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重慶“最複雜立交”:其實並不容易走錯路

2017-06-02 10:01:39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5月31日,不少車輛穿梭在已經完工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上。昨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位於南岸區的黃桷灣立交,儘管連接方向眾多、匝道眾多,但識別性很好,並不容易走錯。目前黃桷灣立交匝道基本通車,但由於連接江北國際機場的線路未通,整個系統全部打通要到年底。

  5月31日,不少車輛穿梭在已經完工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上。據悉,黃桷灣立交橋有五層結構、15條匝道向8個方向延伸而去,被譽為“重慶主城最複雜立交”。陳超 攝

  □項目設計負責人:它充分結合地形高差,是一座資源節約型立交

  □本報記者實地調查:儘管連接方向眾多、匝道眾多,但識別性很好

  □建設主管部門:科學設標牌,即使走錯路,最近五六百米即可調頭

  被一些人稱為主城“最複雜立交”的黃桷灣立交,近日刷爆朋友圈(本報5月30日報道)。

  昨日記者實地調查發現,位於南岸區的黃桷灣立交,儘管連接方向眾多、匝道眾多,但識別性很好,並不容易走錯。

  這個主城“最複雜立交”是如何出爐的,當年是如何設計和建設的?記者採訪了黃桷灣立交項目設計負責人,為你揭秘它背後的故事。

  5月31日,不少車輛穿梭在已經完工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上。據悉,黃桷灣立交橋有五層結構、15條匝道向8個方向延伸而去,被譽為“重慶主城最複雜立交”。陳超 攝

  方向眾多

  連接3條快速路8個方向

  重慶勘察設計大師李小榮是林同棪國際工程諮詢(中國)有限公司總工,公司承擔了黃桷灣立交的設計工作。

  李小榮介紹,黃桷灣立交是多條道路立體交叉形成的樞紐型立交,實現了各等級道路之間的轉換,考慮了近期與遠期的分期實施方案。

  黃桷灣立交是三橫線上聯繫東部新城和主城區的重要節點。具體來説,主城路網三橫線以朝天門大橋形式跨過長江,向東上跨騰龍大道,形成彈子石立交;穿越重慶市原第二監獄後上跨內環快速,形成了黃桷灣立交;向東下穿慈母山,形成慈母山隧道,最後止于茶園片區。

  黃桷灣立交上下分五層,連接3條快速路、1條低等級路,共8個方向。其中,3條快速路分別是內環快速路、三橫線、新機場快速路;8個方向分別是廣陽島、江北國際機場(寸灘大橋)、涂山鎮、大佛寺大橋、朝天門大橋、彈子石、四公里、茶園8個方向。國內外少見的三條快速路相交形成了樞紐型立交,交通功能決定了立交的複雜性。

  “黃桷灣立交多達20條匝道,解決的交通流向超過20個。”李小榮説,“有快速路與快速路的連接,也有快速路與低速路之間的連接,兩套體系功能比較明確,層級比較分明。”

  “黃桷灣立交是一座資源節約型立交,充分結合地形高差,形成以定向匝道為主的五層立交,充分利用原來立交的用地,減少對周邊環境的衝擊,實現土地節約利用。”李小榮説。

  5月31日,不少車輛穿梭在已經完工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上。據悉,黃桷灣立交橋有五層結構、15條匝道向8個方向延伸而去,被譽為“重慶主城最複雜立交”。陳超 攝

  過程曲折

  方案多次修改,5年才確定

  其實,黃桷灣立交是原盤龍立交的“變身”,其變身過程比較曲折。

  李小榮介紹,立交的設計最早是在2004年,但隨著城市交通建設的飛速發展,經歷了多次修改,花了5年時間才確定方案。

  黃桷灣立交原址是內環快速路上的盤龍收費站,盤龍立交原有4條匝道。2004年,朝天門長江大橋啟動,東、西引道同時要進行設計,其中東引道包括南岸區的彈子石立交、黃桷灣立交,西引道包括江北區的五里店立交、對山立交。黃桷灣立交就是在盤龍立交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造。

  當時,有30多個設計師加入了設計團隊,林同棪國際橋梁事業部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劉幫俊是項目設計負責人。

  劉幫俊介紹,2004年第一次黃桷灣立交設計主要是連接彈廣路,為朝天門長江大橋服務。但到了2007年之後,附近新增加了很多通道,峽江路、慈母山隧道相繼規劃建設,黃桷灣立交的設計也要作出重大修改,並連接規劃中的峽江路。

