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預算績效管理擴圍提質年”活動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印發,明確17項重點任務,提出到2021年年底,省級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市縣兩級改革也要全面提速的目標要求。這意味著各級政府部門“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改革正加速升級擴面。
在政府過緊日子的常態化、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的背景下,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財政政策將聚焦“提質增效”和“更可持續”,重在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如何確保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一個重要路徑就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
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方案》明確提出探索政府預算績效評價機制。開展下級政府財政運作綜合績效評價試點,探索建立政府財政運作綜合績效評價機制,引導市縣不斷提高收入品質、優化支出結構,提升財政運作綜合績效。
擴大部門整體預算績效管理範圍。2021年省級部門整體績效管理範圍擴大至所有部門,同時組織2020年度33個省直試點部門開展整體績效自評,選取5個省級部門,開展部門整體財政重點評價。市級整體績效管理部門數量原則上達到50%,有序推動縣級部門整體績效管理試點。
拓展預算績效管理覆蓋領域。推進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採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債務項目等預算績效管理,探索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績效管理機制,逐步實現預算資金績效管理的無縫隙全覆蓋。
讓績效管理真正有用和有約束力是預算績效管理改革成功實施的關鍵。為此,《方案》進一步強化績效管理結果運用,在加大政策評價、綜合評估評價力度,強化重大政策和項目全週期跟蹤問效的基礎上,將績效結果應用情況納入對省直部門和市縣的考核範圍,督促各級各部門,充分運用事前評估、目標管理、運作監控和績效評價中形成的績效資訊,通過問題整改、完善政策、預算掛鉤等方式,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方案》還提出,探索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事前績效評估和重點政策項目績效評價機制,擴大向人大報告和社會公開績效資訊範圍,拓寬人大和公眾對預算績效進行監督的渠道。加強與人大、審計的協調配合,完善聯動推進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方監督作用,促進部門績效責任落實。
為推動市縣均衡發展,《方案》明確,根據財政部出臺的對下考核指標,適時調整省對各市預算績效管理水準考核指標體系,優化考核方式,督促市縣加快推進改革。加強績效管理改革重點縣動態管理,調整示範縣和突破縣“兩張清單”,加大對市縣的指導培訓,確保改革不掉隊,工作不脫節。(通訊員 吳國昭 唐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