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醫生飛機救病人 誰知竟上演電視劇才有的一幕?(圖)

2017-04-27 14:08:4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4月21號晚上,兩位年過花甲的醫生在飛機上聯手救病人。在救人後兩人才發現,竟是闊別40年的同窗。沒想到狹小機艙裏竟上演電視劇裏才有的驚人一幕?
兩醫生飛機救病人 誰知竟上演電視劇才有的一幕?(圖)

  據報道,4月21號晚上,CZ3818航班從合肥機場起飛後20分鐘,乘務員發現一名女性旅客面色通紅、劇烈喘氣,於是立即向客艙廣播尋找醫生。

  很快,兩位年過花甲的醫生譚家駒和張敏州分別趕到了患者身邊,經過初步診斷後,共同得出了患者“過度換氣”的結論。兩位醫生一邊安慰該旅客,一邊讓乘務員倒水讓旅客慢慢喝下,並在機上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拿來氧氣瓶,給旅客適量吸氧,很快患者的症狀得到了緩解。兩位醫生一直和機上工作人員守護在患病旅客身邊,直到降落時才返回座位。

  巧合的是,兩位醫生在救人後才發現,倆人40多年前都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現在都是享譽國內外的醫學專家,沒想到因為在飛機上出手救人而意外相遇。

  女乘客突發不適氣喘不停

  21日23:46,一架飛機從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起飛,因天氣原因經歷短暫顛簸後,開始快速地飛往廣州。在起飛20多分鐘後,乘務人員很快便發現該機36排的一名女乘客出現了異常情況。

  “我感覺胸悶,喘不過氣來。”看著女乘客憋成紫紅色的臉並不斷地喘氣,乘務人員趕緊將該女乘客扶到後艙服務間裏,並通過廣播尋找醫生,希望尋得專業人士的幫忙。很快,同機兩名乘客先後來到服務間,並表明自己是醫生可以進行施救。

  兩位前來施救的醫生一照面均覺眼熟。“我是張敏州,你是不是叫譚家駒?”“是啊!”在了解姓名後,兩人才發現原來是40多年前的大學同學。不過眼下並非敘舊的時候,在萬里高空上、狹小的後艙服務間裏,一場由兩名醫學專家的“特殊會診”迅速開展。

  “我們一個是心內科醫生,一個是心胸外科醫生。放心不用緊張,我們會給你進行專業的施救。你先平靜地呼吸,不要急促地喘氣。”看著急促喘氣的女乘客,兩位醫生反覆安撫她的情緒,並接過乘務人員拿來的聽診器、血壓儀進行檢測。

  “患者還比較年輕,突發心肺疾病的可能性比較小。她説過去曾有過類似經歷,手腳也比較暖證明迴圈是好的,所以我們兩人判斷是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好救治。”張敏州事後向記者回憶説。兩名醫生都有在飛機上出手施救的經驗,經診斷後很快達成了共識:患者應該是過度通氣綜合徵發病,如果沒有及時專業的施救或會很危險,需要儘快把情緒穩定下來。

  飛機上並沒有鎮靜藥等需要藥物,要緩解情緒只能靠中醫外治法。擅長中西醫結合的張敏州趕緊通過按摩女乘客虎口、腕內側等位置的穴道,幫助患者鎮靜、止痛、解氣急。加上兩位醫生不斷的語言安撫及氧氣罩的幫助,女乘客呼吸慢慢平復了,胸部痛感也漸輕。

  狹小空間內名醫同學攜手施救

  由於航班處於滿員的狀態,唯一有空間的後艙服務間依然狹小,張敏州、譚家駒一直屈身站立進行施救。

  轉眼間40多分鐘過去了,女乘客情況逐漸穩定,而飛機也即將抵達廣州。由於落地過程中會有顛簸,後艙服務間已經不方便站人,張敏州、譚家駒在詢問女乘客能否行走後,乘務人員將她攙扶回到客艙。

  在徵得其他乘客同意後,張敏州把女乘客安排在與他隔一過道的位置,建立了一個“臨時急診留觀處”。飛機降落的過程中,張敏州一直觀察著該女乘客的情況,並時不時幫其把脈。

  “她手腳一直是暖和的,心跳也逐漸慢了下來,我覺得是沒什麼問題了,能自主地離開飛機。”25日,記者聯繫上在北京參會的張敏州,他表示事後看來當時的診斷還是準確的。“過度通氣綜合徵也可能會引起心肺損傷、鹼中毒等症狀。幸好診斷處理得當,施救結果也非常好。”張敏州説。

  飛機降落後,儘管女乘客情況穩定並恢復了行動能力,乘務人員還是幫患者準備了輪椅,並讓其同個旅遊團的夥伴陪伴離開。臨告別時,張敏州還將一張自己的名片留給她們,叮囑“如果後續有需要醫療幫助的,可以找我”。

  目送患者離開後,張敏州和譚家駒才想起要敘舊。原來,兩人1976年一起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醫療係,譚家駒回了家鄉佛山市,在醫院當心胸外科醫生,如今是該院的顧問、佛山市醫學會會長;張敏州則留在了廣州,進入醫院主攻心臟病,現在是該院心臟中心副主任,重症監護科主任。

  兩人身處廣佛,平時卻因各自忙碌極少碰面,轉眼間40多年過去了,一場高空上的“特殊會診”讓他們再次聚到一起。“如果沒有出手救治乘客,我們可能擦身而過。不過匆匆一會後,兩人因為有事情又各奔東西了。”張敏州在電話裏向記者感慨到。

初審編輯 劉路路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