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産業扶貧:蒙山腳下的致富大棚

2017-04-11 09:31:54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郝永正 責任編輯:王雪 字號:T|T
摘要】2016年平邑縣共建設産業扶貧項目38個,帶動了3340戶貧困戶,7145人脫貧。今年,全縣儲備規劃産業項目73個,一期12個項目已完成方案編制,4月初全面開工建設,可帶動貧困人口3560人實現脫貧。

  中國網山東臨沂4月11日訊(通訊員 郝永正)四月,正是草莓豐收時節。近日,全國主流媒體採訪團來到平邑縣溫水鎮。此時,溫室大棚裏的草莓,勾起人的味蕾。

  在平邑縣溫水鎮花園村的溫室大棚裏,今年50歲的陳慶芳,正忙著摘除冗葉、剔去畸形的草莓果實。經過打點,一株株懸挂草莓的植株,綠葉襯紅果,煞是好看。

  陳慶芳直起身,抹去臉上的汗珠,輕捶幾下腰,看著收拾好的草莓,很是滿意。“能夠在家門口掙錢,還不耽誤家裏的事,這樣的活不好找,我得把這些草莓伺候好”樸實的陳慶芳説,要讓草莓勾起遊客的味蕾,真正成為“致富果”。

  陳慶芳是花園村的村民。因為尚未到農忙時節,想掙點收入的陳慶芳,來到村民左玉國承包的草莓大棚當起日工。“多的時候一天7、80塊,少的時候也得5、60塊,只要想幹就有錢”對於這份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的“營生”,陳慶芳挺開心。

  大約在六七年前,花園村成立合作社,40多戶村民入股,依託流轉的土地建起27個大棚,承包給村民。在外打工的左玉國敏銳地意識到,這是致富的好法子,一口氣承包了三個大棚。“三個大棚,既有草莓,也有西葫蘆,還有哈密瓜”左玉國説,以前如果在家門口能掙錢,是決計不會離家外出打工的。大棚多了,左玉國和妻子忙不過來,於是就有了“陳慶芳們”在大棚裏忙碌的身影。

  靠近蒙山腳下的花園村,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之草莓味道好,人們便口耳相傳,很快就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前來採摘。“要是週末,大棚裏到處是遊客,根本忙不過來”嘗到甜頭的左玉國,乾脆放棄了自摘自賣的打算,一心一意搞採摘,“自己摘著賣又忙又累價格波動也大,賣不出去不好儲存,採摘是個很好的辦法”。擁有2000多村民的花園村,有40余戶貧困戶。“左玉國們”的大棚,在雇工時優先考慮貧困戶,成為他們賺取收益的“好去處”。

  左玉國算了一筆去年的賬:一個大棚收入9萬多元,除去各種必要開支,仍能獲利4-5萬元。花園村的大棚,既讓承包者們發家致富,也增加了村民們的額外收入。

  而在幾百米外的仁孝村,則獲得了另外一劑脫貧致富的“良方”。2016年年底,平邑縣投資100余萬,為仁孝村建起10個鋼結構大棚,租給承包戶使用。承包戶一年拿出8千多元的收益,交由鎮上代管。這其中,既有給村民流轉土地的費用,也有貧困戶的費用。

  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可以租種大棚,也可到大棚裏打工。根據季節不同,打工者一天能獲得50—80元的收益,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將獲得不同的扶貧金,扶貧金從大棚租賃費用中支取。

  仁孝村有28戶貧困戶。“這些人中,有年老體弱的,有因病致貧的”村書記兼村主任張君先介紹,溫水鎮仁孝村旅遊扶貧基金項目,建成的大棚項目權屬歸村集體所有,以承包經營的方式實現收益,實現了當年建設、當年建成、當年受益,可帶動28戶貧困戶脫貧,每戶年增收3000余元。

  “這裡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上市,持續到五一前後,價格最高時40元一斤。種植戶年收入7到8萬元”平邑縣扶貧辦主任楊加亭向媒體記者介紹平邑産業扶貧時説,溫水靠近蒙山腳下,大量遊客前來,為發展草莓採摘採摘提供了穩定客源。

  花園村和仁孝村的“致富脫貧經”,是平邑縣深入推進産業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2016年平邑縣共建設産業扶貧項目38個,帶動了3340戶貧困戶,7145人脫貧。今年,全縣儲備規劃産業項目73個,一期12個項目已完成方案編制,4月初全面開工建設,可帶動貧困人口3560人實現脫貧。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