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15個2000年不改名的古縣 有你家鄉嗎?

2017-05-17 09:46:12 來源:大眾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初,平北縣併入平原縣,屬德州專區;1956年原恩縣東部劃入平原縣,改屬聊城專區。1988年9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樂陵縣,設立樂陵市(省轄縣級市),由德州地區代管。

  所謂“千年古縣”是指距今千年以上且一直沿用建制縣及其以上古政區的名稱。

  那麼,兩千年古縣又都有哪些呢?請看人文齊魯微信公眾號的獨家盤點。

  1、即墨2200多年

  “即墨”因故城(位於平度市古硯鎮大朱毛村一帶)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策》、《國語》、《史記》等歷史典籍中。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齊國通商名衢,秦代置縣,漢初成為膠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隋朝建城于現址,已有1400多年建城史。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把青島從即墨分割出去,歷史上先有即墨、後有青島。

  2、莒縣2200多年

  夏為莒部落,商屬姑幕國,周為莒子國。

  西週到春秋初期,莒國疆域相當遼闊,擁有31個城邑,相當於東臨黃海,北到山東省膠州、高密,西到蒙陰,南到蒼山、郯城、臨沭和江蘇省贛榆的範圍。到春秋中後期,因屢遭征伐,莒國疆域日小。

  戰國時期,西元前431年為楚所滅(另説齊先滅莒,後又為楚所取)。秦滅六國後始行郡縣制,莒國改稱莒縣,屬瑯琊郡,治在莒城。唐、五代初屬河南道莒州,後屬河南道密州。宋屬密州。

  金元屬莒州,州治莒縣。

  明省縣入州,屬青州府。清稱莒州,治在莒城,初承明治,中升直隸州,後為散州,先屬山東布政司青州府,後屬山東省沂州府。 1913年改州為縣,先後屬岱南道、濟寧道、瑯琊道,1928年裁道後直屬省。

  1945年7月莒中縣改稱莒縣,駐莒城,隸屬山東省濱海專區。1950年屬沂水專區。1953年屬臨沂專區。1992年12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莒縣由臨沂地區劃歸日照市管轄。

  3、東阿2200多年

  春秋時,置柯邑,原屬衛國,後屬齊國。戰國時改稱阿邑,仍隸齊國。秦廢封建置郡縣,始稱東阿縣,屬東郡。自秦已來,相沿至今已2200餘年,其間除劉宋一度將東阿併入谷城縣,解放後一度將東阿併入茌平縣外,一直相沿。

  4、平原2200多年

  西周初,為齊國西境之下邑,城址在現王廟鄉張官店東,因地處平原而名為平原邑。秦以平原邑置平原縣。西漢高帝六年(西元前201年)置平原郡,郡治設于平原縣。北齊天保二年(551年)縣城由張官店東遷今地(原屬繹幕縣)。隋初屬德州,後屬平原郡。唐中期屬德州。清初至清末,屬濟南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初,平北縣併入平原縣,屬德州專區;1956年原恩縣東部劃入平原縣,改屬聊城專區。1961年復屬德州專區。現屬德州地區。國務院1994年12月17日批准撤銷德州地區設立地級德州市。此縣歸德州市。

  5、茌平2200多年

  秦行郡縣制,置茌平縣,屬東郡,治茌平(今韓集鄉高垣墻村)。漢屬兗州部東郡。西元9年改茌平縣為功崇縣,25年改功崇縣為茌平縣,屬兗州部濟北國。三國時為魏地,屬冀州部平原郡。晉、南北朝治鼓城(今樂平鋪鎮土城村),屬濟州部平原國。後魏屬濟州部平原郡,北齊併入聊城縣。隋初復置茌平縣,治興利鎮(今杜郎口鎮杜郎口村),屬貝州清河郡;隋末併入聊城縣。

  621年復置茌平縣,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627年併入聊城縣。1130年復置茌平縣,治今城,屬山東西路博州。元屬東昌路總管府,明、清屬東昌府。1914年屬東臨道,1925年屬東昌道,1928年改屬山東省政府,1937年屬山東省第六專員公署。

  1949年8月屬平原省聊城地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改屬山東省聊城專區專員公署。1978年7月屬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97年8月屬聊城市。

  6、高密2200多年

  據《金樓子·興王篇》記載,“高密”是大禹的字。梁元帝蕭繹在書中説:帝禹夏后氏,名曰文命,字高密。戰國時,始有高密之名,亦為齊地。據《水經注》應劭曰:“縣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秦滅六國後,推行郡縣制,置高密縣,屬齊郡,後改屬膠東郡。

  西漢時,先後屬膠西國、膠西郡。西漢本始元年(西元前73年)改膠西郡置高密國,治高密。西元9年(新王莽始建國元年)改高密為章牟。東漢復稱高密,改屬北海國。三國時,高密地歸魏,屬青州城陽郡。西晉時,屬青州城陽郡,東晉改屬青州高密國。

