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煥新”教師“跟進” 全面改薄跑出“德州速度”

2017-07-14 09:02:57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慶雲縣委、縣政府將金書小學東側的60畝商業用地改成教育用地,投資2700萬元,按36個教學班的規模,新建了一所雲龍小學。”張書鵬介紹,按照規劃,德州五年內將新建、擴建中小學265所,改造薄弱學校891所,力爭兩年內解決“大班額”問題,三年內完成薄弱學校改造任務。

  文/齊魯晚報記者李榕劉瀟通訊員王建建王培培

  片/本報記者馬志勇通訊員賈鵬

  硬性指標下快速見成效

  慶雲縣金書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超大班額學校。以前,70多個人擠在一間56平方米的教室裏,前後課桌相隔不到20釐米,學生只能側身進出。

  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慶雲縣委、縣政府將金書小學東側的60畝商業用地改成教育用地,投資2700萬元,按36個教學班的規模,新建了一所雲龍小學。教學硬體和軟體的提升,徹底解決了多年來金書小學面臨的困局。作為曾經的“落後”縣,短短4個月時間,慶雲縣大班額竣工率全市排名直線提升4個位次,“全面改薄”竣工率也躍升至全省第三、全市第一,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慶雲速度”。

  而這些,得益於德州市委、市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把學校建設工程作為考核各級黨委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內容,明確學校建設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市、縣簽訂目標責任狀;市委多次召開常委擴大會專題研究學校建設工作;各縣市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對“全面改薄”和解決大班額工作直接挂帥,現場辦公,全力推進。這也意味著,在德州,全面改薄、解決大班額,成為了一項不折不扣的剛性任務。

  “全面改薄”竣工率全省第一

  “今年4月,相衙鎮中心小學新建的教學樓竣工,孩子們每天在功能齊全的教室裏上課,一點也不比城區孩子的就學環境差。”寧津縣相衙鎮教辦主任孫蘭傑告訴記者,這所農村小學如今舊貌換新顏,校園裏的文化雕塑區、四百米的塑膠跑道、新建的籃球場等,成了孩子們課間嬉鬧、放飛自我的天堂。

  今年9月1日,始建於1995年的陵城區王奇小學全體師生,將從平房教室搬入新教學樓中,學校實現教學區與運動區分離的格局“。雖然施工期有壓力,但還是很開心。以前迫於條件無法開展的活動也將提上日程。”徽王莊鎮教管會主任王治國稱,有了硬體設施,老師、學生的工作學習環境將大幅改善,農村孩子們將享受到與城市孩子一樣的教育。

  據悉“,全面改薄”是國家推進教育公平和社會公正的有力措施,按照山東省“全面改薄”的相關規劃,德州將在5年內投入資金123億元,大力實施“全面改薄”和解決城鎮大班額工程。截至目前,“全面改薄”工程828所學校開工,校舍累計開工面積266萬平方米,開工率129.1%,竣工校舍面積220萬平方米,竣工率107.03%,開工、竣工率均為全省第一位。

  “通過‘全面改薄’過程的實施,大部分學校的校舍、圖書、實驗儀器、運動場、學生宿舍、食堂等基本滿足需求,辦學條件大幅度改善。”德州市教育局局長張書鵬介紹説。

  解決大班額新增學位10.38萬個

  你能想像出一間教室裏,學生們擁擠在有限的學習環境中,由於座位間距太近,學生稍微一動,後面的桌子就會跟著晃動的場景嗎?而這正是陵城區臨齊街道明德小學六年級三班的日常狀態。這所學校平均每個班級有80幾名學生,大班額問題嚴重。然而,9月1日起,學校將增加11個教學班,每班學生將減少為45人。

  禹城市張莊中學也是一所典型的大班額學校。校長孫海忠曾多次訴苦:“‘人滿為患’的課堂,難以形成互動,不僅違背教學規律,也給教師帶來巨大工作壓力。”

  孫海忠説,新校建成後,不僅校園環境得到改善,教學品質得以提高,還有不少學生慕名轉校前來就讀“。之前,我在別處就讀的學校,一個班有80多個同學。今年轉學來到這裡,班上只有40余人,環境很好很安靜,加之學校是全寄宿制,老師可以照顧到每位同學,學習起來更加紮實。”該校八年級一班劉宇航説。

  按照規定,小學班額超過45人,初中、普通高中班額超過50人即為大班額,超過66人則為超大班額。就在一年之前,大班額在德州還較為普遍:全市城鎮中小學共有560所,教學班9954個,其中大班額6768個,佔67.99%;超大班額2733個,佔27.46%。尤其是在高中階段,94%的班級存在大班額情況。

  全力實施解決大班額工程後,德州有254所學校項目開工,佔規劃學校數96.2%,校舍開工面積256.8萬平方米,開工率108.7%;182所學校項目竣工,佔任務數的68.93%,竣工面積159萬平方米,竣工率67.3%;新增學位10.38萬個,佔任務數的51.73%。開工率、竣工率均列全省第五位。

  教師招聘成長效機制

  禹城市李屯鄉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經濟比較落後,學校建設和師資力量都比較薄弱。現如今,這所地處偏遠的學校每個角落都有了巨大變化。

  “李屯鄉共有兩所學校,近幾年,學校師資配備得到市裏的大力支援,每年補充教師十名以上。”禹城市李屯鄉教辦主任李天強告訴記者,對於新進教師,教育部門爭取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三年以來,該鄉先後調整小學校長三名,年齡最小的只有30歲;並且在每所學校儲備中層幹部一到兩名,有效提高了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

  李屯鄉的變化只是德州市破解教師短缺的一個縮影。為解決教師超編缺人、年齡老化等現狀,德州市多措並舉,增量提質,建立“退一補一”長效機制,通過後備教師、臨時編制專戶、政府購買服務、教師招聘面試前置、面向重點師範院校直接選聘教師等政策措施,兩年內新補充教師6346名,完成配備任務率為69.64%。與此同時,著眼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出臺《德州市中長期教師培訓提升規劃》,兩年來,有3200余人次的校長、5600余人次的骨幹教師參加省以上高端培訓。啟動實施第一批150名德州名師培養工程;正在遴選100名年輕教師赴教育發達地區跟崗培訓;面向全國招聘128名高端教育人才,德州教育逐漸走進全國視野。

  據悉,2011年以來,德州市共招聘教師1.35萬人,2017年已落實編制內中小學教師招聘計劃1533人,安排310名師範類大學生到農村學校實習支教,年內爭取新招聘教師2600人“。通過提升學校的辦學條件,促進城鄉義務教育的均衡,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都能上到好學校。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這是德州給出的承諾。”張書鵬介紹,按照規劃,德州五年內將新建、擴建中小學265所,改造薄弱學校891所,力爭兩年內解決“大班額”問題,三年內完成薄弱學校改造任務。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