘區土地流轉,加快推進生態高效農業觀光示範園、萬畝虎杖種植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努力打造現代農業發展的聚集區和示範區,讓灘區群眾未來的生活更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