  南北朝時期,先屬南朝宋青州高密郡,後屬北朝魏青州高密郡,後改屬膠州高密郡。隋時,屬高密郡。唐時,縣屬河南道密州。五代建置、隸屬相沿。北宋,縣隸屬京東東路密州。金,縣改屬山東東路密州。元代,縣屬山東東西道益都路膠州。

  明初,縣屬青州府,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改屬萊州府。清初相沿明制,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縣屬膠州。民國時期,先後屬膠東道和萊膠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高密縣初屬膠東行政區濱北專區,1950年改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劃歸昌濰地區,1981年5月更名為濰坊地區,1983年10月地改市,為濰坊市。縣均屬之。1994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高密縣,設高密市(縣級市),歸濰坊市代管。

  7、定陶2200多年

  定陶古稱陶,上古時期為華夏部落活動的核心區域,因堯又叫陶唐氏,遂得名為陶丘。西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縣。

  歷史上曾12次為國,8次為郡,2次置軍,終以縣至今。西漢建元三年(前138年)改濟陰郡,後又改為定陶國,東漢時又改為濟陰郡。唐代,定陶為鎮。明洪武四年(1371年)縣城遷至今地。

  8、肥城2200多年

  西周時期,今縣域內建有“肥子國”,境域屬兗州之域。西漢初年(西元前206年)始置肥城縣,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轄。二千二百多年來,縣境為郡、為縣、為鎮代有沿革。東漢章帝末年撤銷肥城縣,境地分屬濟北郡盧縣、蛇邱縣和東平國富城縣。隋開皇初年,廢肥城郡,保留肥城縣,屬濟州轄,隸屬兗州。隋末,廢肥城縣,境地屬濟北郡管轄。

  唐代622年復置肥城縣,屬東泰州轄,隸屬河南道兗州。627年(貞觀元年)撤肥城縣,境地併入博城縣。666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668年,改乾封縣復為博城縣。705年再次改稱乾封縣。元代1275年復置肥城縣,隸屬山東東西道濟寧路。明代1369年(洪武二年),肥城縣改屬濟南府。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屬泰安州,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泰武道。1913年屬岱北道。1914年屬濟南道。

  1949年9月,隸屬泰西專員公署。1950年5月,歸屬泰安專員公署。1958年10月劃歸聊城地區。1959年7月劃歸濟南市。1961年5月復歸泰安地區。1992年8月,撤銷肥城縣,設立肥城市(縣級),仍為泰安市所轄。

  9、樂陵2200多年

  西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置縣,為都尉治。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置樂陵郡,址在縣西南30里。三國時改郡為樂陵國。晉屬樂陵郡。北魏初屬義興郡,後改屬滄州樂陵郡。

  1948年,屬滄南專區。1950年,屬德州專區。1956年,屬惠民專區。1958年樂陵、商河兩縣合併,稱商河縣,屬聊城專區。1959年9月,改屬淄博專區。1960年1月,商河縣更名為樂陵縣。1961年,樂陵、商河分縣,屬德州專區。1967年,屬德州地區。

  1988年9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樂陵縣,設立樂陵市(省轄縣級市),由德州地區代管。

  10、陽信2200多年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陽信縣。因治所為韓信自燕伐齊屯兵之地,又居古篤馬河之陽,縣名由此而得。東漢初屬冀州刺史部渤海郡。東漢延康元年(220年)改屬樂陵郡。曹魏時沿之。唐貞觀八年(634年)陽信縣改屬德州。五代屬棣州。北宋屬河北東路棣州。金屬山東東路棣州。元屬中書省濟南路棣州。明初屬山東省承宣佈政使司濟南府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陽信縣屬山東省武定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屬墾利專區。1950年5月改屬惠民專區。1958年11月惠民專區與淄博市合併為淄博專區,同年陽信縣併入無棣縣,屬淄博專區。1961年撤淄博專區復置惠民專區,同年10月復置陽信縣,屬惠民專區。1978年屬惠民地區。

  1992年3月,惠民地區更名為濱州地區,陽信縣隨屬。

  11、臨朐2200多年

  據《竹書紀年》和《齊乘》載,今臨朐境少昊世為爽鳩氏、帝堯時代為帝子丹朱、虞夏時期為季萴、商朝為諸侯逄伯陵的封地。西周,今臨朐境稱駢邑,為紀國所轄。戰國時臨朐地為"齊之朐邑"。西漢初,始設臨朐縣,因縣城東臨朐山而名,屬齊郡。隋朝,開皇六年(586)改昌國為逄山縣,復設般陽縣,屬青州。大業初,改逄山為臨朐縣,般陽併入臨朐,屬北海郡。唐朝初,廢臨朐,置般陽縣。武德五年(622)重設臨朐縣。武德八年(625)般陽併入臨朐縣,屬河南道青州。

  明、清兩代,設臨朐縣。明時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時屬山東行省青州府。

  民國初,廢府設道,臨朐縣屬膠東道。民國十四年改屬淄青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廢道,臨朐縣為省直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山東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所轄。

  12、鄄城2200多年

  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屬齊國甄邑。秦朝,改甄邑為鄄城。西漢(前202年-8年),初始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而得名。

