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獲捐11億如何使用引人關注 被指有刷指標嫌疑

2017-05-13 12:37: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近日,浙江大學獲11億元捐贈,成為國內高校獲贈的最大單筆捐款,資金如何使用引發大眾關注。

  新京報訊 近日,浙江大學獲11億元捐贈,成為國內高校獲贈的最大單筆捐款,資金如何使用引發大眾關注。校方表示,捐贈資金將用於成立研究中心,來支援學校人才隊伍建設和學術研究。昨日,記者隨機查詢國內20所高校基金會官網發現,在獲捐收入、支出及明細的資訊公開上,這些高校的做法並不統一。

  根據《教育部 財政部 民政部關於加強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教育基金會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基金會在通過登記管理機關年度檢查後,要將年度工作報告在指定的媒體及基金會網站上公佈。

  教育學者熊丙奇表示,重視校友和社會捐贈是正確的辦學戰略。但是,校友捐贈和社會捐贈經常引發爭議,原因就在於捐贈不公開、不透明。

  資金將用於成立研究中心

  2017年5月21日,浙江大學將迎來建校120週年。而自5月以來,浙大的話題熱度一直不減。

  5月4日,浙江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一篇名為《獲捐11億,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遂真教育發展基金成立》文章,文中寫道,由浙大校友成立的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于5月3日捐贈成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遂真教育發展基金”,向母校浙大共計捐贈11億元。

  有媒體指出,浙大此次獲捐,打破了電子科技大學校友熊新翔創造的向母校捐款10.3億的紀錄,成為國內高校獲贈的最大單筆捐款。

  至於獲捐資金如何使用,浙江大學方面表示,資金將用於成立“浙江大學遂真産業與金融研究中心”,支援浙江大學人才隊伍建設、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國際交流合作等。

  將每年公佈一次資金使用情況

  但有網友對這筆款項的具體使用及監管提出疑問。對此,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財務部部長徐函英錶示,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在國家民政部登記註冊,每年3月31日前都會向民政部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接受年度檢查。其中,就包含當面接受捐贈的收入及支出使用情況。

  至於年度工作報告中的數據,是否會與實際獲捐及使用情況存在出入,徐函英解釋道,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因為對於每筆收入和支出,財務部在核算時都會跟銀行對賬,而且民政部在年檢時也會有提交清單的要求。”

  此外,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顧玉林回應新京報記者稱,11億元並非一次性付清,而是將持續10年向母校浙大捐贈。“他們都是浙大的校友,考慮到即將校慶,就首期先捐贈1200萬元。”至於後期款項及具體落實時間,顧玉林表示“還要看他們的經營收益情況”。

  ■ 追問

  11億“分期付款”是否炒作?

  浙大方面表示雙方簽有協議,每次到賬數額要看公司收益情況

  艾瑞深研究院是國內一家第三方大學評價諮詢機構,其院長趙德國昨日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浙大此舉有刷指標的嫌疑。他介紹,此前媒體報道,2015年復旦大學校友向學校整體捐贈7億元,創下復旦大學校友單筆及累計捐贈金額的紀錄。2016年9月,電子科技大學獲校友捐贈10.3億元,設立“博恩教育發展基金”,再次創造了高校單筆捐贈的新紀錄。

  “浙大這次獲捐11億並不是一次性付清,首期捐款也只有1200萬,不排除浙大在刷紀錄。”趙德國説,近年來全國高校形成了你追我趕、捐資助學的態勢,中國大學校友捐贈總額、單筆捐贈金額及校友個人捐贈金額的多項紀錄屢被刷新。

  他認為,校友捐贈作為高校社會捐贈的組成部分,是對一所大學教書育人水準、校園文化、德育教育和校友工作成效的重要檢驗。尤其對於歐美世界一流大學來説,是彰顯其辦學實力與辦學品質的核心指標。“對外公佈所獲校友捐贈的金額更多的是出於一種宣傳目的。”

  面對質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顧玉林昨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此次接受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捐贈,實際上是對校友捐贈模式的一種可持續性新探索。至於未來10年中,剩下的資金何時到賬以及每次到賬的具體數額,顧玉林也承認“數字還不確定,具體還要看他們公司的經營收益情況”。

  那10年後11億捐贈能否全部到賬?顧玉林表示,“他們公司目前預計有120億元的投資基金用來經營,而且我們跟他簽有協議。”

  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淵此前在捐贈儀式上表示,捐贈目的是通過平臺的市場化運作,以有效、可持續的方式反哺母校。本次合作嘗試以學校、校友為依託,以金融、産業為助力,通過市場化運作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力求實現多方共贏。

  如何確保捐贈資金有效利用?

  專家認為校方應向師生公開,接受師生監督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校方應向師生公開,接受師生監督,才能確保捐贈資金利用到位,同時避免以捐贈為名形成的利益勾連。

  熊丙奇表示,此次捐贈是分10年捐出11億,和一次性捐贈11億是不同的。我國經常出現一種問題,簽約宣佈捐贈起到宣傳效應後,後續的捐贈被捐贈方“食言”。學校有何機制確保這些捐贈都到位?值得注意的是,捐贈校友企業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剛于2015年發起成立,其用於捐贈的費用,來自於基金收益,按其預計是,120億投資基金,每年收益10%。這顯然是很樂觀的預期,“萬一沒有這麼多收益呢?拿什麼來捐贈?”

  在熊丙奇看來,重視校友和社會捐贈是正確的辦學戰略,但是,校友捐贈和社會捐贈經常引發爭議,原因就在於捐贈不公開、不透明,捐贈模式不清楚。大家擔心搞假捐贈,捐贈方干預學校辦學,捐贈資金被浪費,或者把本屬於商業合作的項目“披上”捐贈的外衣,這就沒有發揮捐贈的作用,反而影響學校聲譽,對拓展校友和社會捐贈不利。

  ■ 延展

  20所學校基金會官網6所無明細

  2014年9月18日,《教育部 財政部 民政部關於加強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教育基金會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顯示,每年3月31日前,高等學校教育基金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報送上一年度工作報告,接受年度檢查;通過登記管理機關年度檢查後,要將年度工作報告在指定的媒體及基金會網站上公佈。

  國務院發佈的《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年度工作報告應當包括:財務會計報告、註冊會計師審計報告,開展募捐、接受捐贈、提供資助等活動的情況以及人員和機構的變動情況等。

  昨日下午,記者隨機查詢20所高校的教育基金會官網發現,有14個基金會按規定公佈了年報,詳細記錄了本年度接受捐贈的金額總數、捐贈人姓名以及支出情況。

  湖北工程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貴州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長江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大連理工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長春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廣東省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這六所學校存在年報缺失或捐款收支資訊不完整的情況。

  貴州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並未公佈年報,或缺失詳細的捐款收、支情況。在貴州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官網上,記者並未搜索到年度工作報告;長春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僅在官網“校友貢獻”一欄列出了11筆校友捐贈款,但捐贈款的使用情況和年度工作報告,該網站並未顯示;長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僅在官網公示了支出明細。

  大連理工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僅僅公佈了2013年度的年報。對此,該基金會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網站正在改版”。而長春理工大學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則表示,有部分捐贈人不便透露身份,因此,網站上並未展示出詳細的年報,但該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捐贈人想了解捐款去向,基金會方面可以提供。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趙凱迪 潘佳錕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