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去陵園祭奠逝者的人們逐漸增多。除了去墓地獻花燒紙,很多人來到花壇,以放飛氣球、立風車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哀思。
“入土為安”是我國安葬親人最傳統的方式,然而隨著墓地的逐漸飽和,綠色殯葬的改革,花壇葬、樹葬等生態安葬日益被人們所接受。雖然生態安葬率在逐年升高,但目前仍受觀念、土地、資金的限制。
(3月28日,濟南玉函山公墓公益生態葬現場,家屬正在祭奠親人。)
傳統墓地幾近飽和,生態殯葬被力推
“看,最高的那個,就是我大伯的風車。”3月28日,在玉函山安息園,蘭小萍和親人們將大伯的骨灰盒,深埋在了山東省濟南市玉函山腳下的花壇中,每個位置安放了一個風車。向鐫刻著所有逝者的墓碑鞠躬以後,蘭小萍放飛了手中的氣球,以此寄託哀思。
這是在濟南玉函山公墓舉行的山東省暨濟南市2017年節地生態葬安葬及共祭儀式,30位逝者家屬依次將裝有骨灰的花壇按照編號放入花穴,集體默哀並集體鞠躬悼念。“大伯一生沒有結婚,無兒無女,把他葬在花壇,還能不孤單。”蘭小萍説,“我大伯是低保戶,選擇花壇葬等生態安葬的話,還是免費的。”
夏女士母親于去年12月去世,遺體火化後,姊妹三人暫時將母親骨灰寄存,準備參加濟南市每年一度的海葬。今年2月,得知有花壇葬,姊妹三人商議後,便選擇了這種方式,“畢竟離家近,方便祭奠親人”。
歡迎廣大網民為中國網山東提供新聞線索,積極投稿。中國網山東熱線電話:【0531-88556593】 投稿郵箱:zgwsdchina@126.com 中國網山東微網志:http://weibo.com/aixinqiye 微信公眾號 :sdpd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