  民國二十年(1931年),“濮鄄分治”,于濮縣河東地區復設鄄城縣,仍屬山東省第二專署。1936年,並鄄城縣入濮縣,屬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聊城)。1938年,濮縣改屬山東省第十六專署(駐菏澤)。1940年,成立鄄城抗日縣政府,屬運西專署。

  1949年8月,鄄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地區專署。1953年,屬山東省菏澤專署。1958年10月,屬濟寧專署。1959年6月,又改屬菏澤專署。自此,一直屬菏澤管轄至今。

  13、安丘2100多年

  夏商兩朝為斟尋國地。西周屬淳于國。春秋時境內分屬杞、莒、紀三國。戰國時大部分屬齊。少部分屬魯國。漢高祖八年(西元前199年),封將軍張説為安丘懿侯(侯國),治所在牟山北,汶河南岸,自此始有安丘之名。西元前148年(漢景帝中元二年),置安丘縣,屬北海郡,治所在今城南高地上。

  在歷次改朝換代中,安丘曾更名誅郅、牟山、輔唐、膠西等。宋開寶四年(西元971年),改膠西仍為安丘,沿用至今。

  金、元屬密州,明、清屬青州府。中華民國成立後,屬膠東道、萊州道。1928年撤道直屬山東省。1994年3月,安丘縣改稱安丘市。

  14、壽光2100多年

  夏朝,屬斟灌國。商朝,壽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屬紀國。春秋戰國時期,屬齊國。秦朝,廢封建,置郡縣,壽光地為劇縣、益縣,屬齊郡。西漢,西元前148年,置壽光縣,屬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轄,自此史書始見壽光縣之名。西元596年,于壽光縣南置閭邱縣。到大業初年,撤閭邱縣,併入壽光。此後,壽光縣境域基本趨向固定。

  唐、宋、元、明、清各代,壽光縣治均在今縣城。唐代隸屬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隸屬京東路青州北海郡,金時屬山東東路益都府,元代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代隸屬山東布政司青州府,清代隸屬山東青州府。

  1953年8月,壽南縣並於壽光縣。縣級機關移至今縣城,隸屬山東省昌濰專區,1967年昌濰專區改為昌濰地區,1981年7月改稱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改稱濰坊市,壽光縣均隸屬之。1993年壽光縣撤縣設市。

  15、巨野2000多年

  巨野縣因古為大野澤而得名。

  西元前475年,巨野屬宋國,至西元前286年,改屬齊國。秦始皇二十七年(西元前220年),設置昌邑縣(治所在今大謝集鎮前昌邑村),屬碭郡。西漢初期,巨野縣境內有昌邑縣;西漢中期增置巨野縣和乘氏縣。西元9年(新朝建興帝王莽始建國元年),撤銷山陽郡,改為巨野郡,以巨野縣城為治所。西元25年(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撤銷巨野郡,恢復山陽郡,治所在昌邑、巨野、昌邑兩縣兼屬山陽郡和兗州。

  西元606年(隋煬帝大業二年)撤銷乘氏縣,併入巨野縣。西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巨野縣屬鄆州東平郡。西元643年,巨野縣改屬河南道鄆州。西元1150年,黃河大決、淹沒巨野、撤銷巨野縣。西元1269年(蒙古至元六年)恢復巨野縣,遷往任城的濟州,還治巨野縣。西元1368年(明朝洪武元年),設濟寧府于任城,巨野為屬縣,隸屬於山東布政使司。清朝初年,巨野縣屬兗沂曹濟道、兗州府、濟寧州。西元1724年(清朝雍正二年),改濟寧州為濟寧直隸州,巨野為屬縣。西元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巨野縣屬山東省濟寧道。

  1949年8月20日,平原省人民政府成立。巨野縣隸屬平原省湖西專區。1953年7月20日,撤銷湖西專區,巨野縣改屬山東省菏澤專署。

  附: 【山東千年古縣名錄】

  博興縣、蓬萊市、平度市、平原縣、蒙陰縣、費縣、肥城市、定陶區、東平縣、東昌府區、東阿縣、寧陽縣、泰山區、滕州市、歷城區、歷下區、臨淄區、萊陽市、萊蕪市(古縣目錄中為萊蕪縣)、臨朐縣、樂陵市、高密市、廣饒縣、高唐縣、莒縣、巨野縣、鄄城縣、金鄉縣、青州市、新泰市、鄒平縣、鄒城市、周村區、茌平縣、成武縣、壽光市、單縣、任城區、嶧城區、兗州市、陽信縣、安丘市、平陰縣、牟平區、德州市(如今級別為市,但的確在冊)、東明縣、郯城縣、萊州市、臨清市、臨邑縣、冠縣、即墨市、膠州市曲阜市、夏津縣、淄川區、泗水縣、諸城市、章丘市、長清區、莘縣、商河縣、沂水縣、鄆城縣、陽谷縣、武城縣、文登市、平邑縣、臨沐縣、昌樂縣、昌邑市、魚臺縣、禹城市、無棣縣

  (人文齊魯)

              熱搜資訊