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楊絮飄飛的季節,漫天的飛絮,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5月12日,記者在一家企業的車間裏,看到地上有一層楊絮,人一走動,楊絮漫天飛揚。而在冠縣,隨著兩種無絮雄株毛白楊新品種的問世,毛白楊飄絮的問題,有望得到“釜底抽薪”。
“每個組培瓶裏有5棵無絮雄株毛白楊新品種的組培苗,通過組建無菌體系,將葉片或腋芽放入培養基進行組織誘導,誘導出新組織後,再切段放入培養基繼代培養,達到一定數量後再轉入生根培養基誘導生根,然後通過溫室、蔭棚練苗後移入大田。現在,我們的組培室培育著20萬棵雄株毛白楊新品種幼苗。”在位於冠縣苗圃的北京林業大學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組培室,實驗室主任康向陽拿著組培罐,向記者介紹無絮雄株毛白楊新品種的繁育過程。
毛白楊是我國特有的鄉土樹種,具有生長快、壽命長、樹榦通直挺拔、樹形優美、樹陰濃等優點,是華北平原主要的造林綠化樹種之一,分佈區域有100多萬平方公里。而冠縣素有“毛白楊之鄉”的美譽。當地為了防沙治沙,建起了全國面積最大的以毛白楊為主的良種選育和推廣基地。保存有毛白楊種質資源2430份,黑楊、青楊種質資源400多份,楊樹無性係測定林200多畝,是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全國規模最大的毛白楊基因庫,為社會提供了良種苗木2000余萬株,遍及全國13個省市。
冠縣苗圃主任張有慧介紹説,1983年,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朱之悌經過多番考察,在冠縣建立林木良種試驗基地。那時,主要是搞毛白楊的良種選育,以用材林為主要方向,研究毛白楊的速生、優質品種。朱之悌著名的毛白楊三倍體就是在這裡研究誕生的。幾十年來,實驗基地選育了26個毛白楊優良品種,取得了12項科研成果,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北京林業大學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在冠縣試驗示範基地培育出的‘北林雄株1號’、‘北林雄株2號’兩個新品種,通過了國家林業局組織的專家鑒定和良種審定,而且已經完成初步擴繁,開始向社會推廣。”康向陽説,“北林雄株1號”和“北林雄株2號”兩個無絮白楊雄株新品種,是基於配子染色體加倍以及不同倍性體對輻射敏感性差異等理論,應用了種間雜交、花粉染色體加倍等技術手段獲得大量雜種後代,進一步經倍性鑒定、苗期對比試驗篩選,以及長期多地點優良無性係對比試驗等,從中篩選出的2個速生、優質且為雄株的三倍體新品種。
“飛絮的都是雌株,雄株品種不存在飛絮問題,而這兩個品種又為白楊中生長較快的。可以説,生長超過以往雌株品種的‘北林雄株1號’和‘北林雄株2號’,在治理楊柳飛絮中可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成為治理飛絮的關鍵。”康向陽説。
“一般的楊樹品種,胸徑2公分的賣到2.5元,而‘北林雄株’系列的價格比普通品種的要高三倍左右。待社會逐漸認可後,價格可能還會更高。”苗圃副主任宋建勇説。現在,他們正在進行大面積的育苗,今年市場上就能有一百多萬株,“已經有不少省市與苗圃聯繫,想購買雄株新品種。”
目前,冠縣已整合縣域內苗圃和林地、路域土地資源超過3萬畝,並與北林大達成協定,通過“北林雄株1號”“北林雄株2號”白楊雄株等林木新品種栽培和良種繁育試驗示範園建設,著力打造毛白楊雄株良種苗木産業,進一步擴大冠縣毛白楊品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