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承受能力差、社會資源不足是大學生創業短板

2017-04-06 12:35:11 來源:多彩貴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心理承受能力差、社會資源不足是大學生創業短板。近日,教育部頒布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要求健全休學創業的彈性學制,對休學創業的學生可單獨規定最長學習年限,簡化休學批准程式,進一步為大學生“創客”(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編者注)掃除後顧之憂。

 

 

  漫畫:羅琪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介紹,去年登記的大學生創業人數達到61.5萬人。近日,教育部頒布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要求健全休學創業的彈性學制,對休學創業的學生可單獨規定最長學習年限,簡化休學批准程式,進一步為大學生“創客”(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編者注)掃除後顧之憂。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者看來,能接觸專業的創業培訓(54.2%)、年輕有闖勁(50.9%)和思維活躍(45.1%)是大學生創業優勢,而心理承受能力差(57.8%)、人脈等社會資源不足(51.7%)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短板。56.2%的受訪者建議增加大學生創業指導課程,51.7%的受訪者希望儘快出臺休學創業的實施細則。

  受訪者中,2.2%的受訪者自己就是大學生“創客”,68.2%的受訪者身邊有大學生“創客”,29.7%的受訪者身邊沒有。

  能接觸專業的創業培訓、年輕有闖勁和思維活躍是大學生創業優勢

  蘭州大學2016屆本科畢業生元帥(化名)在大學期間見證了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火熱發展,被O2O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業模式觸動,有了第一次創業熱情。

  元帥團隊的創業項目名叫“超社惠”,立意是超市、社區、優惠。“在成都起步,後來有投資方介入,我們就整體搬到了北京,但後期消耗巨大,資金注入不足,目前項目已經處於停止運轉的狀態”。

  26歲的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某網際網路電商公司創辦人吳立陽(化名)在一次對某村的社會調查中了解到,該村正面臨經濟轉型,以前賴以生存的小型煤礦被關停,當地村民正選擇新的謀生之路。“那兒的生態環境非常好,我跟村書記聊天時想到,可通過電商平臺宣傳推廣,後來在當地村委書記的支援下,成立了一家電商公司”。

  吳立陽的創業經歷可謂“一波三折”。“我們選擇了當地的野蜂蜜作為王牌銷售産品,找工廠加工售賣,設計包裝、做品牌、商標等。”幾個月後他們慢慢感到了壓力,“産品成本較高,價格沒有優勢,且怒江比較偏遠,快遞寄出需要較長時間,我們做了很多嘗試也沒效果,店舖生意就冷清了。中間一度停止項目,之後有了新的投資,我們又申請了網路眾籌,項目才被拉回了正軌。可後來資金鏈還是斷裂,公司規模大幅縮減,現在我已經退出來了,交由村書記運作”。

  調查中,11.5%的受訪者表示大學生創業效果非常好,44.9%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好,認為一般和不好的受訪者分別佔32.3%和11.3%。對於大學生創業,66.1%的受訪者表示支援,15.4%的受訪者不支援。

  “大學生創業的優勢是時間充裕,而且大學生的專業知識背景會有一些作用,當然相比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人來説還是有差距的。” 吳立陽説。

  “大學生思維禁錮少,總能想些很有創意的東西出來。而且大學生20來歲,血氣方剛,創業有激情,辦事效率也高。”元帥還表示,大學生群體的想法比較一致,在思維和想法上更容易一拍即合。

  受訪者指出大學生創業的優勢主要有:能接觸專業的創業培訓(54.2%)、年輕有闖勁(50.9%)和思維活躍(45.1%)。其他優勢還有:時間充裕(42.8%),專業知識豐富(41.1%),有家庭、朋友等多方支援(38.3%)和掌握更多資訊(20.2%)等。

  心理承受能力差、人脈等社會資源不足是大學生創業最主要短板

  “我想成立一個口腔診所,提供一對一的週到服務,這可以作為我未來創業的方向。”醫學專業本科生馮玉衡説,她身邊一些同學正在創業,“雖然單從結果來看不是很理想,但大學生很有創業熱情,加上國家政策的鼓勵和支援,相信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會越來越高”。

  吳立陽的創業項目一開始就進駐了雲南大學的創業園,後來又進入了清華啟迪創新研究院,通過這樣的孵化器認識了一些同齡的創業大學生。“但我感覺大學生創業情況還不太樂觀,成功率並不高,即便成功了也多處於小本經營的狀態。資金非常重要,我創業經歷中的幾個轉捩點都和錢有關”。

  “創業中面對的事情很多都是超乎想像的。你會發現很多都需要從零學起,慢慢嘗試。同時學生普遍受人脈限制,團隊夥伴選擇範圍很窄,到後期問題會更多。”吳立陽説。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元帥認為,“大學生不具備創業需要的專業技能和社會經驗,容易對市場判斷不準。而且網際網路創業環境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推廣,大部分大學生沒有這樣的社會資源”。

  “最初成立公司時,對股權結構、合作或投資條約的簽署以及法務等方面的問題弄不清楚,會留有後患。另外,做App,會涉及技術外包的價格、産品功能等方面的細節和問題。” 元帥認為,大學生經驗不足,很可能遭遇“創業陷阱”。

  心理承受能力差(57.8%),人脈等社會資源不足(51.7%)被認為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短板。其他問題還有:經驗有限,難以應對複雜情況(48.9%),經濟實力弱(48.5%),創業項目同質化(41.4%),面臨生活、學習、事業等多重壓力(34.5%),沒有清晰的目標和想法(22.6%)和對自身認識不足(20.8%)等。

  56.2%受訪者建議增加大學生創業指導課程

  元帥認為,從趨勢上看,大學生創業經歷了一次快速起飛到平穩發展的過程。通過自身的創業經歷,元帥覺得,創業即修行,創業時心態一定要打開。“失敗不要緊,重點是一定要學會做人。另外,創業就是創新、開創,所以凡事要主動,主動去學習、主動去推進項目、主動去整合資源”。

  吳立陽表示,大學生在學校期間還是要注重專業知識的積澱和個人能力的提升,“大學生創業需要對做生意這件事有更深刻的認識,切不可為了創業而創業”。

  吳立陽建議學校請一些專業性強、有多年行業經驗的人來開展講座和培訓。“學校對學生的支援,不應僅是提供適當的經濟支援、給予適當獎助,而更應該開放能夠把握的資源,例如減少審批程式,降低學生在校園內以及周邊創業的成本,提供一些綠色通道”。

  馮玉衡希望學校、政府等給予適當的提醒,避免學生走彎路。“國家也要加大對欺騙大學生的犯罪分子的懲罰力度,讓他們無機可乘,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調查中,受訪者認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培養為人處世能力(63.3%)、創新意識(56.5%)和實踐能力(55.6%)非常重要。另外,專業領域知識的學習(50.0%),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44.4%)和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29.8%)也很重要。

  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56.2%的受訪者希望增加大學生創業指導課程,51.7%的受訪者建議儘快出臺休學創業的實施細則。其他建議還有:學校幫助學生“把控”創業風險(46.5%),對優秀創業學生給予獎勵(40.2%),對創業學生給予經濟支援(38.0%),落實好休學創業政策(36.7%),營造更加寬容的創業環境(32.2%)和對學生的項目保持關注(16.7%)等。

  受訪者中,28.4%是在校大學生,71.6%已經畢業。其中,00後佔1.8%,90後佔27.5%,80後佔47.1%,70後佔17.6%,60後佔4.9%,50後佔0.8%。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