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裏的感動》被編入了教科書。
還記得天臺那位身著黑色衣服、笑起來很可愛的陽光少女張靜初嗎?去年清明節前夕,她在公交車上偶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奶奶,當時老奶奶身體不適當場嘔吐,全車人避之不及,唯獨張靜初不嫌臟臭,用書皮幫老奶奶接嘔吐物,並用餐巾紙擦乾凈吐在地上的吐物,等到站後下車回家。同車目擊者季忠林先生深受感動,百忙中抽出兩天時間找到張靜初的學校,將張靜初做好事的事情告知學校,希望對其進行肯定和表揚。對此,錢報記者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詳見本報2016年4月12日,13日相關報道)。昨日,記者獲悉,錢報報道的張靜初善舉的內容已被正式錄入山東省中小學必修教科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小靜初長成了亭亭玉立大姑娘 成績優異的她希望到北京唸書
昨日,記者再一次在天臺縣街頭鎮張靜初的家中見到了這位女孩。
和之前印象中那個穿著黑色衣服、有些靦腆緊張的小姑娘比起來,眼前的張靜初已經長高了半個頭,穿著一身雪白的裙子,一如既往地愛笑,笑容甜極了。
天臺小姑娘張靜初。
“最近學習挺忙的,因為下個月我就小學畢業了。”張靜初告訴記者,她現在每天非常用功地學習,希望在6月底的畢業考試中獲得優異的成績。
事實上,張靜初在班裏成績已經名列前茅了。媽媽項女士自豪地告訴記者,就在前些天的統考中,張靜初的各科成績基本都是穩居班裏第一名。“不過張靜初對自己還是‘不滿意’,她要求自己做得更好,她的夢想啊,是希望將來能夠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深造。”
“老師教育我們要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現在打下紮實基礎,將來才能夠為社會多作貢獻。”説起一年多前讓自己“出名”的那件事,張靜初羞澀地擺擺手,説那真的是很普普通通的舉手之勞,以後如果碰到類似的事情,她還是會毫不猶豫站出來。“將心比心,如果是我們自己家的老人在外頭吐了不舒服了,我們肯定也希望有人可以來幫一把。”
“美德少年”的影響力逐漸體現 學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張靜初”
記者了解到,張靜初的感人事跡經錢報連續報道後,在社會各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張靜初在台州市獲得“感動台州人物”的提名,同年還被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文明辦、少先隊浙江省工作委員會聯合評選為“最美浙江人·身邊的美德少年”。
張靜初的班主任車老師告訴錢報記者,張靜初在公交車上給老奶奶接嘔吐物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年多,但是這件事情帶來的良性影響一直在持續。“這一年來,我們學校涌現出許多個類似張靜初這樣做好事不留名的美德少年。”
記者了解到,就在張靜初所在的街頭鎮中心小學裏,還出現過一位“麵包女孩”。“這名女學生家裏經濟條件不好,平日裏她基本就沒什麼零花錢,然而有一次,她在路上碰到一位在垃圾堆裏找東西吃的貧窮老人,她毫不猶豫地將口袋裏僅有的幾塊錢換成一塊麵包送給老人吃。”
還有一名男同學有一次冒著大雨到學校上課,當他看到有一位殘疾的老爺爺正淋著雨艱難往前挪動,他就停下腳步,撐著傘一直將老人送到家裏才返回來上學。後來老人的家屬找了很久,才找到這位“雨傘小哥”,送上遲到的謝意。
“每週一的升旗儀式上,我們都會對上一週的學校情況做一個總結,幾乎每次都能聽到執勤老師通報上周有哪些同學做了好事,儘管大多都是不大的小事,但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在學習和嘗試著多做好事,多幫助他人,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車老師説。
她的事跡被錄入德育課本 主編揭秘錄用原因
記者昨日獲悉,錢報報道的張靜初善舉的內容,目前已被正式錄入山東省中小學必修教科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意味著接下來,山東省的每一位學生都會讀到張靜初的事跡,學習其中的寶貴精神。
張靜初的故事為何能入選教科書?錢報記者聯繫到《紅旗畫刊》原主編助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山東省課程(必修課)小學1~6年級主編殷昭俐先生,他告訴記者,自己于去年清明節看到人民網連續兩日在頭版頭條位置轉發了《錢江晚報》的這個報道,説小學生張靜初雙手捧接老阿婆的嘔吐物,這讓他深受感動。
“正好去年我們承擔山東省德育課程(必修課)的研發任務,我是小學1~6年級教材的主編。我們就把《錢江晚報》的這篇稿件引用過來,進行一些加工,題目我們修改為《公交車裏的感動》。日前通過了山東省委託的‘教材必修課專家組’的初審和復審,9月份新學期開課後這套教材就開始投入使用,也就是説這套教材已正式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殷昭俐先生表示,自己從事教材彙編多年,還是第一次將一篇新聞報道裏的事件和人物納入教科書。他們之所以把張靜初小同學的愛心之舉納入課本,是經過認真考慮的。“我們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物質豐盈,但有些地方忽略道德教育,不講道德的事情也不斷出現,而德育又是必修課程,所以需要旗幟鮮明地弘揚中華美德。現在的青少年,在不久的將來要擔當大任,所以要鼓勵廣大青少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大力弘揚中華美德,更重要的是把身邊的先進人物宣傳好。只有接地氣、看得見、摸得著、學有榜樣,才能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