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清的行李箱和包裹,成為這兩天浙大校園的一景。辦完入學手續,6000多名新生就正式成為浙大的一分子,開始了他們的大學生活。
籠統來説,今年這屆學生大多出生於1999年,從某種意義上説,他們也成為最後一批90後大學生。明年,00後就將殺入江湖。
每個行李箱,都是一個故事,代表著每個人獨特的個性和記憶。我們在浙大校園裏隨機採訪了幾名新生,他們的行李箱裏中,又裝著怎樣的故事?
一個陶瓷杯
代表著對雙胞胎妹妹的思念
本文圖片均來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來自諸暨的小壽是浙大工科試驗班(材料與化工)專業新生。她的行李裏,最為特殊的,是一個陶瓷杯。
“這是我妹妹送給我的。”小壽説。姐妹倆是雙胞胎,妹妹考上了浙江警察學院。
“我們家老二,可瘋了。”壽媽媽拿出手機,翻出妹妹的照片,笑著説。照片上的妹妹一頭乾淨利落的短髮,瘦瘦高高的,和穿著背帶裙外表文靜的姐姐相比,顯得很爽朗。從小到大,一直都在一個學校讀書,有時還是一個班。高考後,分離是必然的了,於是姐妹倆決定互送對方一個禮物,以做紀念。
“我們最後選中了一套‘情侶杯’,一人一個。杯子這樣的東西,每天都能用到,能夠時時想起對方。”小壽將杯子擺放在寢室顯眼的位置,“是不是很好看?”
浙大新生入學這天,正好是姐妹倆的生日。
“警校管得很嚴,妹妹不能請假出來一起過生日,所以只能遠遠地祝福她生日快樂。”小壽説。
最奇特的行李:
整整四箱黑襪子
小趙是浙江大學應用生物科學(農學)專業的新生,她的行李中,有整整四大箱黑色的襪子。錢報記者見到她的時候,小女孩正站在椅子上,費力地把一箱襪子放進櫃頂上。
“軍訓的時候,要求學生都要穿黑色的襪子。要不然,踢正步的時候,五顏六色的襪子,多不美觀啊。”小趙踮著腳,整理櫃子頂上的紙箱。
可是,小趙帶這麼多襪子,並不是自己穿的。“我將來想創業嘛。我覺得,軍訓就是個不錯的商機,把這批襪子賣出去。”小趙説,自己老家正好有家襪子企業,進貨方便,於是來報到時就順便帶了些,先看看行情。
小趙自己弄了個微信公號,第一批襪子放在網店裏按成本價出售,上架兩天就被搶購一空,“主要是為了吸粉嘛。”有人下單後,在校園範圍內,會有專門的同學按照約定的時間送貨到府。
賣襪子的H5宣傳頁,是小趙自己做的,弄了一個通宵。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個通宵。小趙説,有個學姐聽説後,覺得挺有意思,跑過來幫忙設計公號的頭像。還有些同學,免費幫忙做客服和配送。
“我想做成一個自己的品牌。”剛剛開始大學生涯的小趙説。
一套羌服
代表對家鄉的懷念
來自四川阿壩州的凡凡,是浙江大學人文科學試驗班(外國語言文學)大一新生,這次來報到,她的行李和別人最不一樣的,是一套羌服。
羌服,是羌族的民族服飾。或棉布,或錦緞,不論男女,清一色都是右衽(右襟壓左襟)的長衫。凡凡告訴錢報記者,自己的第一套羌服,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獲得的。“到了這個年齡,每個羌族孩子,都會擁有一套羌服。”凡凡説,“在族裏傳統的節日,大家都會穿上羌服,點起篝火,唱歌跳舞。”
“雖然我不太會跳羌族的舞蹈,但是我還是會去大廣場上,看大家跳舞。”凡凡的第一套羌服,不幸在汶川大地震中丟失了。
“這次來浙江上大學,我想要帶點家鄉的東西,也算是個紀念。”凡凡説,“家裏聽説後很支援,爸爸就託人做了一套新的羌服,鄭重地放進行李箱中。”
被問及在杭州上學有什麼不習慣的地方,凡凡説:“就是浙江的菜會比我們那裏鹹一點,其他都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