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碳減排量轉讓協議簽約儀式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標誌著中國首個“藍碳”項目交易正式完成。
據專家介紹,“藍碳”一般指海草床、紅樹林、鹽沼海岸帶生態系統固定的有機碳。當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三方在山東省青島市聯合舉行了“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碳減排量轉讓協議簽約儀式。
“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是中國首個符合核證碳標準(VCS)和氣候社區生物多樣性標準(CCB)的紅樹林碳匯項目。該項目在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支援下,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組織並與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合作開發完成。
該項目將保護區範圍內2015年至2019年期間種植的380公頃紅樹林按照VCS和CCB標準進行開發,預計在2015年至2055年間産生16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購買了該項目簽發的首筆5880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用於中和機構開展各項環保活動的碳排放。
據了解,該項目是中國首個通過“藍碳”碳匯項目實現機構碳中和的項目,交易所得將全部用於維持項目區的生態修復效果,同時也使周邊社區受益。(記者 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