  後來,機場快速路建設啟動,需要直通江北國際機場T3A航廈,而且三橫線繼續往東延伸到茶園。直到2009年,黃桷灣立交的設計方案才最終確定。

  5月31日,不少車輛穿梭在已經完工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上。據悉,黃桷灣立交橋有五層結構、15條匝道向8個方向延伸而去,被譽為“重慶主城最複雜立交”。陳超 攝

  難點眾多

  地形複雜高差達40米

  黃桷灣立交規模大、匝道多,被譽為主城最大、最複雜、功能最強大的“樞紐型”立交。

  “但是,複雜≠識別性不好,各個方向交通有序分流,交通組織識別簡單,讓你很容易找到,避免開攏了才發現走錯路。”李小榮説。

  黃桷灣立交設計的難度有哪些?劉幫俊介紹,一是連接的方向眾多,交通組織非常難。正是有了精心的交通組織設計,儘管匝道眾多,但仍然識別性非常好。比如,快速路主線轉向交通採用單一齣口,避免多出口導致識別困難;而且每個分流點交叉口只是“一分二”,只有兩個方向選擇,容易辨別方向。避免了有的立交“一分多”難以快速分辨的情況。

  二是在既有立交的基礎上施工。劉幫俊説,當時定了一個最基本的設計原則,就是原盤龍立交的交通功能不能削弱,內環快速路在施工期間不佔車道、不佔凈空、不限高,儘量減少對內環快速正常通行的影響。原盤龍立交只作了優化,沒有動“大手術”,新增匝道後變身為黃桷灣立交。

  三是現場高差為40米。佈置五層立交的高差約為29米,地形複雜是一大難點。立交充分利用自然高差佈置多層匝道,實現了“快速路與快速路”、“快速路與低速路”之間的連接,讓車輛出行便捷。

  四是黃桷灣立交橋梁跨越既有道路次數多,有的匝道跨越內環路基,有的匝道跨越內環橋梁。立交施工採用了多種特殊結構和施工工藝,如頂推施工;並首創高墩大跨斜彎橋採用鋼管混凝土格構柱設計。

  5月31日,不少車輛穿梭在已經完工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上。據悉,黃桷灣立交橋有五層結構、15條匝道向8個方向延伸而去,被譽為“重慶主城最複雜立交”。陳超 攝

  分期修建

  茶園10多分鐘可到機場

  2009年,黃桷灣立交正式動工。工程分兩期實施,一期為朝天門大橋—慈母山隧道主線與內環快速連接密切相關的項目,二期為與機場快速相關的項目。

  立交匝道也是分期通車,到今年5月基本全部建成。整個黃桷灣立交修建歷時8年時間。

  目前黃桷灣立交匝道基本通車,但由於連接江北國際機場的線路未通,整個系統全部打通要到年底。

  新的機場快速路正在修建中,起于江北國際機場T3A新航廈,往南經回興與金興大道相接,在跑馬坪與渝長高速連接,新建寸灘大橋跨長江,與黃桷灣立交相接,最後到達茶園。

  寸灘長江大橋將於年底建成,整條道路也將在年底同步通車。屆時,從茶園到江北國際機場,僅需十幾分鐘時間。

  立交橋上駕車走錯路 調頭要上周邊低速路

  開車經過黃桷灣立交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專業人士提醒,黃桷灣立交的匝道高架橋比較多,是快速路相交形成的立交,不設置“U”轉。如果駕車走錯路想調頭,不要在立交橋上亂轉,可以開下立交橋,到最下層的彈廣路上調頭;黃桷灣立交與相鄰立交距離較近,也可以到下一個立交掉頭。

  針對人們擔心容易迷路的問題,南岸區建設主管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立交橋建成後,將通過科學、合理的道路標誌標牌,引導車主正確駕駛。即使走錯路,最近的五六百米就可以調頭。正常情況下通過立交橋,用時不到一分鐘。

  重慶還有這些“網紅立交”

  ○融僑立交

  位於南岸區,融僑半島轉轉橋,它是一座罕見的全方位720°旋轉立交,遠看就好像一座兩層轉盤。

  融僑立交的圖片也經常被網友轉載。由於山城地形特殊,立交橋高差大,如果直接連接會陡到無法行車,最後只有採用旋轉立交的方式。駕車順著匝道螺旋而上,其實並不危險。

  ○蘇家壩立交

  由菜園壩大橋北岸向南岸行駛,接南岸區海銅路有一座讓人驚嘆的螺旋形立交橋,薄薄的梁體,高聳的橋墩,加上大半徑螺旋匝道,乘車進入該立交橋後,在高處能看到讓人驚嘆的美景。

  為了解決菜園壩大橋與海銅路之間30米的高差,蘇家壩立交採用螺旋形展線方式銜接,最終形成了72米高的匝道橋。本報記者 蔣艷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