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孩子們表現得很積極。
把8歲的孩子當博士帶,這腦洞開得足夠大!上個月,38歲的博士生導師周慶幹了一件“不務正業的事”,給兒子和兒子的三個小夥伴辦了一場為期5天的“培訓”,用帶博士的方式帶孩子們玩了一圈。
突發奇想
用帶博士的方式,帶八九歲孩子
7月12日下午,在沙坪壩區某小區,記者在周慶的家裏見到了他。周慶是重慶大學電腦學院的教授,38歲,已經當了4年的博士生導師,現在帶著兩個博士生。他説,自己的主業之一是帶博士,副業就是帶兒子。
“我也是突發奇想,想將自己日常授課的經驗移植到幾個八九歲小孩身上。”
朋友無意中知道了周慶這個想法,也要求讓孩子來體驗一把。最終,大家做了一個決定,把這場培訓的週期定為5天,6月19日至23日,一共4位年齡相倣的小朋友(男女各2人)參與其中,每天從早晨9點開始,下午5點結束(其他時間“該咋玩咋玩”)。
周慶正在給孩子們上課。記者 平索茜 攝
精心引導
啟發孩子思考,培養孩子錶達能力
周慶帶著這四個娃,一步步從選題、查資料、實地調研、論文、PPT、思維導圖等做起,一共安排了15個大的活動,都是模擬博士研究的日常,“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其實,和普通的孩子一樣,這個年齡的孩子精力集中的程度有限,不可能正兒八經獨立完成任何環節。”周慶説,他逐步引導孩子們,將各個環節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就拿選題來説,周慶給孩子們準備了10個和猩猩有關的選題,一個個討論。“所謂討論,其實就是引導他們發言。”周慶説,在所有的環節中,他更注重交流的過程。
除了選題,周慶還和孩子們查資料、觀看紀錄片,甚至教他們在一些官網和論文網站上查閱資料。周慶列了一些“小目標”,包括:讓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演講將近20頁的PPT,自行設計問題採訪10位遊客,將30個概念組織成一幅圖畫,並寫出符合大學標準的800字論文等。
結果喜人
論文有板有眼,分組知識競賽不分上下
PPT、思維導圖、論文,這些東西對一個8歲的孩子來説,是否太難?要知道,參加這次活動的,還有兩個孩子從來沒有做過PPT,更別提思維導圖和論文了。
“只要想學的話並不難,而且我本身也沒有作硬性要求。”周慶説,孩子學東西的能力超乎想像。記者參觀了幾位同學的“成果”,他們的思維導圖,能夠把幾十個邏輯關係理清楚,寫的論文,用語雖然還是8歲孩子的,但詞句之間有邏輯,格式上有摘要、正文、引文、鳴謝等等,有板有眼。
最後一場,他把孩子們分成兩組,每組設計了30個問題進行知識競賽。“兩組都答對了29道題,全是和這次課題(黑猩猩)有關的知識,問題有深有淺。確實讓我驚艷,最後只好‘猜硬幣’才決出輸贏。”
■他説
過程和結果,都讓人很驚艷
7月11日,那場培訓後兩個多星期,周慶抽空,在自己的個人公眾號上分享了這次活動的細節和心得。他用近七千字描述、記敘和總結,“希望分享給更多的家長”。
周慶説,整個活動,就是他實踐自己奇思妙想的一個行動,自然也沒有收朋友任何費用。這種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帶著孩子們一起學習、體驗,過程和結果都讓他驚艷。
“我這些年帶過很多學生做研究,看到許多優秀的孩子不能清晰地表達個人的想法或者在交流過程中缺乏自信。”周慶説,他這個活動,帶著孩子們以“博士”的方式玩了一圈,也希望對孩子們的成長有所幫助。
帶著孩子們玩了一圈,希望對他們成長有幫助。
■朋友説
孩子很喜歡,到了時間不願意走
“孩子的收穫還是不小。”參加活動的孩子的家長之一鄭女士告訴記者,周慶的方式和普通培訓班一味“灌輸”的方式不同,更加注重引導。
“他在引導孩子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例如,自己在做PPT時,應如何表達,借助什麼樣的畫面,等等。孩子自己有一個思考的過程。”
對於“周叔叔”的上課方式,孩子也覺得很新穎,每天早九點晚五點的課程,鄭女士的孩子常常“到時間了還不願意走”。鄭女士家孩子最喜歡的環節,是討論的過程中可以有感而發,隨時提問題,也喜歡觀看紀錄片的感覺,“跟平時還是不一樣”。
■專家觀點
非常有創意,但家長不可盲目嘗試
我市知名獨立學者、資深教育專家林浩認為,這位教授培養孩子的方式非常有創意,應該算得上很另類的“興趣班”。如果其出發點不帶有功利性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且還能達到相應的效果,不妨視為對素質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嘗試。
林浩同時強調,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體差異,對不喜歡這種鍛鍊方式的孩子萬萬不可強求,同時老師在實施這個項目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孩子在該年齡段的心理訴求和情感訴求,避免造成智力上的拔苗助長。
林浩同時提醒所有的家長,對於任何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既不要盲目的肯定,也不要盲目的否定,更不要盲目地進行嘗試。比較理性的做法是,多觀察一段時間,看看這種方式是否符合教育規律,是否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是否符合孩子的個性。本報記者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