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牢記囑託 紮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山東土地流轉首次實現“雲簽約”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和管理資訊網路平臺建設”。山東探索實施土地流轉“雲簽約”,不斷提高土地流轉效率。
填資訊、驗身份……輕觸手機,簡單幾步,武城縣劉王莊村村民于長治就把自家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這多虧了不久前武城縣在全省率先上線的“掌上農經”手機軟體。
“以前我把地都包給親戚朋友了,租金也比較低,租給合作社程式比較麻煩,也沒時間回去辦去。現在有了網上平臺了,租金也漲上來了,收益我也能得到保障。”武城縣李家戶鎮劉王莊村村民于長治説。
農民進城務工後,“誰來種地”成為難題。土地確權頒證後,山東支援農村黨支部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但資訊不暢、辦理麻煩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流轉效率,不利於規模經營。過去,劉王莊村就因為于長治等村民家中尚未流轉的“插花地”被農業公司拒絕託管。
武城縣眾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耿兆江告訴記者:“這種零散土地,我們就不掙錢,甚至賠錢。特別是農機服務、飛防服務這一塊,還有收割這一塊,無形當中我們的成本(一畝地)上升了二三十塊錢。”
要加快土地規模經營,就必須提高土地流轉效率。今年3月,武城縣依託區塊鏈等技術,上線“掌上農經”手機軟體,打造“網際網路+土地流轉+雲簽約”的服務模式,方便村民隨時隨地完成土地流轉。
僅用1個月的時間,劉王莊村原有的“插花地”全部網上流轉備案,1200畝地成方連片地交由農業公司託管,耕、種、管、收、儲、銷全鏈條服務。
“我們個人種的時候都得800多生産成本。託管的費用才640塊錢,每畝地能節省這100多塊錢。我這1200多畝地每年都能節省12萬塊錢的費用,節省下來的錢都是集體收益。”武城縣李家戶鎮劉王莊村黨支部書記李文令介紹。
目前,山東農村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全省土地流轉面積超過4100萬畝,土地流轉率超過42%,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省土地託管面積達到1.51億畝次。
閃電新聞記者 姚曉慧 德州臺 公維勇 楊娜 杜春明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