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為何對谷歌“亮劍”

2017-06-30 11:31:32 來源:西部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歐盟試圖建立“保護性歐洲”,在不斷收緊內部市場監管的大環境下,不排除歐盟反壟斷機構未來再度對包括谷歌在內的外國企業“亮劍”。近日,歐盟委員會對谷歌公司開出了24 2億歐元的“天價罰單”,創下歐盟反壟斷史上的罰單金額之最。

  歐盟試圖建立“保護性歐洲”,在不斷收緊內部市場監管的大環境下,不排除歐盟反壟斷機構未來再度對包括谷歌在內的外國企業“亮劍”。有歐盟人士認為,此案不僅使歐盟監管部門對跨國網際網路巨頭産生了震懾作用,還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他國政府效倣,其間帶來的相關正負效應尚需觀察。

  近日,歐盟委員會對谷歌公司開出了24.2億歐元的“天價罰單”,創下歐盟反壟斷史上的罰單金額之最。歐盟委員會競爭總司此前耗時近7年,分析了多達17億個搜索指令,對谷歌在歐盟地區的商業行為作出了壟斷定性,可謂“七年磨一劍”。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委員會競爭事務委員瑪格麗特·維斯塔格針對上述事件評論時認為,歐盟的這一決定“未來將構成對其他谷歌産品合法性審查的先例”。這似乎意味著,在歐盟試圖建立“保護性歐洲”,不斷收緊內部市場監管的大環境下,不排除歐盟反壟斷機構未來再度對包括谷歌在內的外國企業“亮劍”。

  歐盟此次處罰決定可謂“蓄謀已久”。2010年,大量來自垂直搜索領域企業向歐盟投訴,指控谷歌憑藉其搜索引擎市場優勢地位,謀取網路商業競爭的“不正當優勢”。歐盟委員會隨後宣佈對谷歌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由於谷歌在歐洲當地的平均市場佔有率超過了80%,在部分國家甚至主導了九成以上的行業份額,歐盟委員會在開展此項反壟斷調查時不僅考慮到了可能引發的市場連鎖反應,也充分預估到了最終判決結果給美歐關係帶來的衝擊。因此,有歐洲媒體認為,歐盟委員會此番判決堪稱“史上最富政治意味”的反壟斷調查結果。

  歐盟為何選擇在當前這個時間點對谷歌施以天價處罰?其深層原因或許還是來自於歐盟當前面臨的內外環境。

  當前,歐盟身處一體化進程“十字路口”,面對一系列考驗,歐盟領導層亟需找到一個能夠團結大多數成員國意見的“合作切入點”。對內,歐盟為搶佔新一輪産業革命制高點,近期加快了對內部數字單一市場的建設進度。特別是在網路數據監管、電子商務環境規範等領域動作頻頻,表現“敏感”。據愛沙尼亞駐歐盟大使卡佳·泰勒近日介紹,愛沙尼亞在今年下半年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後,首要目標便是推進歐盟數字單一市場建設。在此期間,歐盟將“充分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己方市場利益不受侵害。對外,儘管歐盟依然自詡全球自由貿易的“旗手”,但近期先有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聲稱歐盟在貿易領域“不能繼續天真”,後有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歐盟峰會期間拋出建設“保護性歐洲”的提議,無一不是強調歐盟需要在全球貿易事務中“自保優先”。因此,有部分歐洲輿論認為,谷歌案在某種程度上是歐盟對“美國優先”的一種回應。

  不過,儘管這張“天價罰單”背後的政治意涵引發了業界廣泛關注,但美歐關係的“基本盤”因此受到明顯震蕩的可能性並不大。首先,美歐近年來在貿易領域的“相愛相殺”並非新鮮事,雙方在反壟斷調查中互有攻守,在歐盟競爭總司格外“青睞”處罰美國大型跨國科技企業的同時,美國亦針對法國巴黎銀行、大眾汽車等歐盟跨國巨頭還以顏色,雙方“鬥法”實際上已成常態。其次,歐盟的判決同樣使部分美國企業受益。不少與谷歌存在競爭關係的美國企業此次亦在“背後捅刀”,包括微軟、甲骨文、Yelp等美國企業不僅積極遊説歐盟委員會開展對谷歌的調查,還在相關判決結果結束後第一時間表態“支援歐盟的決定”。最後,儘管存在政治背景,但歐盟在調查階段始終強調“在商言商”,邏輯縝密。儘管當下美歐關係微妙,但鋻於歐盟自啟動此項調查至今已有近7年時間,相關取證嚴謹細緻,所抓“把柄”正中谷歌要害。因此,即使谷歌事後提出將“持續上訴”,但“花錢消災”似乎已經是無法避開的選項。

  未來,歐盟處罰谷歌的影響或將持續發酵。據悉,歐盟委員會接下來還有可能對谷歌發起“利用安卓手機系統牟取不正當競爭優勢”,以及“利用搜索引擎遮罩競爭對手廣告”兩項指控。有歐盟人士認為,此案不僅使歐盟監管部門對跨國網際網路巨頭産生了震懾作用,還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他國政府效倣,其間帶來的相關正負效應尚需觀察。(原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陳 博)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